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波
摘要:在幼兒園班級管理當中,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實踐與探索,認為教師只有一顆善于觀察的心,有一顆換位思考的心,并能有一顆無話不談的心,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對此本文結合教育實踐進行了分析與探討,為幼兒園班級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有效性;提高
在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善于觀察并因材施教;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學會換位思考,用我們的真誠和熱心,換來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在與同事共同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做到敞開心扉,用一顆無話不談的心來影響自己的同事,進而有效地解決了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困難,提高了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對此本文將結合教育實踐進行分析與探討,為教育同仁開展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學會觀察,對幼兒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對幼兒個體差異的一種尊重,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堅持《指南》精神和《綱要》的精神,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為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根據他們的發展水平和性格特點制定與他們的需求相適宜的教育方案,從而實現因材施教,最終有效地提高常規教育的效果。
例如,以生氣這個事情為例,每一個孩子生氣的背后,原因都各不相同。教師應該在進行教育之前,認真地觀察幼兒的語言和行為,以及其他各個方面。有時幼兒生氣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有時他們生氣是因為小伙伴兒搶走了他們的玩具;有時他們生氣是因為想要得到教師的關注;等等。如果教師在還沒有了解清楚而生氣的原因的情況下就對他們進行懲罰教育或者是批評教育,往往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會給他們留下陰影,教育效果當然不會好。所以在教師進行常規教育之前,應該認真觀察,真正的了解每一名幼兒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實施教育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總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我們在對每一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時,都應該因材施教,都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常規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它能夠發揮常規教育的作用。
二、在家園共育中,做到換位思考
在班級常規管理的過程當中,我們認為做好家長工作是重中之重。因為如果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幼兒園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那么就會取得很好的成功教育效果;如果家長不能有效地支持和配合幼兒園的工作,那么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就會受到影響,無法使我們的常規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例如,為了和家長進行無障礙的溝通,以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我們常常堅持換位思考的原則,用真誠和熱情來換取家長的信任支持和理解。每次在與家長進行溝通之前,我們都會設想,如果我是孩子的媽媽,我最想了解哪些內容,從而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可以能夠更加有效地傳遞信息,為他們提供育兒的知識和理念。又如我們在班級的網站或者是微信群中,發放一些信息時,應該堅持換位思考的原則,把每一名幼兒的情況都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分享給家長,這樣也有利于家長配合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總之,在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中,家園共育是一條重要的途徑,能夠有效提高,那就管理的質量。尤其是常規教育方面,教育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我們在創設家長園地,開展家園互動工作方面,一定要通過換位思考,了解家長的需求,然后有效地開展家園共育工作為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立體化的教育環境。
三、建立同事關系,做到無話不談
每個班級都會有2~3個老師進行相互配合。那么,為了有效地開展班級常規教育管理工作,每一位老師都要走進班級這個小集體,用心與每一位同事今天認真地交流和溝通,在相互配合和支持中,管理好班級,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溝通,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它能夠幫助教師之間,打開許多工作上的結,解開許多工作中的困惑,在教師教師之間溝通時,大家應該無話不談,真正的敞開心扉。
例如,有的保育人員在一段時間內感覺到,午餐活動變得特別的混亂,那么,班主任老師就應該積極、主動地把配班老師和保育員、都叫在一起,大家靜下心來,暢所欲言,把工作中出現的每一個小細節,每一個不順手的地方都講一講,通過群策群力,大家互相幫助,找了一個具體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在此基礎上,保育員的午餐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順手了,孩子們聒噪的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又如在活動區環境創設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發揮集體的智慧,每個教師都要貢獻自己的想法,由于大家的全力配合,使環境布局更加地科學合理,而且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打造出最有價值的區域游戲環境。所以,我們看到了,溝通出效果,溝通出成績,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敞開心扉,不斷地溝通想法。新時期我們堅持保教結合的理念,所以就必須通過相互的溝通,分享彼此的經驗。
例如,在活動中,班主任老師需要了解,孩子們在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的情緒表現等情況,那么保育老師和配班老師,就應該積極的分享自己的經驗,讓班主任老師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組織與開展活動時,就會增加一份自信,更加地篤定。同時通過大家分享經驗,也會為每一個人都注入新鮮的思想,而且會迸發出新的想法。
總之,在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中,為了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我們必須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為和表現,做到因材施教,在家園共育工作中一定要堅持換位思考的原則,用真誠和熱情,換來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與同事工作的過程當中,應該敞開心扉,加強溝通和交流,共同努力,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玉潔,何京玉.U-K駐園模式下基于案例的混合教學探索——以教育碩士課程《幼兒園班級管理》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8(12):129-135.
[2]徐丹丹.戶外涂鴉區幼兒繪畫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49.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中心幼兒園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