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彩芳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標準不斷變革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活動設計的靈活性以及趣味性也需要得到相應的增強,由此更好地激發參與外語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在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得英語課程設置環節得到優化,因此本文將基于譯林版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對其優化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譯林版;教學活動
引言:
在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在小學英語聽說讀寫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不斷轉變傳統單一的授課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的學習興趣,為強化學生的外語學習能力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將對譯林版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優化策略進行探究:
一、利用微課輔導學生課前預習
課堂預習是提高后續英語學習質量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堂的形式將所學內容傳遞到學習平臺上,進而在學生自主查閱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新課程教學目標的認識,并在微課堂預習中建立基礎知識結構,從而為后續英語寫作的學習奠定基礎。為提高線上與線下混合教學的效果,一般要求教師對課程資源進行篩選與準備,并根據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資源集中整合,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例如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1《I like dogs》一課教學時,在對Story time這一環節進行設計、構思時,英語教師可以在微課錄制的開始設計可愛的小人兒的動畫效果,而后將故事發生的情景展現出來,進而引出教材中的小動物們,期間還需要在活潑生動的視頻中向學生提前教授新單詞的發音技巧以及對應的中文含義,以此更好地提升預習的目的性。其次,教師還需要通過微課的學習記錄,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基于學生產生的英語文章理解問題進行及時解答,由此為后續的深入學習提供知識儲備以及素材準備。
二、游戲融入教學活動設計
(一)利用互動類游戲實施教學
互動游戲可以較好地提高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肢體的表達,可以增強游戲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者,需要積極參與到詞匯學習環境中,形成互動學習氛圍。在詞匯學習中,要以話題性興趣為基點,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表達能力。建立互動的教學環境,可以從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開始。例如在進行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5 《Look at me!》一單元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向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學生說出相對應的英語單詞如"ear"、"nose"以及"arm"等,進而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同時也能夠降低英語詞匯教學單一及枯燥性。再例如當教師說出兩個英語數字相加等于多少時,讓小學生自行組成小組,當小組人數與計算結果對應時,就需要淘汰出局,留到最后的小學生將獲得獎勵,這種方式不僅能強化學生在計算上的速度,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得到整體素質的提升,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利用角色扮演類游戲實施教學
課堂教學中,角色扮演就是創建相應的場景,讓學生模擬場景人物來完成各種任務。為了更好地糾正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教師應該選擇一些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交際片段進行角色游戲,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再現、模仿表演游戲等方法,使小學生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思考,從而提高他們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三年級第一課《Hello!》的學習上,教師讓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可以讓小學生將日常的禮貌用語如"Nice to meet you!"以及"see you!"等基于情境表達出來,以此提升對英語詞匯含義的理解。通過將英語知識融入到角色游戲中,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反應理解能力,進而更好地提升小學生對英語知識內化理解的能力。
三、創建語音學習情境
對小學英語的發音進行規范引導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提升交流過程的順暢性,因此小學英語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建多元化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提升整體的語音技巧。語音學習情境創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英語教師可以將生活情境融入到小學英語語音教學過程中,例如在“On the farm”的課堂教學,其教學目標是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對“Whats this?Its a cat/pig/dog/horse”表達方式進行應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計“猜謎環節”的游戲融入,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聲音的辨別猜出小動物,期間教師需要將“Whats this?”融入到互動對話情境中,促使學生能夠在頻繁聆聽的過程中深化對英語語句的感知,同時也能夠促使其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對動物名詞的印象。
教師和小學生一起設計多樣的語音訓練場景,讓小學生克服心理因素的影響,大膽開口說英語。小學生利用模仿跟讀各種英語的音頻、視頻資料中話劇類型的情節,逐步增強英語語音能力。英語趣配音成為眼下流行的學習活動。重新組合的語音練習活動,讓小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英語口語的語言魅力,真實感受英語運用的語言效果。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要在培養小學生語音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小學生的英語語感、英語意識,教師巧用多維的信息技術,讓小學生真正“能說、敢說、會說、能說”英語。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效果,就需要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明確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自主性,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間,促使其能夠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強化對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以此為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效果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胡萌萌.基于課堂游戲的小學英語教學優化策略微探[J].華夏教師,2020(31):62-63.
[2]朱敏.譯林版小學英語教學案例設計與點評[J].校園英語,2020(17):76-77.
江蘇省溧陽市中關村實驗小學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