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大自然,是一個既豐富又多變的游樂場,更是一個多元的學習課堂。讓孩子在自然的教學環境中成長,已成為教育界的普遍共識。充分挖掘自然教育資源,培養幼兒強烈的好奇心與敏銳的觀察能力,通過對自然美和問題的展現,讓幼兒從小認識、熱愛和保護自然。
一、打造“嶺南植物多樣性生態園區”,為幼兒開展自然觀察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1.挖掘園內自然教育資源,培養幼兒自然觀察智能
在觀察與照顧植物時,通過啟發幼兒多角度地觀察植物并進行對比,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提升幼兒的識別能力;隨著觀察的深入,幼兒會在觀察與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成長需求;鼓勵幼兒善于發現植物細微的變化,發展幼兒敏銳的觀察和識別能力。支持幼兒有多樣化的追問:“小樹為什么會生病?小樹生病了怎么辦?誰是小樹的醫生?小樹生病了要喝藥嗎?”在滿足幼兒好奇心的同時,支持幼兒更好地探索自然,探索關愛環境的方法,激發幼兒的關懷能力。
2.生物進化,支持幼兒系統的觀察活動
生物進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我們通過飼養蝴蝶的幼蟲,全面觀察蝴蝶的蛻變過程;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進行觀察,進一步感受探索學習的樂趣,體驗飼養的快樂和“煩惱”,積累生活經驗,獲得關愛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質,加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幼兒的愛心、學會溝通、增強責任感,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自主構建《破蛹成碟》的自然觀察園本課程。
3.一物多探索,支持幼兒深度的探索活動
善于發現,支持幼兒的觀察探索活動。幼兒園里有幾處長滿了雜草的小土堆,小土堆在雜草的掩護下,若隱若現充滿神秘感,引起幼兒強烈的探索欲望,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教師帶領幼兒將小土堆上的雜草拔除,共同探索小土堆的秘密。
有效利用,支持幼兒深度探索活動。對自然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是支持幼兒深度探索活動的重點,我們要充分激發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老師進行探索和發現,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進資源的利用,注重資源價值的深度挖掘,注重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關注幼兒持續的探索性學習,努力為幼兒的學習提供適宜的、多樣化的資源支撐,使資源真正成為幼兒多樣化經驗的來源。
冒險探索,幫助幼兒獲取新知。自然世界繁雜多樣的構造、氣息及材質,形態各異的動物和種類豐富的植物(有些可食用,有的有毒),使它成為幼兒的最佳游戲場地。
二、挖掘社區自然教育資源,培養幼兒自然觀察智能
加強社區聯系互動,深挖社區自然資源,將社區環境發展為我園的第二課堂。在開展社區自然觀察活動前,我們對社區自然資源進行調查、收集、整理,了解社區內的花木扶疏、緩坡清流,了解其設計理念,文化背景與基本構造,為自然觀察活動作個前期的知識儲備,并對調查、收集回來的資源進行篩選,整理備用。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好我園的自然觀察活動(親子小區里的觀察活動)。對社區自然教育資源進行提煉,深度挖掘資源價值,組織幼兒持續的探索性學習,讓幼兒獲得多樣化經驗,培養幼兒自然觀察智能。
三、挖掘社會自然教育資源,培養幼兒自然觀察智能
1.深挖資源,與自然觀察協會共建課程
為了挖掘其特色自然教育功能,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成為我園幼兒與老師的自然課堂,我們老師申請成為濕地志愿者,接受系統的專業導賞培訓,豐富自然專業知識。定期組織幼兒(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觀鳥、探尋濕地精靈、露營等活動,與幼兒一起走進自然、親近自然。
2.充分挖掘自然教育資源,把身邊的自然資源帶到課堂
利用自然界中一草一木,通過創造性的手作,把自然的圖景以藝術方式呈現,在活動室營造出大自然的氣息,打開他們的感官,去體驗和創造。通過體驗式學習、分享式學習、內化和展示的方式讓幼兒從感官的體驗、心靈的感受以及創造性的探索中,延伸出生動有趣的自然課程。
責任編輯? ?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