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添
在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應該側重學生遷移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把所學主題語言以及信息表達的思路和邏輯遷移運用到新的情境中,真正促使學生在主題意義理解和表達中學習、發展,實現多方位成長,實現對閱讀主題意義理解的內化、吸收以及遷移轉化。
一、深化主題,遷移創新,提升運用能力
(一)在語境中改編對話
粵人版英語教材Story部分,通常以對話方式呈現故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承接話題語境讓學生改編對話,增強連貫性。例如在教學Book 6 Unit 5 My favorite activity一課時,學生對于Gogo 最喜歡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教師創造條件讓孩子自編Jenny和Gogo的對話,這時孩子們把自己套入到角色當中,通過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展示,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在語境中續編對話
例如在故事教學大賽中,一位老師在教授My name is Peanut這個故事中,挖空文本框讓學生分別敘述第三個男孩和動物管理員之間的對話,增強對故事的理解和個人創新思維的訓練。
二、拓展主題,綜合運用,強化信息建構
(一)創設情境,遷移運用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活化學習內容的方式,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鼓勵學生將文本學習過程轉化為語言表達交際過程,深化認知感悟。例如在小欖鎮英語教師素養大賽中,一位老師在教授完龜兔賽跑的故事后,把文本段落細化成對話內容,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交際訓練。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更能積極地表達,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感知。
(二)角色互換,展開想象
語言表達交流是在彼此合作探究的基礎上的深化。多給學生表達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彼此的互動交流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更能增強他們對語言表達的認知體驗。學生在這樣的互動交流中能夠充分享受到學習的自由和快樂。例如老師在進行龜兔賽跑文段的講解后,可向學生提出問題組織討論: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Ruby and Teddy?2. If you were Rubby, what do you wan to say to Teddy?3. If you were Teddy,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Ruby? 4. If Teddy and Ruby had a running race again,Who will win the race?教師精心設計和引導,使得學生的學習交流變成內在自覺主動的行為。
三、升華主題,探究意義,挖掘育人價值
(一)借助角色,代入體會
借助角色扮演來深化語言實踐,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能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深入體會語言表達交際的內涵意義。例如在教授完Book 8 Review 2 The Story of Mulan 一故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Mulan的媽媽。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形象地扮演人物角色,同時,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在小組內進行扮演: If you were her father/mother/brother/friend/solid ers,what would you say to Mulan?這一設計,讓學生模擬木蘭與他的家人、朋友、戰友重聚的情景,思維得到激活,并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學生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間,在學生與學生的交互中,增強了感知體驗,提升了語言素養。
(二)選擇評價,客觀批判
在閱讀課堂中,教師應該通過設問激發學生互動交流,通過分享、分析、判斷,產生符合自身的價值選擇和評價。例如在教授Monkey King fights White-Bone Monster這一閱讀材料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of White-Bone Monster? Do you like the Monkey King? Why or why not? What do you think of Monkey King?這樣的討論與交流,把價值判斷引領與品德培育滲透于學生的思維碰撞中,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
總之,基于主題意義的閱讀背景下,教師應該關注閱讀語篇所承載的深層內涵和價值取向,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形成自身對事件、人物的看法與道德判斷,從而實現基于主題意義探究閱讀課堂教學的育人價值。
責任編輯? ?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