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慕瑩
摘要:現如今,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實施正如火如荼,教育教學因此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弊端在這種形勢下變得更加凸顯,不僅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能力的培養,甚至還會影響教學實效的提升和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所以多元化教學策略的運用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任務驅動、情境創設、活動探究三個維度出發,系統地分析多元化策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基本路徑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多元化策略;初中化學教學;運用
化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教學行為和方式,調整課堂教學的結構、策略和體系,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的地位和狀態中解放出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并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多元化策略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和不足,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教學的實效。所以,每個初中化學教師都應當樹立科學的觀念,徹底地從過去應試教育等落后思想中轉變出來,結合現實學情去推進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多元化策略得到巧妙地實施,滿足學生的多樣需求,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運用任務驅動策略
任務驅動是應用廣泛的教學策略之一,是伴隨課堂教學始終的教學思想與教學實踐。任務驅動教學策略是基礎知識和核心素養之間的橋梁,是現在的教學基礎走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道路之一。所以,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增進對化學學科的深入理解,深入全面分析化學教材,解讀化學課標,挖掘教學內容的素養內涵,設計層級遞進的學習任務,并通過巧妙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呈現和展示,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自由發揮空間,促使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化學方法和化學思維,獨立思考,完成任務,促進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拔高。
例如,在教授《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時,本節課程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所以,筆者設置了課堂提問環節。上課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們對本節課程的內容展開學習,讓學生們了解本節課程的學習目標,隨后,筆者再根據本節課程的學習目標制定探究任務,通過任務驅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出問題后,筆者給予學生們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們有機會參與課堂思考,鍛煉學生們的思考能力。這樣,筆者通過運用任務驅動策略,啟發了學生的學習思維。
二、運用情境創設策略
情境創設能夠豐富學生實際的體驗,縮短學生與知識的距離,有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即從理論到實踐又回到理論的過程,所以生活情境的創設非常必要。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挖掘生活案例以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實際生活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化學,把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化學聯系起來,運用化學知識解釋化學現象,同時能夠讓化學回歸生活,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現象,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化學實踐課程和化學課堂中,并通過現象理解其中的本質,深化知識結構。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常見的鹽》時,本節課程的內容與我們生活緊密貼合,根據這一特點,筆者融入了生活元素展開教學。上課后,筆者先以常見的食用鹽進行分析,讓學生們了解化學與生活的聯系,通過將化學與生活進行融合,學生們了解到了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和用途,同時也體會到了化學知識來源與生活。隨后,筆者又以生活中的制鹽方法進行介紹,增強學生們對本節課程的知識理解。這樣,筆者通過運用情境創設策略,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運用活動探究策略
活動探究就是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老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活動中學習理論知識,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注重開展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賦予課堂更多生機與活力,也更加富有創造性。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使學生既學習了概念知識,又操作了實驗的每個環節,夯實了必備化學知識與技能。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和開展游戲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主動且全面的參與,使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來學習化學知識、方法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的制取》時,本節課程的內容主要以實驗探究為主,課程開始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們來到實驗室,熟悉實驗所需的道具、材料,同時向學生們介紹實驗流程。隨后,筆者再給予學生們獨立設計實驗的空間,根據學生們設計好的實驗方案,筆者再組織學生們展開實踐操作。在實驗過程中,筆者會參與指導,觀察學生們的實驗方法,同時引導學生們記錄好實驗數據。這樣,筆者通過開展課堂實驗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總而言之,多元化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同時也是促進教學實效提升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作為合格且優秀的教師,我們必須要充分地認識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承擔的職責和使命,保證教學的態度、思想和觀念,時刻關注教育教學的發展和變化,結合學科特性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狀況來展開積極探索,讓任務驅動、情境創設、活動探究等創新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巧妙地實施和運用,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教學實效的同時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曉芳.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1):291-292.
[2]紀艷芳.新課改下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127+129.
[3]萬承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3):244.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四中學 云南 文山 66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