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亮
針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伴隨信息化這一手段的逐漸運用,給課堂帶來很多新變化,除了能夠激發(fā)初中生學習興趣,對其信息量加以豐富之外,同時還營造出濃厚的課堂氛圍,這對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十分有利。
一、通過信息化的課堂教學設置教學情境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當中,含有很多名家名作,多數作品擁有優(yōu)美的意境,帶有豐富情感,借助信息化這一手段可以對教學內容加以呈現出來,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借助信息技術帶來的優(yōu)勢來讓初中生對文章描述的一些美好景象加以深切感受,體會作者進行創(chuàng)作之時的情感。例如,進行《紫藤蘿瀑布》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在網上提前查找以及下載一些關于“藤蘿”的圖片,讓初中生從視覺方面對一片淡紫色宛如瀑布一般的圖片進行欣賞,讓初中生對“紫藤蘿瀑布”加以充分感受,同時體會文章當中優(yōu)美并且生動的語言。
二、運用試聽影像,對教學內容加以直觀展示
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結合實際內容,借多媒體實施教學,可在課堂之上和初中生進行互動。借多媒體,語文教師可以把初中生逐漸引入到形象生動的教學模式之中,為其營造出活躍的教學氛圍。而視聽類的影像素材需要日積月累,語文教師可把日常看到的素材加以分類整理,以備之后運用。例如,《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一首現代的抒情詩,主要對中國從前的貧窮以及國民千百年來的困難與夢想加以描述,同時展現出中國令人振奮的新生,抒發(fā)詩人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表達出作者愿意為祖國獻身的決心。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收集一些可以對此類情感加以表達的視頻,在課堂之上對視頻加以播放,可以了解中國過去的災難歷史,感受祖國實現騰飛式發(fā)展的喜悅,進而幫助初中生對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加以理解以及感受。
三、文圖搭配,實現動靜結合
以往的教學模式難以把課文描述的畫面生動地呈現出來,初中生依靠自身想象力來對文字描述出來的景象加以想象。然而,借信息技術實施教學,語文教師可在課前對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進行查找,通過對圖片實施文字解說,這樣能夠將刻板文字變?yōu)閳D文并茂這種形式。除了便于初中生理解內容外,同時還能給初中生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借助角標、藝術字、突出顯示、動畫形式以及音樂鏈接來達到目的。比如,進行《愛蓮說》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搭配一些蓮花圖片,并且對蓮花盛開的過程進行動畫展示,同時在蓮花池旁寫上一段名詞佳句,這樣可以讓初中生產生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除了用眼睛來賞花,同時還能用心加以感受,進而對初中生的不同感官加以調動,幫助其對這篇文言文加深理解。
四、借信息基礎促進教學,對重難點加以解決
實際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在對疑難問題加以總結之時通常會遇到困難,知識點較為零散。對于這個問題,語文教師可對信息技術加以運用,幫助初中生對疑難點進行突破,對學習內容對應的變現方式加以轉換,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啟發(fā)初中生進行思考,對其語感以及感知能力加以有效培養(yǎng)。
例如,古詩詞乃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因為古詩包含豐富內容,而且語言非常精煉,還有不少古詩有著深刻背景以及歷史印記,致使初中生在學習期間常會遇到困難。為幫助初中生對古詩詞加以有效理解,語文教師在對古詩詞加以講解期間,可借信息技術播放一些和古詩有關的視頻,對古詩詞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加以介紹,進而讓初中生對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加以了解。之后對古詩內容通過圖片形式加以呈現出來,這樣便于初中生進行理解,同時還能讓初中生對古詩詞產生深刻印象。除此之外,完成本節(jié)教學以后,教師還可讓初中生通過信息媒介對這名詩人創(chuàng)作的其他詩詞進行查找,之后進行對比總結,逐漸摸索古詩詞的學習規(guī)律以及方法,進而促使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實際效率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