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婧
摘要:就目前階段而言,我國大部分圖書館依舊沿用的是過去較為傳統的服務模式。但在數字文化背景之下,人們對于紙質圖書的閱讀需求正在日益減少,圖書館若想經受住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帶來的挑戰,就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優化出更具創新價值的數字化圖書館服務體系。對此,本文就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的圖書館創新服務展開淺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圖書館;創新服務;探討
一、公共數字文化及數字圖書館的具體含義與服務特色
事實上,關于公共數字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文化部在“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當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方針指出:“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是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當中頗為重要的一個組成,它可以融合信息化、數字化等網絡數據于一體,為廣大受眾提供一個全新的圖書閱讀陣地。這種全新的圖書文化體系,可以有效的消除數字障礙,利用各種新興的信息技術來拓展圖書資源的傳播范圍[1]。
從廣義范圍來看,所謂數字圖書館,其實就是指以新型現代化信息技術為載體,將所有有閱讀價值的語言、文圖、凸顯等數據以多媒體的方式來進行存儲、組織以及規劃化的壓縮處理,讓這些處理之后的信息與數字化的方式呈現給用戶[2]。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可以讓全國各地的用戶能夠通過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等第三方設備在家進行圖書的借閱與歸還,甚至還能衍生出更多的數字化服務模式。總體而言,數字圖書館是一個多元、開放并且數據嚴謹的巨型藏書資源庫。
二、當前圖書館服務模式當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根據親身實踐,在以本館為中心對周邊大大小小近20個圖書館(室)進行走訪,并且做了相對嚴謹的一個網絡數據調查。發現至少有一半的圖書館暫時還沒有實現數字資源的遠程訪問,特別是鄉鎮的圖書室。對此,如下將自身總結的關于基層圖書館的不足進行詳細分析。
其一,大部分圖書館的網絡環境、信息技術等方面都還不成熟,很多地區較為偏遠的基層圖書館甚至連網絡都還沒有普及。
其二,圖書館內的人力資源一直處于緊缺狀態。從事圖書館相關工作的人員不比其他行業,無論是工資收入、社會地位等方面來看,水平都不算高。而且,許多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其實本身的素質與業務技能也不算高,專業知識也較為單一。
其三,圖書館的建設經費不足。客觀來講,包含筆者所在的圖書館在內,全國各地其實有數量非常多的圖書館都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因為圖書館的經費大多都是由地方財政部門撥款,這部分經費大部分都已經用于人員工資、藏書訂購等方面。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圖書館的資源更新緩慢。
三、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圖書館的創新策略
(1)強化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相比過去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數字圖書館比較看重對于人的靈活控制性。對此,新時代的圖書館一定要將圖書館內的工作人員進行強化專業素養培訓,確保他們在工作當中能夠熟練的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等新技術來進行圖書資源的整理、搜集工作。而且,除了專業的工作技能培訓之外,還應該保證圖書館員應該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2)實現多元化的創新服務觀念
要讓館內的實體藏書與線上資源進行巧妙的整合,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針對館內某些比較重要的客戶施行“上門服務”。以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來看,大膽的建議各級圖書館可以為自己的圖書館開設時下非常流行的“抖音號”、“微信公眾號”等第三方媒體,在后臺聘請專業的程序員為圖書館構建“O2O”線上電子圖書館,同時利用“抖音”以及“微信”、“微博”等軟件來為圖書館做廣告推廣,進而幫助圖書資源實現虛擬與現實的一體化服務。
(3)與周邊地區建立圖書館聯盟
簡而言之,就是可以和周邊覆蓋范圍內的圖書館建成一個共享的互助型聯盟,從而實現彼此的資源共享。可以在所有的圖書館當中優選出一個實力比較雄厚的圖書館作為“領頭羊”,帶頭將國內外較為先進的圖書館信息技術引入。而且,用戶群體來看,大學生是全國各地閱讀圖書頗為廣泛的一個群體。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基礎實力較為薄弱的一些小型圖書館可以與當地的高校圖書館達成戰略性的同盟,大力為圖書館引入大學生客戶群體。
(4)加強對于數字化人才的培養
事實上,新時代的圖書館從業人員,要求其對數字化信息技術必須由更加精深的認識與掌控。只有緊跟時代步伐的綜合管理人才,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因此緣故,圖書館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力度培養自身館內的數字化專業性人才,要將圖書館內有潛力的年輕員工進行針對性的技術培養,不斷的加強他們對于數字化技術的熟練度。而且,還可以在社會招聘更多有專業技術的管理精英來輔助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重新構建根據吸引力的人才培養機制。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新時代確保數字圖書館的推廣與有效發展。
(5)完善圖書館的硬件設施,提高服務質量
眾所周知,在整個公共文化服務服務體系當中,數字圖書館要想在基層群眾當中發揮自己的積極影響作用,則一定要從自身的硬實力開始入手[4]。對此,相關財政部門可以適當的為當地圖書館增加一定的財政補給,確保圖書館的硬件設施可以滿足數字圖書館的各類需求,要確保圖書館內的各類資源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無論是實體藏書還是虛擬的電子資源,都必須定期的進行更新。與此同時,圖書館領導層也應該加大自身的創新服務體系的構建力度,要用新時代的數字服務思想來武裝自身,確保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可以順利的開展。
(6)打造更加人性化的閱讀交流平臺
簡單來說,就是要為圖書館的讀者打造一個可以自由交流的溝通平臺。此類平臺的打造。與此同時,此類交流平臺同時亦能讓消費者為圖書館提供有效的改善建議。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在網絡構建的用戶交流平臺,必須注意和諧掉一部分負能量的文字內容,要確保整個交流平臺的和諧與友善。
結語:
綜合以上文獻內容所述,不難發現在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為圖書館構建創新服務體系的重要價值。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一定會有更加高階的借閱體驗需求。為此,新時代的圖書館一定要加大力度構建更具創新理念的服務體系,不斷拓寬自己的業務范圍,豐富自身的服務手段,進而加強圖書館的數字化、信息化公共數字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韋楠華,吳高.主要發達國家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制度特點探討[J].現代情報,2018,38(6):53-61.
[2]李金花.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模式探究 ——以湖州師范學院圖書館實踐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11):89-92.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圖書館?福建?龍巖?3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