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穎 隋愛英 張金光 曹玉榮 王同祥
【摘要】? ? 隨著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形態正處于變革時期,隨著信息化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推廣和應用,學校信息化建設已成為未來學校教育發展戰略的制高點。在當前新形勢下,將傳統校園逐步改造提升為數字校園已成為迫切需要,給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帶來了很多機遇和挑戰。山東省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努力創新家庭教育觀念,創新家校共育體制機制,調動家長參與學生教育的積極性,激發家長參與到教育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確保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 ? 家校共育? ? 數字化? ? 實踐探索? ? 有效性
一、國內研究現狀述評、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1.1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家校共育數字化對學生成長的研究正處于探索階段,此方面的研究論文因具有現實研究價值故而比較豐富。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備受國家關注,但因學校缺乏統一的教材,共育效果難以衡量,家長學歷、教育意識參差不齊等客觀因素存在,影響了家校共育的成效,因此各個地區和學校的研究成果多缺乏普遍性,呈現出了地域性和個性化的特點。
1.2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通過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探索有效地開展家校共育數字化對學生成長促進的途徑和方法,進行初步的理論概括,豐富和拓展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操作性理論,促進家校共育理論向縱深發展。本課題實施將為全國家校共育數字化實驗學校“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的研究提供參考案例。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立足家庭教育知識對家長的影響,在校本教材資料整理完成后,按照課程設計的要求和理念,將他們設計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課程,以備其他學校借鑒使用。
1、實踐價值
互聯網作為提升家校共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只在城鎮中小學通過互聯網進行家校共育,在農村中小學更應該得到同樣重視。通過網課將國內一線家庭教育專家課程送入農村中小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發展、健康發展。通過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項目的實施,提高家長對家校共育的認識,積極認真投入到“家校共育”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合作項目中來,努力形成“不受時間地點變換的育人模式”的格局。
2、創新之處
通過開發互聯網+APP的學習和運用,讓學生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提高學習效率,彌補傳統教育的缺陷,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完善建立促進家校溝通的相關機制,從而使家校共育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前所未有的嘗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策略
人類進入了21世紀20年代, 傳統的家校共育的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并且傳統的家校共育的效果不理想。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普及出現了大量家校聯系和共同培育學生的方式,使得學校和家長能夠有效的交流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態度。而在農村地區,許多家庭的教育方式比較古老和傳統,因此,互聯網+背景下實施家校共育在中小學已經刻不容緩!為此我們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實施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措施。
具體措施有:
2.1建立班級微信家長群
為加強家校聯系達到家校共同培育學生,教師建立一個家長微信群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建立家長微信群,家長和教師可以在閑暇時間積極地聯系,能夠有效地實現互動從而可以基本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毋庸置疑,通過建立班級微信群,家長和教師可以有效的談論學生的問題并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家長也可以向教師提出一些建議,縮短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共同培育學生積極樂觀的成長。轉變微信群工作職能暢通信息,以服務學生成長為中心,交流學生學習生活動態,梳理學生成長微問題研討,形成教育問題群策群力的氛圍。
2.2引導家長關注公眾號
引導教師和學生家長關注中國家庭報家長學校、山東教育發布、濰坊教育發布、幸福路等微信公眾號教育信息。關注學生的關鍵信息,學校調取貧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信息,為這些特殊群體學生制定了學校的資助方案,保障學生的網課學習。關注網絡焦點熱點信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熱點問題,進行電腦和手機使用指導,預防網絡詐騙。
2.3利用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安全教育
利用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安全教育,每個學生注冊賬號,進行每周的安全教育,節假日安全教育。既解放了老師對安全一停不停地提醒,也使學生和家長學會了很多的安全知識,并且有案例講解,既生動又形象,學生樂于接受。
2.4建立學校網站
