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碩光
摘 要:在高校課堂的指導下,語文教學在不斷鍛煉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更加自信,能夠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己,但是語文課堂的質量卻在逐步下降,語文課堂的質量現在逐漸變成了教師的軟肋。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質量;文本作用;文本價值;情感表達
在現在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在一步步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可以發現,現在的語文教學其實是嚴重脫離了文本的,也就是說在現在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部分教師欠缺一個非常嚴謹的意識。從而直接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面對學生千奇百怪的提問時會顯得手足無措。由此看來,語文教學現在需要增加的是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以及構建一個真正的語文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學生可以直接和作者進行溝通了解,作者在文本中寫下的情感。在這個世界中,學生可以自由地進行探索,能夠實現真正的自主學習。
一、重視文本的作用
在語文課堂上,之所以學生會提出奇奇怪怪的問題,是因為教師從根本上就脫離了文本,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本意識不到文本的作用,無法從文本中找到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感情,在這樣持久的語文課堂中,學生雖然看似思維十分活躍,但是他們表現出來的一定是真實的嗎?他們的思維真正活躍嗎?他們真正有在自主的探索課堂嗎?他們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嗎?
例如,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知識只是一個一知半解的狀態,同時他們雖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并不會向教師尋求幫助,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細致地閱讀文章中的每一個部分,領悟作者到底想要表達怎樣的情感。同時在遇到有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向教師尋求幫助。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并由學生自由發揮,不對學生加以管制,那么語文課堂質量終究是無法得到提升的。語文課堂雖然要求學生能夠發散自己的思維,但是真正的發散是有意義的,發散如果任由學生進行無效的發展,那么對于整個語文課堂來說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文本的閱讀中想要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那么首先需要提高閱讀經典文本的量,這個閱讀量并不僅僅是學生閱讀經典文本的數量,在閱讀經典文本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于知識有一個自己的總結,有自己的見解,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論,不能片面地進行閱讀。
二、發揮經典文本的價值
很多學生在閱讀到經典文本的時候會感到枯燥乏味,但是經典文本之所以被稱作是經典文本,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價值。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只會橫向閱讀,只擁有片面的感覺,只閱讀文本上的字面意思,但經典文本并不應該這樣去閱讀,學生應該縱向閱讀,也就是深入思考文本的意思。
例如,很多學生之所以會覺得經典文本枯燥無聊,那是因為教師沒有提供給學生閱讀文本的方法,沒有為學生建立一個經典文本的概念。導致學生一步步地認為經典文本就是一些枯燥無聊的話術。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學生講解閱讀文本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經典文本的作用。其實學生在閱讀經典文本的時候,寫感悟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閱讀方法。對于某一段經典文本,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先將自己認為優秀的句子摘抄下來,進而描寫自己對于這段句子的看法。經典文本之所以被稱為經典,那是因為他們并不存在于現在的這個時代。經典文本往往都是過去累積的精華部分,所以在整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重要的歷史依據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為學生首先營造出一個閱讀經典文本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這個環境中切實體會到經典文本的作用。
三、重視文本中的情感表達
很多學生之所以到初中依舊對于學習沒有重大的突破,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學生無法掌握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價值。語文中的培養感情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學生積年累月地去完成,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結合文本創作的時代,讓學生對于文本產生一個情感共鳴,進而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例如,經典文本中的情感表達通常是非常復雜的,千人千面,需要學生自行判斷。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從經典文本中判斷出一種特別的情感,這些情感大多不是浮于表面的,需要學生針對自身對劇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在經典文本中,可能有對于人性的探討,也有可能探索為人處事的真理,但更加具體的就需要學生根據自己對于文本的理解來進行判斷總結。語文活動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沉浸式的語文活動,尤其會增加學生對于語文的判斷和總結。是提高語文素養的不二途徑。在《背景》一文中,父親為了兒子買橘子,從而穿過鐵路,違反了交通規則,當學生提出質疑的時候,教師又該如何作答,當愚公移山中學生認為破壞了生態環境之后,教師又該如何應對?應該怎樣才能給學生一個合理的解答。語文課本在闡述的過程中,教師又應該怎么做才能和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對話,能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文本中的情感?
總而言之,教師在對于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在這一時期,對于文本的接受能力和領悟能力來選擇適合學生的經典文本,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應該不斷探索尋找一條真正適合自己學習的道路。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打磨自己的語言,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用學生可以聽得懂的話,來進行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喜斌,王會娟.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教育教學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2]趙慧. 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6.
(廣西省梧州市藤縣塘步鎮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