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芃生
摘 要: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證明,實驗逐漸成為物理學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對于物理知識的建構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會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因此,本文將著眼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具體闡述如何有效組織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優化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落實素質教育基本要求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而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審視長期以來的初中物理課程,可以發現很多教師過于關注學生對結論性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對于知識的獲取過程則是有所忽視的。毋庸置疑,這種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建構的全過程當中。基于此,物理實驗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物理實驗的有效開展,不但可以為學生理解物理概念與原理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使學生初步了解物理課程的思想方法與研究方法。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組織策略,并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對教學過程加以優化。這樣一來,有利于為學生物理素養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實驗熱情
從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來看,很多知識內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學生來說,如果直接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那么這種學習過程是比較枯燥的。教師應該明白,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實驗教學當中是極為重要的。只有具有強烈的學習熱情,才能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與持續進步提供驅動力。因此,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理知識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課堂情境。這樣一來,有利于增強實驗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為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契機。
以《壓強》為例,這節課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壓強的基本內涵以及壓強的計算公式,了解如何減小或者增大壓強。從過程與方法目標來看,實驗是學習本節課知識的有效渠道。為了激發學生的實驗熱情,我沒有直接進行新知識的導入,而是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場景創設了教學情境。首先,我出示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兩個體重與身高大致相同的人一起站在一片雪地上。其中一個人踩著滑雪板穩穩站在雪面上,而另一個穿著自己鞋子的人卻陷入了雪里。結合直觀觀察與自身的認知經驗,學生馬上判斷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腳下踩的東西不同。接著,我根據學生的思考進行了追問:“為什么滑雪板和普通的鞋子有這樣大的差異?為什么蚊子的口器很容易就能刺入人體的皮膚?為什么體型很大的駱駝不會陷入沙子當中?”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意愿。接著,我順勢引出了本節課的課題——壓強。相對于平鋪直敘的導入方式,這樣的流程不但可以優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能夠使課題的引入過程更加自然。由此可見,在物理實驗教學當中,利用恰當的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是極為必要的。
二、尊重學生主體,組織自主實驗
在新課改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逐漸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需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同時,在實驗活動當中,也應該改變單一的演示性實驗活動,而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此,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能夠充分展開思考,并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動手操作當中。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更加完整地經歷實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并使其取得事半功倍的實驗效果。
以《伏安法測電阻》為例,在學生了解了相關的基礎知識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實驗。在本次實驗活動中,我首先提供了滑動變阻器、電池組、電流表、電壓表、待測電阻、開關等實驗所需器材。學生在明確實驗原理之后進行了猜想,并自主設計和實施了實驗方案。通過觀察,我發現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大致是相同的。完成基本的實驗步驟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交流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出示了各自的實驗結論,并就一些重要的環節和問題進行了探討。如:學生討論了滑動變阻器在這個實驗當中的作用,并探討了測量結果偏小的原因。最終,通過動手操作以及不斷的思考,學生得出了較為準確的實驗結論。相對于教師直接講授知識結論,自主探究也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引導實驗改進,激發創新意識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因此,完成常規實驗任務并不是實驗活動的結束。結合基礎實驗內容,可以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改進活動。通過有效的實驗改進,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多角度的思考中鍛煉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優化實驗方案,使實驗的操作過程更加簡便,并使實驗效率得以提升。
如: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初中階段一個十分重要的實驗活動。在常規的實驗活動中,使用的器材主要是斜面和小車。學生發現,在實驗過程中,有時小車從斜面滑落時會出現偏離軌道的情況,導致小車無法撞到木塊,從而無法得出準確的實驗結論。經過思考,學生對實驗器材進行了改進。如:有學生用窗簾軌道代替了斜面,并用鋼球代替了小車,從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實驗效果。而通過實驗改進環節,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實驗是初中物理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物理學習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良好的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和感性的認知。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并且要設計更具實用價值的實驗教學組織策略,從而逐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瞿正權.淺談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下),2019,(4):239.
[2]皮玉杰.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9,(8):200-201.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