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高玲
校園生活、社區見聞是鄉鎮學生很好的視覺素材,通過水墨教學,喚醒學生對自然的認知,對生活的感悟,鼓勵他們分享生活經驗和收獲快樂,并引導他們將內心的所見所聞用水墨的形式表達出來。培養熱愛美術、熱愛生活,從而實現美育育人的功能。
在水墨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身邊挖掘生活資源,豐富教學內容,讓水墨題材創立特色。
從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生活入手,由學校向社區擴展,以學生的精神生活儲備為基礎,充分利用本土經典的美術資源,使學生了解美術在提升幸福生活及傳播社會文明中的重要價值,突出“美術、本土、人文、科技”于一體的創新教育理論,力求以水墨學習為延展,指引學生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寓教于樂練習,掌握筆墨技巧
抓住初學水墨畫者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墨色的濃淡變化、掌握水分的控制;鼓勵學生在宣紙上畫出有長短、粗細變化的直線,大膽嘗試曲線、弧線、波浪線、彈簧線等不同形狀的線條,通過對毛筆的控制,以增強學生運筆的靈活性;體驗順鋒用筆時,柔軟的筆毛在宣紙上畫過的順暢感,側鋒運筆時,大片墨色于宣紙形成的塊狀對比、飛白效果,以及逆鋒行筆時的頓挫感和皴擦墨痕。初步獲得對用筆、用墨方法的感悟和興趣,認真對待并使之養成良好習慣。
二、結合校園活動,加深師生情誼
校園生活豐富多彩,為學生水墨寫生提供了便利,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里美好的物象和社團活動中快樂的鏡頭,例如:美麗的校園、用筆墨勾勒中華武魂、精彩的大課間等。適時啟發他們關心同學、互助互愛、尊敬師長、禮貌待人;讓學生學會寫生,找到自己要表現的素材和自信,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表現力,充分感受水墨畫的樂趣,加深師生情誼。
三、融入家鄉景色,關注鄉土文化
引導學生關注鄉土美術資源,有熱愛家園和表現科學生活的意愿,更好地了解家鄉及身邊的人文建筑,擴大美術視角,觀察身邊的沙田水鄉景色。如:古街、石橋、流水、小船、錯落有致的老房子等。引導學生從身邊發現美、研究美,把這種美感運用到水墨課堂中,與學生共同探討怎樣在水墨畫中融入生活中熟悉的景象,提高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分析觀察與概括表現能力,體驗水墨寫生的趣味,積累作畫經驗。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融入社會。
四、走進社區生活,培養生活審美
讓學生走近社區,引導他們珍惜人文景觀,關懷科學文明,感悟人性真情及團隊精神的榮譽感,探索多元化藝術風格的志趣。如:我鎮不定期舉辦龍舟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活躍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東升市場為題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就可以觀察到市場買賣時千姿百態的人物特征;以享譽全國的脆肉鯇之鄉為載體,深入了解農民水產養殖的辛勞與豐收。重視美術與生活、勞動的聯系,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鼓勵他們大膽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用水墨畫表現出來。在獲得美術技能的同時,培養他們關心親友、關心環保、關心社區生活的情懷,從而引導他們主動地融入生活并學會生活。
立足于生活的水墨教學是鮮活的,稚嫩的作品滲透著孩子們深深的情感,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生們體驗了生活的美,感悟到美在身邊、美無處不在。正如藝術大師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睙o論是發現美還是創造美都需要有一份關注和體驗生活的熱情。與其說繪畫最終展示的是社會的真實,不如說繪畫展示的是真實的生活。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