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妙蘭
一、內容對接
小學科學與初中化學的教學不同,它只是化學的啟蒙教學,面面俱到只會脫離學生實際,增加科學教師的工作量,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導師我是先從12冊科學書(廣東科技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里找出與化學有關的內容,并用表格形式把內容進行了對比。小學科學中有關化學的知識點相對分散,難度比初中化學低很多,我們有目的地根據表中內容去開展工作,就可以幫助科學教師強化這些方面的知識。
二、理論培訓
篩選出小學科學與初中化學對應的內容后,我把這些內容所對應的知識點分成兩個板塊制作成微課,一是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二是兩門課程相通的知識點。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微課包括儀器名稱的介紹、實驗室規則、固體和液體藥品的取用、給物質加熱、儀器的洗滌等內容。這些都是常見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微課的內容有實驗操作要點講解、規范的操作演示視頻,小學科學教師特別是非化學專業的科學教師可以反復重看,他們自己再進行實際操作練習,操作熟練后拍視頻發給導師,導師做出評價,這樣可以提高科學教師的實驗操作技能,使他們在課堂上的演示更規范。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在發展中,有時他們很難理解為什么要這樣操作,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在剛接觸化學實驗時看到規范的操作樣本就會認真模仿,可能剛開始有點笨拙,但慢慢地就會有模有樣,實驗操作也會規范起來。
另一個微課的內容是從初三化學的角度去介紹在小學科學中出現的相關內容,并把它們在兩門課程中的要求做了對比。這些知識點包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過濾操作、空氣的成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燃燒和滅火、鐵的生銹和防銹、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等七部分內容。小學科學老師學習了這些內容后,他會從更高的高度去看待科學課本中的內容,然后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教學設計。
三、結對備課
要做好小學科學與初中化學的銜接,更好地發揮科學課的啟蒙作用,化學導師和小學科學教師要經常圍繞與化學有關的內容進行線上線下的備課交流活動。通過導師和科學教師不斷地對內容進行探討、修改,把化學科的特點融入進去,使這些內容更有 “化學味”。
四、聽課評課: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化學導師制很重要的一個內容是進行聽課、評課。圍繞一個教學內容的具體流程是科學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導師提出修改方案、科學教師第二次修改教學設計、科學教師按照修改后的教學設計上公開課、科學教師做出教學反思、導師評課(主要提教師的化學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學生科學素養等方面的建議)。
化學導師制實施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同一位科學教師前后上的兩節課《怎樣測量液體的體積》《物質的溶解》有明顯的差異,在《物質的溶解》這節課里,教師的化學操作技能提高了很多,教學過程突出了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的化學探索特點,對物質溶解前后的觀察符合化學實驗的流程,學習清單跟化學實驗報告形式很接近,這些都能很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些說明了化學導師制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