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很重要的。針對這種教學要求,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教學需求,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科學地進行教學實踐,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學科教育的目標已經從傳統教育觀念中單純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轉向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提高課堂效率可以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诖耍诂F代教育中,如果教師遵循傳統的單一講課教學,將講課教材的內容單獨設置,不僅會限制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數學興趣學習。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積極探索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途徑。本文通過具體的教學實例,深入分析了多種教學方式的實踐。
一、科學創造生活情境,正確引導學生學習
情境創設是現階段教育過程中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策略。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教師通過情境的創建,新穎生動地表現文字知識,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根據學生這一思維認知特點,教師為學生創造趣味性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厭學走向樂學,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興趣,這對促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可持續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性質》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挖掘其中的生活因素,使數學課程教學內容更接近生活。具體來說,在課前預習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周邊的超市、百貨商店觀察,看不同商品的標價,并進行記錄和總結,在課堂上進行收集內容的展示。在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發現后,教師可以創造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物品的價格常常是有整數和小數?除了這些零頭,商品的價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商品價格波動有哪些共同特點?在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思考討論相關問題,在討論交流后積極發言,參加課堂活動。通過這一教學方式運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有助于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好學。
二、運用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實踐教學法的優點是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索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真正運用個人的多種感受,分析判斷實踐現象,增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發展背景下,不僅僅是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這一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師就不能一味的運用傳統教學方式,而是應學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實際,積極開展實踐教學,以促使課程教學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教授《圓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程內容時,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得學生產生參與的實感,教師就可以采用實踐教育法,來教授這部分內容,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內容。在具體的教育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導入部分,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搜集生活中有關圓的運用,或是展示學生常見和不常見的圓形物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例觀察,對“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獲得一定的了解。在學生對課程內容獲得基礎了解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活動實踐,給學生準備不同大小的圓形紙片,讓學生用手中的量尺、剪刀等,對這些的圓形紙片進行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引出以下任務:探究不同圓形的直徑、半徑;其直徑和半徑有何關系?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同一個圓的直徑相等?讓學生結合定義和具體的操作實踐,了解到:“在畫圓的過程中,兩者的距離保持不變,即圓的半徑相等。又因為圓的半徑的二倍,等于圓的直徑,即,可以知道圓的直徑相等”這一認識。采用實踐教學法,教師在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的同時,也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積極組織合作學習,加深學生知識掌握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讓學生分組學習,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尤其是素質教育深化發展背景下,倡導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诖耍陂_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積極鼓勵學生在數學知識的討論和探索中相互幫助,以此來有效促進學生的積極學習,實現班級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圓柱》這一課程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小組合作教學,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面積計算方法,合理分組探究活動,推導出圓柱的面積計算公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將不同圓柱的紙模分發給學生,給學生剪刀、量尺和膠帶等工具,讓小組學生合作探究、分析,組內學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結論,同時重視聽取他人的意見。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在分析問題時加深自己的知識掌握。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課程教育改革,仍然是教師需要關注和探索的重要課題。教師要與時俱進,圍繞學生的發展,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
參考文獻:
[1]張蘇良.小學數學生生課堂有效教學的問題及策略[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12):62.
[2]湯華鋒.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家長,2019(25):67-70.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馬集小學 4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