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奧運會是一項全球性質的大型體育競技活動,奧運會的舉辦對于一個國家來講,并不是組織一項簡單的體育賽事,冬奧會能為我國所帶來的經濟影響遠遠超過其他國家。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必然為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發展帶來一個新的機遇,但同時,對于企業管理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論文從冬奧會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入手,分析了冬奧會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結合京津冀地區企業的綠色發展現狀提出了一定的建議,給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Abstract】The Olympics is a large-scale sports event with a global nature. The holding of the Olympics is not the same as organizing a simple sport event for a country. The Winter Olympics can bring a far greater economic impact for China than for any other countries. The holding of 2022 Winter Olympics will inevitably bring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mpact of the Winter Olympics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th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e paper combines the green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terpris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o put forward certain suggestions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guarantee measures.
【關鍵詞】冬奧會;京津冀地區;可持續發展
【Keywords】Winter Olympic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X22;F12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4-0054-03
1 冬奧會對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冬奧會作為一項重要體育賽事,其影響力雖不能與夏季奧運會相比,但其商業價值依然值得高度重視,尤其是對于京津冀地區,特別是對于張家口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會起到關鍵的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張家口地區盡快實現產業結構布局的調整與完善。往年舉辦奧運會國家公開的數據資料顯示,奧運會對于舉辦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是非??捎^的。盡管冬奧會在各方面都遜于夏奧會,但隨著體育賽事的逐步發展,冬奧會在我國的影響價值,特別是在京津冀地區的影響價值仍然處于逐步攀升的狀態。從我國近幾年在國際上舉辦大型賽事及大型展覽活動的效果來看,“中國出品”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一張響亮品牌,經由我國設計、組織的大型活動無論是從規模還是效果上,都為我國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口碑。自冬奧會申辦成功以來,北京及張家口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對于體育產業、旅游業、餐飲業、酒店業以及交通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以張家口地區為例,如圖1所示,從張家口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2014年張家口市的產業結構仍然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核心,第三產業為重點,第一產業為輔助,這種產業結構的典型特點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具有典型的傳統經濟模式特征,以犧牲環境和過度消耗能源為特點,不利于經濟的長遠發展。自2015年冬奧會申辦成功以來,張家口市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第二產業所占比重顯著降低,第三產業所占比重顯著提高,產業核心向第三產業轉移。截至2020年3月張家口市統計局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張家口市三大產業結構比例轉變為第一產業15.7%,第二產業28.7%,第三產業55.6%。這一數據說明,張家口市的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張家口地區把握住了冬奧會所帶來的機遇,逐步淘汰了落后產能,將一些對于能源消耗較大、對于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能源密集型企業進行了搬遷和淘汰,在創造冬奧會適宜環境的同時,優化了產業結構。
此外,在冬奧會籌辦過程中,由于各行業的飛速發展,原有的人力資源結構已經不足以滿足城市高速發展的需求。因此,冬奧會的籌辦對于現有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作用也十分顯著。這種人力資源的調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引進;第二,對于就業崗位的增加。由于就業崗位的增加和人才需求的提高,很多職工會在現有的職位上進行調整,薪酬水平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2 冬奧會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也被各行各業所接受?!秺W林匹克2020議程》中,國際奧委會明確提出了“將可持續性融入奧運會的各個方面”“將可持續性融入奧林匹克運動的日常運行”。為了更好地將綠色奧運、可持續發展等概念落實到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中,黨和國家提出將“可持續發展”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三大理念之一。這一系列要求都明確地指出了可持續發展對于冬奧會的承辦來講是至關重要的。眾所周知,現代奧林匹克競技雖然能夠為當地的經濟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但同時,還應該清晰地認識到,冬奧會的舉辦同樣面臨著前期的巨大成本投入等挑戰。近年來,奧運會遺產的處理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居民甚至產生了“談奧色變”的現象,可見可持續發展對于冬奧會的重要性。
對于冬奧會來講,可持續發展并不是簡單的政策層面的要求,而應該切實地與城市發展、環境等因素進行有機的結合。
首先,從整體的場館規劃來講,其應該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冬季奧運會的很多項目都是依托冰、雪等特殊環境進行的,而這類項目對于環境的改造和依賴要花費較大的成本,同時,對于環境的改變也最大,應該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重點考慮的因素。在這類場館的建設中,應該盡可能地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在進行場館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也要貫徹綠色低碳的整體原則,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減少對于自然環境的改變,避免資源的浪費。
其次,對于城市的建設規劃也要圍繞可持續發展理念展開。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城市主要為北京和張家口這兩座城市,針對這兩座城市的發展,也應該結合城市自身的定位來進行長遠的規劃。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處于經濟的領先地位,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張家口受到自身地理位置、氣候等因素的限制,經濟發展速度并不是很快,此次冬奧會為張家口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借此機會,應該著手打造城市的特色品牌,達到吸引投資、加快經濟建設的目的。同時,要結合北京的地理優勢,以北京為核心,輻射京津冀區域,形成協同發展的區域網絡,從多層次、多角度加強城市合作,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區域的協同發展。
3 企業綠色發展的建議
3.1 從根本上理解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冬奧會的確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條快車道,但企業管理者作為企業的領航者,應該認識到,對于企業來講,長遠的發展才是企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2022年的冬奧會為我國的冰雪運動帶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圍繞冰雪項目的一系列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冰雪制造業、旅游業、餐飲業等相關行業迎來了大量資本的注入。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的話,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有一個堅實的基礎,現有冰雪行業的高速發展難免存在著一定的泡沫現象。
