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貞
摘要:隨著近年來對于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與不斷深入,高中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方案的方案方法也越發豐富,給我們越來越多可以借鑒學習的案例。高考對于廣大學生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高中階段所受的教育又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高考成績。高中語文作為高中教學的主要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高考最終成績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延伸教學深度,使學生學習語文課堂所學知識的同時對于語文典故理解和掌握,最后獲得優異的成績,這需要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本文現在就基于此情況對于教育人類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典故教學分析進行簡要探索與分析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育;高中語文;語文典故
引言:
近年來高中語文教育出現了教學方式方法的大變革,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逐漸豐富完善。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典故講解較少,部分老師往往一筆帶過甚至根本不會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對于典故僅停留在強加記憶的層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廣大一線語文教師也進行了積極探索。而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將語文典故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加強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使學生理解典故的出處和所代表的特殊寓意,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吸收理解課堂教學內容。
一、教育人類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典故教學現狀分析
典故,是中華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總結和精粹,對于把握歷史事件,回顧過去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而當前我國高中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廣大一線教師也積極拓寬教育思想,改進教育觀念,完善教育模式。與此同時,典故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卻沒有得到很好地實施,這也導致了學生對于高中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足,更有甚者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放棄了對于語文的學習,影響了高考的最終成績。因此,針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典故教學出現的種種問題,廣大語文教師需要改變落后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典故教學,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傳統文化傳承。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文典故教學技巧探討
(一)注重典故積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不少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都會不可避免的接觸語文典故,而大部分學生對于一些尤其的歷史故事和名人軼事顯示了不小的興趣。想要開展語文典故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典故的學習興趣。而想要激發學習興趣,典故積累是必不可少的過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安排中,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加強學生的典故積累。
例如,在每節課上課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對于所學內容典故或者名人的了解,分享自己的理解。比如,在講授“李廣難封”的典故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對于李廣難封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也可以分享衛青、霍去病等與李廣同朝代的將領,通過講解他們的事跡,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自主積累語文典故的學習習慣。
(二)合理延展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增強學生理解
由于高中語文知識點多,難點復雜且抽象,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較大的要求。因此,在語文教材中對于典故注釋存在適當刪減的狀況,而對于教師可以對于這部分典故進行設疑,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讓學生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記憶。
例如,老師在講授《阿房宮賦》相關內容時,由于此部分內容難點多,用典較多,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此,教師可以先講解語文教材中已有的典故,對于文章的寫作背景這一部分沒有詳細說明的地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會了解到杜牧的《阿房宮賦》寫于公元825年,而當時的杜牧年僅二十三歲。杜牧所處的時代是唐敬宗和唐穆宗時期,此時大唐政治極為腐敗,社會矛盾異常尖銳。面對嚴重的社會矛盾,統治者卻視而不見,大修土木。所以,《阿房宮賦》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勸誡統治者勵精圖治,不要荒淫無度。通過自主探索,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寫作背景的寫作目的,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對于《阿房宮賦》的理解。
(三)設置教學情境,進行科學引導
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以及學習習慣不同,每個學生對于語文典故的接受理解程度更是存在巨大差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廣大一線教師可以設置教學情境,對于不同學生進行科學引導。
例如,在教授王勃的《滕王閣序》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合作,以小組模式對于所學內容進行舞臺劇展示。而教師可以在學生合作過程中,進一步講解王勃所處的時代背景。王勃處在初唐時期,此時社會整體氛圍是積極向上,文人團體正在擺脫宮體詩的限制,進行詩詞創新,所以《滕王閣序》會氣勢磅礴。而當時王勃的仕途受到挫折,所以在文中會出現“李廣難封”和“馮唐易老”的典故。通過這種科學的引導,學生的展示就會更為全面,學生也能夠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經歷與作品風格,進而加深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和理解。
結束語
典故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對于文化傳承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只要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們共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典故的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杰. 教育人類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典故教學研究[D].集美大學,2020.
[2]陳巧芳.高中語文古詩文典故教學策略探賾[J].成才之路,2020(24):76-77.
[3]付怡菁. 人教版高中語文古詩文典故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9.
[4]劉潔. 《滕王閣序》的文本分析和教學研究[D].寧夏大學,2019.
河北孟村回民中學 0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