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婧唐友名 王 平張 義
([1]廈門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福建·廈門 361024;[2]廈門理工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福建·廈門 361024)
2016年6月,中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第18個會員國,這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我國工程教育質量標準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隨著我國工程教育認證的持續開展,認證專業對于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與理解,逐漸從“形似”演變為“神似”。基于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持續改進是《華盛頓協議》框架下國際實質等效認證所倡導的理念之一,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內在源泉。在課程目標、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持續改進中,課程的持續改進是基礎。
廈門理工學院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宗旨,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形成了以人為本、科學高效的校院兩級管理體系,為穩定教學秩序、推進教學改革,為專業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能有效地支持專業畢業要求的達成。校院兩級管理機制,即校級宏觀監控與學院自我約束機制相結合的兩級教學管理模式。在學校層面,設有教務處和品質與規劃管理處,在學院層面,以主管教學副院長為首,由學院教學辦公室和各系主管教學副主任共同組成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團隊。
每個本科專業都有一個既定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且畢業要求必須有效地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而畢業要求的達成需由相關課程來支撐。《汽車創新設計與實踐》是車輛工程相關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的獨立實踐環節,該課程包括4個教學目標,分別對應于支撐畢業要求指標點。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輪式、履帶式汽車底盤的通用設計方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綜合運用機械、車輛設計課程和其它先修課程分析和解決車輛底盤設計問題的能力(支撐指標點A4-1);教學目標2: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理解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傳感器、控制電路板等的理論知識,掌握汽車底盤零部件的設計原理、方法,初步具備車輛底盤系統運動方案、傳動方案的設計能力(支撐指標點A4-2);教學目標3:學生掌握基本的程序編寫能力、電子電路知識、控制理論,運用標準、規范能力,培養學生就初步解決較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支撐指標點A4-2);教學目標4:通過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培養學生嚴謹的設計思維,數據引用有據,說明書書寫層次分明(支撐指標點A3-6)。
指標點A4-1:具有進行科學和工程中基本實驗的能力;指標點A4-2:具有制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采集數據及結果分析的能力;指標點A3-6:能夠用圖紙、報告或實物等形式,呈現設計成果。
該實習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涵蓋了機械、車輛構造、電子、傳感器、計算機軟硬件、控制和造型技術等眾多先進技術,教學方法是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的流程,學生自主完成結構設計、程序開發、外觀模型、電路板等,使學生能在“做中學、學中做”,經由模仿、改進、原創的漸進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計思維和工程實踐素養,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課程目標達成度初步設定為0.8,主要原因有:(1)這是一門主要以動手實操為主的考核課程;(2)考核方式采取分組考核,小組成員可以各自發揮每個人的特長,相對于專業理論課的難度會偏低,設定課程目標達成度為0.8具有較好的參考意義。因此,設定0.8為課程目標達成度比較合理。
課程目標1教學內容和知識點主要包括:機構認知與編程基礎,使學生了解機構運動特點和實際應用,加深對常見各類機構的基本類型和用途的理解;課程目標2教學內容和知識點主要包括:主控板、傳感器、伺服電機等控制基礎知識,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理解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傳感器、控制電路板等的理論知識,掌握汽車底盤零部件的設計原理、方法,初步具備車輛底盤系統運動方案、傳動方案的設計能力;課程目標3教學內容和知識點主要包括:機械抓與兩輪驅動小車的設計與制作、雙驅動底盤(輪式、履帶式)排爆車的結構設計與制作、全地形小車(輪式、履帶式)的結構設計和制作等,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程序編寫能力、電子電路知識、控制理論,運用標準、規范能力,培養學生就初步解決較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課程目標3教學內容和知識點主要包括:實習報告的撰寫,使學生通過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培養學生嚴謹的設計思維,數據引用有據,說明書書寫層次分明。
通過實習過程,對各考核項進行評分,結果如《畢業要求及其指標點與課程達成度(學習結果)評估表》所示。從評估表1中可以看出,各項二級指標點評分均高于0.82,達到要求(專業設定0.70為指標點達標值),總體結果較好。

表1:畢業要求指標點與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表(2019-2020學年2017級車輛2班)
參加本次汽車創新設計與實踐課程的學生共計45人(不包括缺緩考6人),被分成5大組10小組。從綜合成績總體分布情況來看,3個小組成績評為A;同學優秀有11人、良好有32人,中等有2人,班級的加權成績平均值為83分。
通過本次實習,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按照指導老師的要求規范有序的進行動手實踐,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現場詢問及資料檢索解決,實習之后能進行思考和總結。但是在動手過程中有個別學生存在懶散行為。
實習之前進行了現場動員大會,發放《實習報告書》和《實習指導書》,報告書中包括相關問題、技術測量和實習總結,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起到從理論學習、動手實踐中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效果。大多數學生,都帶著問題去實習,積極和指導老師等進行交流和溝通,請教,達到了實習的目的。
個別學生對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主動性和好學特質。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較差。還有實習報告內容馬虎,字跡潦草等等,光盤、程序等成果提交不及時。
通過以上反思,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將持續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加強特色案例、往屆優秀作品的展示和講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2)按時通過QQ、微信等通訊方式加強溝通交流,督促學生按照提交實習報告。
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是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的基礎,而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結果可用于指導相關課程的持續改進。通過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實踐不斷完善,才能在工程教育認證周期內持續不斷取得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實現工程教育認證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