首先,冰雪項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場館的建設及維護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受到冬奧會熱潮的影響,對這一項目感興趣的消費者群體確實會出現激增的現象,使得市場上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內競爭者的數量會增加,同時,消費者需求會減少,這就會導致市場上出現供過于求的翻轉。而這一項目的前期資本投入過多,供應者的轉換成本較大,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大量的冰雪場館建造也會為環境帶來很大的負擔,影響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由于冰雪產業的發展迅速,大量的競爭者盲目涌入這一市場,現有的市場監管標準及相關政策可能無法迅速作出反應,現有人力資源也無法滿足市場的迫切需求,很可能會產生大量的安全隱患,這對于我國冰雪產業及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來講都是不利的。面對這一熱潮,企業應該對可持續發展概念進行深入的把握和理解,從根本上進行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風,只有這樣才能作出適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決策。
3.2 從方向上規劃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對于傳統企業來講,新時代的發展為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技術的革新、原材料的改變等因素迫使企業順應時代的變化,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我國在2015年申辦冬奧會時就曾作出承諾,要加大對于環保的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并針對這一承諾采取了很多相應的措施,從空氣質量監測等多方面入手,打造良好的環境。在這一背景下,很多污染嚴重的企業面臨的就是改革或者清退,為了實現長遠發展,現有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面臨冬奧會這一特殊時期,很多企業都應該考慮是否可以把握這一機遇,進行產業融合開發,找到企業新的發展道路。就目前市場形勢來看,我國雖然是人口大國,在體育競技上也取得了很多優異的成績,但我國的體育產業仍然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體育服務行業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白。在行業融合、產業融合的這一背景下,體育產業與旅游、文化、服務、金融、醫療康復等產業都有著結合發展的空間。在冬奧會這一背景下,正是企業轉型發展、打造新業態的良好實時機,企業應該通過在方向上進行調整,實現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3.3 從人員上落實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對于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企業來講,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持續的問題,也是企業在競爭中所要面臨的首要挑戰。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互聯網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新的業態形式早已將企業的外部市場競爭環境變得無比激烈。企業想要真正落實可持續發展,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就要從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即人力資源問題上入手,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想要實現綠色發展,僅有思想認識上的轉變還遠遠不夠,打造全新的品牌,在市場上重新占有一定的地位,需要的是全新的產品和全新的管理體系。這對于企業的研發能力、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這些方面的提高就需要企業引進新的人才,優化現有人力資源配置,進而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想實現這一點,企業要從兩個層面來進行人力資源的配置優化:首先,要在企業內部樹立綠色可持續發展觀念。對于企業內部很多員工來講,綠色發展這一概念并不明確,企業戰略對于一線生產者來講似乎也比較遙遠??蓪嶋H上,員工才是綠色發展的實踐者,同樣也是綠色產品的創造者。要想真正落實企業的綠色發展,就要從基層入手,培育員工的綠色生產和環保意識,將綠色發展的概念貫穿到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這是實現綠色人力資源配置的優先環節。其次,在宏觀結構上調整部門配置。企業想要真正落實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組織結構上就要對應地進行調整,對于企業產業結構、技術結構與人力資源的關系進行合理的調整,只有增設有關部門,引經相關人才,才能保證企業的整體結構滿足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4 企業綠色發展的保障措施
4.1 提升領導意識
對于企業綠色發展來講,領導者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關鍵性的,尤其是企業在發展轉型的過程中,領導的格局和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速度。對于京津冀地區來講,中小型企業在市場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從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層次來看,整體的管理水平還有著很大的提高空間。隨著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逐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矛盾會日益突出,對于管理者來講,所面臨的挑戰也就越來越大。企業管理者只有轉變自身認識,提高自身水平,才能領導企業在這輪產業升級的“洗牌”下,實現綠色發展,延續企業生命,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行轉型升級。
4.2 配套制度體系
企業想要在冬奧會的背景下實現綠色發展,除了加強意識建設外,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強化相應的制度建設,匹配相應的管理體系。從科學管理的角度來講,完整的管理閉環應該包括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新這五大環節。在這一管理體系中,制度建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企業的綠色發展,首先應該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管理體系、保障體系等環節,再結合配套的考核與獎勵機制,激發企業整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得企業的整體管理趨于規范化,讓員工對于企業綠色發展所能帶來的優勢有清晰的認識,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轉型所引發的內部壓力。
4.3 加強文化建設
綠色發展作為新時代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所面臨的問題,而是需要長期的實踐。企業文化作為企業軟實力的體現,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企業員工的行為和價值取向。為了更好地保障綠色發展的有序進行,企業在文化制度建設上應該加大力度,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打造企業員工綠色、低碳、環保的核心意識,形成綠色發展的文化氛圍,使得企業能夠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形成新的團隊意識和團隊作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結語
冬奧會對于京津冀地區企業來講是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機,很多企業都想借著這個機會擴大規?;蛘哌M軍新的領域,豐富產業結構。但是在實際經營中,企業管理者要從多角度全面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不能盲目地跟風,而是要站在長遠的角度,在戰略層面、戰術層面分別進行系統的論證,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利用這一良好契機為企業的發展賦能。
【參考文獻】
【1】張子靜.綠色生態文明融合冬奧會發展研究——以2018平昌冬奧會為個案分析[J].湖南生態科學學報,2020,7(2):64-71.
【2】馮雅男,孫葆麗.冬季奧運會可持續發展研究及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啟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36(5):1-8.
【3】徐宇華,林顯鵬.冬季奧運會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籌備2022年冬奧會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1):13-19.
【4】戴麗.申辦2022年冬奧會我國承諾可持續發展[J].節能與環保,2015(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