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云
摘要: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下,越來越豐富且多樣的教學手法,開始逐漸地出現在了教育中,任務型教學法便是其中的一種。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學時,應當對任務型教學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盡量采用這種教學法展開教學,以促使學生在任務的推動下,好好學習數學知識,發展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數學水平。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方法進行研究和思考,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任務性教學;教學策略
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以使得自身更好地研究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做好相關的知識的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學時,要想使得自身的教學更為生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知識,就有必要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任務型教學法,采用這種教學手段展開教學。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將任務型教學融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方法進行研究和思考,希望能夠助力教育的發展。
一、課上布置任務,發展學生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當下學生所應具備的一種素養,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學時,可以依據具體化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向學生布置任務,促使學生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自學,以使得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良好的自學訓練,逐漸地發展并提升自身的自學能力。
如,在講授“平行線的性質”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在課堂上向學生布置任務,促使學生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自主學習。課堂上,筆者會先向學生展現任務,即了平行線的三條性質;掌握表示平行線三條性質的符合語言,能夠用它們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在展現完任務后,筆者便會促使學生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自學。這樣,學生便需要在筆者的教學引導下,嘗試進行知識的自學,能夠使得自身的知識自學更有針對性。筆者也會鼓勵學生在進行知識自學時,多多展現出他們的問題,并會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解答,以消除學生自學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更為順暢地進行知識的自學。在學生做好知識的自學后,筆者則會促使學生展現出他們的自學結果,并會依據學生的針對性的自學結果,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以促使學生明晰良好的自學知識,做好知識的自學,發展自身的自學能力。
二、設計任務情境,增強教學效果
初中數學教師也可以在進行知識的教學時,著重關注任務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能夠融入到良好的情境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地進行知識的探討,做好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知識,教師也因此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助力學生更好地感受知識和獲取知識。
如,在講授“軸對稱”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為了促使學生加深對軸對稱的體會和了解,促使學生做好下相關的知識的學習,便會創設出比較生動的任務情境。在課堂上,依據具體化的知識,筆者會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軸對稱圖形。圖形所展現的畫面生動,能夠帶給學生比較直觀性的視覺刺激,學生能夠認真觀看圖片,深入地體會和了解圖片。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便融入到了良好的情境中。在學生觀看圖片的過程中,筆者便會逐漸的向學生展現知識學習任務,使得學生能夠在筆者的引導下,嘗試進行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便能夠將自身的關注點,充分地聚焦在知識的學習上,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獲得了激發,自身也更好地掌握了知識,并使得筆者的教學效果變得十分的好。
三、分層設計任務,提高學生積極性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展現情況不同,所應接收的教育自然應該有所不同。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法,應該充分地尊重和關注學生的這種不同性,盡量為學生設計分層次的任務,促使學生在任務的推動下積極學習知識、主動學習知識,以使得學生接收到符合自身學習水平的教學,讓自身獲得更好地發展。
在課堂上,向學生布置知識學習任務時,筆者還會充分地關注當下學生的學習水平,向學生布置分層次的任務。當然,首先筆者會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和在數學試卷上的解答情況,并會依據學生的這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優等、中等和有潛力這三個層次。在課堂上,依據所教學的內容,筆者會向學生布置三個難度層次的知識學習任務,并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任務,進行知識的學習。當然,筆者也會鼓勵學生在完成了屬于自己所在層次的任務后,向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沖刺。這樣的分層設計任務的教學形式,使得學生能夠接收到符合自身學習水平的教學形式,能夠促使自身集中注意力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讓自身的知識學習效果獲得了發展和提升,筆者也因此順利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綜上,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任務型教學法,從課上布置任務、設計任務情境和分層設計任務這三個方面出發,展開任務型教學法,促使學生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積極學習,讓學生能夠取得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使得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夠因此獲得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狄霜梅.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0).
[2]楊海紅.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
(福建省福州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