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艷玲
摘要:傳統節日具有深刻的民族內涵,因此將其融入到幼兒教育中能夠更好地促使幼兒在多元化的節日氛圍以及習俗中深化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感知,進而為培養幼兒的民族意識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將基于傳統節日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融入路徑的探究。
關鍵詞:傳統節日;幼兒教育;民族意識;德育
1 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將其融入到幼兒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為其提供精神引領,幼兒教師在利用傳統節日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秀傳統節日中蘊含的精髓傳達給幼兒,進而促使幼兒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知傳統節日的魅力,進而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奠定良好基礎。
2 傳統節日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傳統節日提升德育的價值
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的背景下,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日益頻繁,現代幼兒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學習國內外的文化,由此將使其文化認知存在一定的繁雜性,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節日融入到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讓幼兒意識到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并在日常生活中將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品質落實到為人處世匯總,進而為繼承中華優良的傳統節日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將傳統節日容到教育工作中,也能夠使得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知傳統節日的魅力,進而為提升幼兒的人文素養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奠定良好基礎。
2.2 有利于對傳統節日的繼承和發揚
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華民族形成了眾多珍貴的文化寶藏,因此,在當前各國文化交融的趨勢下,將優秀傳統節日融入到小學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傳達歷史文化的深層內涵,以此引領幼兒感知傳統節日帶來的思想領悟,進而為提升幼兒整體的思想素質水平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國外逐漸推崇茶道文化的時代潮流下,幼兒更需要承擔起繼承中國傳統節日的責任,增強民族文化的良好認同,為他們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我們都知道,傳統節日更注重和諧、淡雅的風趣,因此,在現代浮躁的社會背景下,將優秀民族文化融入到德育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防止幼兒自私自利、人文主義的產生,從而為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幼兒作為推動祖國發展的新一代,更需要在思想觀念上培養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從而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3 傳統節日在幼兒教育有效滲透與傳承策略
3.1 以傳統節日融入到區域活動展開教育
區域活動實際上是圍繞主題活動開展的,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合適的實際為幼兒創設傳統節日的主題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在區域環境中投放大量的支架材料,引導幼兒能夠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感知傳統節日的魅力,進而為推進傳統節日的繼承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以“培養幼兒尊老品質”的主題活動中,可以設計《我是尊老的好寶寶》區域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尊老、敬老的品質
(2)從實踐中獲得感悟。
(3)讓幼兒了解重陽節的由來以及內涵。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做好《感恩的心》手語節目彩排,帶上水果以及幼兒自行準備的禮物。
活動過程:
(1)融入實際場景。
①在重陽節的節日氛圍下,幼兒教師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基礎上帶領幼兒進入敬老院。
師:同學們,今天是九月九重陽節,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敬老院,里面有很多的爺爺奶奶,今天就讓我們為爺爺奶奶帶來歡樂好不好?
②帶領幼兒進入敬老院,并做好相應的介紹以及節目準備工作。
(2)《感恩的心》節目開始。
師:之前老師教小朋友一支手語舞,小朋友們還記得嗎?今天我們表演給爺爺奶奶看好不好?
①教師播放《感恩的心》音樂,并準備花瓣。
②教師在幼兒的最前方做好動作示范,帶領幼兒進行舞蹈表演。
③音樂結束,教師將準備好的花瓣灑向天空。
(3)開展感恩活動。
①有的幼兒為爺爺奶奶表演“兩只老虎”的節目;有的幼兒在為爺爺奶奶捶背;有的幼兒將橘子剝給爺爺奶奶。
②在活動即將結束面臨臨別之際,幼兒將自己準備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并進行擁抱和拍照,主題活動在依依不舍中結束。
通過主題活動的融入,使得幼兒能夠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知中華傳統美德,同時為構建良好的傳統節日認知奠定良好基礎。
3.2 豐富游戲內容,發揮傳統節日的價值
通過游戲,讓其由獨立的個體轉變成為一個相互合作的群體,增強其交往能力的同時也學會進行思考,使其合作思維得到初步的開發以及進行一定程度的社會性學習。中國傳統節日具有多種多樣的習俗,例如元宵節吃湯圓 、猜燈謎等,因此在傳統節日滲透于幼兒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其通過游戲的方式展現出來,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促使幼兒能夠在就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熟知不同習俗對應的節日特征。游戲活動實際上也符合幼兒的成長天性,使其在玩的過程中領略更多的知識技能。幼兒教師就需要將中國傳統節日滲透到實際的游戲中,進而引導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傳統節日的深層內涵。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組織開展舞龍舞獅、丟手絹、城門幾丈高等獨具特色的民間游戲,同時將其中廣為流傳的民謠、詩詞進行引入學習,進而為促進幼兒感知傳統文化的習俗奠定良好基礎。
3.3 有效利用傳統節日,促使幼兒產生文化認同感
傳統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因而在幼兒教育工作過程中就需要引導幼兒識記傳統節日期間所發生的節日活動以及紀念形式,以此更好地培養其家國情懷。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在重陽節期間帶領幼兒走進敬老院,引導其形成尊老敬老的意識,同時也能夠對重陽節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而對于中秋節,幼兒教師可以通知家長在中秋節的夜晚帶領幼兒進行賞月,還可以向幼兒介紹嫦娥奔月的故事,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對其他傳統節日進行深入了解。由此一來,幼兒不僅體會到傳統節日的趣味,還受到了傳統節日的熏陶。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華傳統節日對現代教育事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在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引領作用,引導幼兒在多元化的文化體系中樹立文化自覺自信,同時使其樹立繼承弘揚傳統節日的意識,成為推動民族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袁金艷. 探析在小學德育中滲透優秀傳統節日的意義及策略[J]. 教育觀察,2017,6(20):19+33.
[2]邱凱祥.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優秀傳統節日的實踐研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9,34(01):34-36.
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人和街道中心幼兒園 2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