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中學 王 娟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難免會出現解題錯誤,這意味著學生的解題能力不足。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糾正錯題的過程中提高解題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基本的錯題糾正方法,使學生在反思錯題的過程中提高解題能力。
部分學生在做錯了習題以后,通常會向教師或同學討教正確的答案,然后將錯題改正,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他們并沒有認真去思考。其實,錯題中包含著大量需要學生反思的知識,其中有一些錯誤僅僅是因為學生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疏漏造成的,而有一些錯誤則與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完善有關。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發現錯題之后學會主動記錄錯題,對錯題進行反思,為后續進行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當學生發現自己解題錯誤以后,需要記錄這一錯題,為錯題建立標簽:有理數運算法則。找出錯誤的原因:-22運算錯誤,把它與(-2)2混淆,以為結果是4,于是造成了解題錯誤。分析錯題的等級:這一題的重要等級為一星,這是因為這一題的錯誤與學生的既定思維存在關聯。學生只要進一步熟悉有理數運算法則,就不會犯下類似的低級錯誤。這一題的錯誤涉及的知識點少,與學生的思維水平無關,但與學習習慣有一些關聯。這不是學生需要重點花費精力去反思的錯題,但學生要把這一題當作典型案例來告誡自己,建立正確的認知,以后在學習時,學生要定期記錄這一類習題錯誤的頻率,如果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那么這一類型的習題就不必再學習。
有一些數學錯題涉及的問題很廣,可能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某個重要的知識點,或者沒有理解某種數學思維,沒有掌握某種數學技能,又或者是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題目方法。這類習題是學生需要重點學習的習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糾正錯誤的時候仔細分析:這題中呈現了哪些學習問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這些問題中包含的知識?自己能否通過學習防止再犯類似的錯誤?學生只有抓住學習重點,攻克影響數學學習較深的學習障礙,才能夠提高解題水平。
習題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k-1)x2+kx+1=0有根,則k的取值范圍是( )。
A. k≠2 B. k>0 C. k<2且k≠1 D. k≠1的一切實數
學生得到了錯誤答案C。分析錯題的原因,它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學生沒有正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理論;二是學生狹隘地理解了“有根”的意思。根據已知條件描述,一元二次方程式有根,只需用一元二次方程式有根的邏輯來分析,而不必細分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根有哪些情況。當學生了解了問題的已知條件和未知答案的邏輯以后,才能夠真正理解問題。這一題既考核了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即一元二次方程式根的判別這一知識點,又反映出邏輯閱讀的問題,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
錯題和錯題之間存在差異。有些錯題涉及的范圍比較小,通常學生只要重視這類問題,吸取了教訓,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有些習題卻十分重要,第一,習題中呈現的知識點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學生以后在學習其他知識時需要用到或者常考;第二,習題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數學素養;第三,習題能夠暴露出學生的思維盲點。這三類習題就是學生要重點探究的習題。
當學生找到解題的思路以后,應用正確的思路來解題,此時,學生一邊要正確解答習題,一邊要整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生要從知識點、學習技能、思維盲點這三個方面來整合知識結構。
以習題2為例,該題涉及的知識點為: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來判斷方程的根的情況,這是學生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點。通過閱讀問題,學生正確理解了題目的意思,掌握了閱讀數學題目的方法,這是學生需要梳理的學習技能。如果要正確理解題目的意思,學生需要應用分類思維來理解Δ>0時、Δ=0時、Δ<0時方程根的情況。通過梳理,學生找到了正確的解題方法:Δ=k2-4×(k-1)×1≥0,整理得:(k-2)2≥0,又由題意知k≠1,因此k為一切不等于1的實數,故正確的答案是D。
在學生糾正習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各個維度來梳理自己的知識結構,讓學生能夠應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解題,用正確的方法詮釋習題,用科學的思維分析問題。
古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生可以在錯誤的習題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水平。學生要篩選錯題,找出最值得研究的錯題;要抓住學習重點,找出自己的學習問題;梳理知識結構,找出正確的解題方法;延伸錯題,進一步積累學習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解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