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惠萍
摘要:伴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出了新的教學要求,而課堂提問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其有效策略更是變成了越來越多教師的追求目標。筆者在本文主要從“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精度”、“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坡度”以及“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角度”這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精湛的藝術,其數量不再多而在于精,粗爛而廣泛的課堂提問反而會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上,部分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提問仍然存在著效率不高、形式單調、范圍較小等問題,甚至是忽視了學生本身的數學學習能力,毫無疑問,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運用一些提問技巧,讓這個環節變得更加有效,最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
一、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精度
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主要功能就是向學生傳授更多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數學能力,這也就要求教師需要對課堂提問這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其能夠發揮出本身的教學價值。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精度。教師所提出的語文問題要在于精,針對數學知識的關鍵點進行設計,避免隨心所欲的向學生提出問題,這樣這會讓學生脫口而答或者是無從下手,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沒有實際性幫助。
比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本學期南洋小學少先隊要求每班推薦一名美德少年。六(1)班有四位候選人,經過投票選舉,一人只能投一票,結果如下,出示條形統計圖。四位同學的得票數分別是16、8、4、4。說一說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統計圖?那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我們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呢?結果誰評上了?”由此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作為課堂導入。其次,教師可以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統計的知識,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圖一扇形統計圖。什么樣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由此帶領學生初次感知扇形統計圖,揭示課題。最后,教師可以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把上面的條形統計圖,畫成扇形統計圖,是下面3幅中的哪一幅呢?奇怪的是這扇形統計圖上都沒有數據,你們怎么判斷呢?”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引出問題矛盾,滲透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進一步為本節課的重點打下基礎。
二、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坡度
要想進一步推動課堂提問的順利開展,對于數學問題難度的設置,教師更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必須充分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坡度,從簡單到復雜,從淺層到深層,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教師在設計的時候需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必須符合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否則將會打擊學生的數學自信;第二,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否則將會拉大學生之間的數學差距。
比如,在學習“圓錐的體積”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數學基礎入手:“圓柱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由此引導學生說出:圓柱體積=底面積X高。這時候,教師可以再次追問:“想想,我們是如何推導出圓柱體積公式的?”引領學生回顧之前的學習過程。其次,教師再出示一個圓錐形物體,指名說說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并且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知道了它的特征。你還想學習圓錐的哪些內容?許多同學想到了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圓錐的表面積比較復雜,以后再去研究。關于圓雛的體積,應如何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由此引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
三、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角度
每個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數學知識也是同理。若是教師能夠從學生所感興趣的角度入手,那么,相信學生的數學學習將會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把握課堂提問的角度,對癥下藥,以此來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其作為課堂提問的切入點,激發出學生的數學探究欲望,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得到很好的調動,最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學習“正比例和反比例”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用比的知識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比和分數、除法有什么聯系?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簡比?請你舉例說明。”讓學生通過舉例說明自己的理解。其次,教師可以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比和分數、除法有什么聯系呢?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律有什么聯系?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簡比?求比值和化簡比的依據和結果有什么不同?”由此來讓學生之間進行有關于這些問題的交流,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梳理。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已經變得尤為重要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數學教材和學生個體,設計出更加科學的課堂提問,讓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良好、更加活躍,最終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和富.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7(12):80.
[2]何麗娟.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和追問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36):202-203.
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涇興小學 寧夏 靈武 7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