要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教師要學會運用辦公軟件,以班級為單位建立數據庫,再通過學校網站設立班級網站,邀請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其中,從而利用班級網站的訪問加強三方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參與班級網站的建設,不斷激勵他們學習的斗志,在實際操作中增長知識。班級網站給學生、家長搭建了一個信息共享的平臺。當代有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不夠關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利用班級網站讓學生家長多重視孩子的教育,讓他們在瀏覽網站的同時了解自家孩子的天賦、特長、愛好、夢想,這樣就能把家長也導入教育之中,從而滿足家校共育的最基本條件。
2.5利用班級小管家收發作業。
2020年受新冠病毒影響,我們過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家長變成了老師,老師變成了直播群主。我們實行線上教學,互聯網在這時起到了空前的利用率。自從實行線上教學以來,通過班級小管家和班級學習微信群與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努力,教學效果良好。針對線上教學師生不能面對面交流,使用“班級小管家”小程序,借助“班級小管家”中的“發布”“作業”這些功能,實現“視頻學習”和“作業完成”,前期我們新授課的學習就是采用的這兩者的結合。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地完成作業,并上傳班級小管家,解題情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作業全部完成,書寫工整、規范,錯題不超過2個,就獎勵3朵小紅花;作業全部完成,書寫較工整、規范,錯題在4道以內,獎勵2朵小紅花;作業沒完成,書寫較亂,錯題較多,只要上傳就獎勵1朵小紅花。這三種獎勵相當于作業批改中的“優秀”“良好”“一般”,把線下的批語轉為線上的獎勵,雖然不是物質的,但孩子們得到獎勵也非常開心,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
2.6利用釘釘APP進行網絡課堂直播
釘釘APP功能強大,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使原來的假期變成宅居,延期開學并不代表學習延期,在家里我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之下,自主學習,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只是換了地方而已,針對特殊時期網課已經擺在每位教師面前,釘釘的在線課堂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可以連麥學生,還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習效果。并且針對學生家長不在家的情況,這個直播課堂還可以回看,彌補了我們微信群受限制的地方。
2.7利用釘釘APP視頻會議功能
釘釘APP視頻會議功能既可以開班會,又可以監督學生考試,學生的在家中的動態一目了然,實現了空中課堂檢測功能。
2.8進行個性化評語的評價
十個手指有長有短,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會都一樣。對那些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進行激勵性評價。在線上提交作業的過程中,我發現釘釘APP最適合作業的批改,不僅可以讓學生互不可見,還可以進行個性化評價,尤其是這個個性評價,可以發揮老師的特長,給每個孩子不同的評語,也可以利用這個評價拉近師生關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老師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評價,例如張三聰明,但是不愛學習,作業經常不按時提交,老師就可以給他的評語是:你是個聰明的小男孩,但是看到你的作業老師感到你又是字寫得認真,說話算話的小男孩,相信你會讓這幾個優點都保持下去的。這個孩子看到老師的評價,一定會把提交作業保持一段時間的,老師再根據孩子出現的情況,進行跟蹤評價與心理疏導。孩子一定會慢慢走上正軌的。并且教師可針對有類似情形的孩子啟用相同的評語,這樣也減輕了老師寫家長評語的工作量。
(1)利用釘釘APP選優秀作業的功能促進學生成長
在評價孩子作業時可以用釘釘APP上的選為優秀作業功能,針對作業表現好的給全班同學展示,學生可以取長補短。被選為優秀作業的孩子也提高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孩子向優秀同學看齊。
(2)利用語音功能進行單獨的批閱
孩子在家中,也需要老師的鼓勵和關懷,微信和釘釘的語音功能教師可以用來給孩子單獨批閱,在批閱中老師可以指出最近的閃光點和有待改進的地方。孩子聽到老師的語音,猶如身臨其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無論是性格,心理特征、認知水平、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在個性評價時,緊緊抓住學生是主體這個角度來分析,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既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
通過在互聯網背景下實施家校共育,幫助學生們的全面協調發展和健康快樂成長,并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實現學校和家庭的共贏,為祖國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
四、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預期成果
國家社會發展目標已經提出,到2020年,我國互聯網與市場經濟支配下的各個領域要進一步融合深化,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成為新的文化增長動力,國內教育事業要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內驅力,將互聯網作為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不僅僅只是在城鎮中小學通過互聯網進行家校共育,在農村中小學也應該的到同樣重視。
網課學習,網絡教育逐漸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優越感,真正做到了“停課不停學”,學生的潛能得到空前的發展,使得全世界的教育局都能夠重視家校共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速發展,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馮樂萍. 淺談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J].新課程,2020,(29): 235.
[2]劉尚學 “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