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曼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注重展開關于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活動,能夠實現在這一關鍵階段通過采用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初中生逐漸從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提高自身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是核心素養引導下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安排。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探究
引言:
注重采取有效教育策略引導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活動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興趣的內驅力下展開關于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的學習,促使其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而不斷提高初中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并為其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注重采用引導的方式
初中階段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強調“自主”二字,而在這一關鍵階段,促使其通過掌握一定能力與方法,進而能夠自發地進行相關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將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引入到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中,使初中生在課堂學習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而不斷培養自身主動探究能力,在掌握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夠使其形成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而在這一階段,初中語文教師肩負著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以及如何真正實現通過正確學習方式使自主探究學習的效率達到最佳的責任。進而幫助初中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獲得語文學科能力的提高。
采用引導啟發的方法,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怎么做,也符合當前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對于培養人才的需求。并且采用引導的方式,學生從中不斷學習進而掌握相關能力,能夠使其體驗通過自身能力解決問題的情況,進而能夠不斷提高學習自信心,幫助其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采取引導式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可以通過首先向其提出問題的方式,使其對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產生興趣。而在這一階段,初中生以掌握尋找答案以及尋找學習資料的各種手段,基于這一特點,初中生能夠在這一方式的引導下,進一步豐富信息檢索的方式以及鍛煉自身組織知識的能力,使其能夠不斷提高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科綜合素質。
二、創設適當情境,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能夠使初中生關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得到有效提高,進而促使其基于興趣這一內驅力去展開對語文學科知識的相關學習,這有利于其不斷從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鍛煉自身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促使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在課堂上采取豐富的教學措施,基于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年齡特征,通過大量的情境信息資源支持,促使其在濃厚的課堂氛圍中實現有效的自主探究學習,幫助其通過現有資源去掌握未知的知識。并且情境教學是構建主義理論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提供直觀的形象刺激,符合初中這一年齡階段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的需求,并且能夠使其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通過直觀抽象的素材與自身的思辨能力進行有機結合,能夠促使初中生對問題的認識從表面深入到內在本質。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構建情境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多媒體手段。例如實物、圖片、視頻等。通過豐富的資源來搭建相關情境,促使其在情境活動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為其主動探究學習提供動力。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關于第一單元《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時的講解中,相關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或視頻資料,進而使其在對文章內容有大概了解的情況下展開閱讀,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更高效的閱讀學習體驗,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使課堂能夠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發揮重要作用。
三、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方法指導
初中語文教師在這一階段組織和構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其方法的指導與糾正,使其不僅擁有機會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不斷培養,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掌握正確且科學的方法,使學習探究的效率不斷提高,進而進一步提高其學習自信心,并且增強初中生關于語文學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語文教師在進行方法指導的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學會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即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進而提高閱讀效率。通過快速閱讀,抓住文章中心思想,并且在課堂上展開相關學習活動,注重在這一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指導和訓練,使其不斷養成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關于第三單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相關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其圈畫地點切換的關鍵字,促使其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進而在這一過程中養成學會勾劃關鍵詞的良好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在往后的學習中通過有效的學習方式,收獲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通過上述方式,引導學生在語文的學習活動中獲得良好的信息獲取和整理能力,使其語文綜合能力不斷提高,進而學會利用語言文字信息完成自身學習目標,促使閱讀過程轉變成一個對知識的不斷深化以及能力的不斷提高的過程。這一方式的幫助下,課堂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不斷提高。
四、搭建平臺,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閱讀活動實際是通過與作者的對話達到作者思想與自我的雙重發現,進而實現知識的傳遞與精神的共鳴,使讀者感受文章的內在本質,進而獲得知識的更高層次的內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注重利用閱讀這一平臺,促使學生學會搭建與自我對話的平臺,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類比聯想,進而得到思想感情的升華與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自我對話,使其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自我教育達到良好效果,并且也能夠促使其不斷從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應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在初中階段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得到更多鍛煉,并且對語文學科有更深刻的體驗與認識,并且能夠從中鞏固知識、熟練地運用知識,在自主探究模式的初中語文課堂中不斷成長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拓. 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0.
[2] 楊濤.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方式改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3]黃帆.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科書文言文注釋編寫及使用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20.
[4]朱慧姝. 合作探究學習在初中說明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
[5]姜園園. 統編本初中語文孝文化教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振能學校 5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