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醫療水平、醫療政策的逐步發展與完善,我國醫保參保人數逐年增多,這就給醫保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醫保檔案管理工作,已經成為醫保工作不容忽視的大問題,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形勢和問題入手,來探討如何加強醫保檔案管理工作。
關鍵詞:醫保;檔案管理;數字化;隊伍建設
一、醫保工作的現狀
醫療保險制度是我國最重要的保障制度之一,經過不斷的探索、改革與發展,已基本上完成了從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到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轉變。逐步建立了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為主體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特別是新一輪醫改過后,2018年,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面對如此巨大的參保人數,醫保工作不僅需要完善制度、提升服務,更應該關注參保人員的檔案管理問題,如何有效的對參保人員信息進行管理,是新形勢下醫保工作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醫保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意識不強。目前醫保工作,更側重于業務辦理,由于參保人數多,而工作人員相對較少,因此各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局將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到了業務辦理上,而對于參保人員的檔案管理沒有足夠的重視。雖然目前醫保檔案管理意識在逐步增強,但由于這一領域知識不夠系統,相應的制度也不完善,醫保工作人員也很難將檔案更加精細化、規范化。
2、管理方法傳統。目前,一些地區醫保檔案管理還是用傳統的分揀、整理、分類、儲存、日常維護保養等方法,全部過程都用人工操作,建立紙質版的檔案材料,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存在很多弊端,例如檔案室無法容納較多的紙質檔案、內容更新速度慢、不便保存與挪動。
3、管理人員不專業。在檔案管理方面,一般都是由醫保業務人員負責,沒有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這些就使得醫保檔案管理完全成為了業務流程的體現,而沒有形成專業、有效、便捷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各地各單位還沒有完全開展醫保檔案管理培訓工作,出去學習交流的機會不多,導致很多醫保檔案管理人員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管理水平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有所局限。
三、新形勢下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
1、提高認識,完善制度。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推進和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新形勢對醫保檔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基層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局,更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醫保工作的發展趨勢,提高規范檔案管理的意識。特別是從領導層面,更應根據基層的工作情況,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將管理方法、管理人員、管理流程進行明確規定,確保醫保檔案管理工作有章可遵、有規可循。
2、采用數字化一體化管理。正如很多部門的檔案管理工作一樣,醫保檔案管理最終的發展也是要實現數字一體化管理。利用計算機網絡,可以先將參保人的基本信息、繳費情況、消費情況等進行完整的錄入,并將這些信息按照檔案管理標準,進行分類、編目、建檔,為每一位參個人建立數字醫保檔案。同時,數字化管理還能夠與醫院、社區、藥店的治療、體檢、消費整合起來,為每一位參保對象提供一體化服務,這種“大數據”模式,能更準確、更全面的為參保人提供服務。最后,要建立健全查詢系統,所有資料檔案數字化后,還要開通便捷的查詢功能,讓參保對象隨時隨地就可以查詢到自己的檔案信息,當然更要加強保密性,檔案網絡化管理的弊端就是信息泄露風險大,因此在加強數據網絡一體化建設的同時,更要注意信息的保密性。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從事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多為醫保的業務人員,檔案管理方面知識缺乏。一方面應加強業務人員的檔案管理知識培訓,多一些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多引進先進的檔案管理知識,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醫保檔案管理專業性強、內容復雜,如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從事大量建檔、管理工作。因此,在隊伍建設方面,還應該選拔一批業務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人才。
在“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讓檔案管理工作變得更便捷、更專業。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也一樣,更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走數字化管理道路,這樣才能更精確、更全面的管理越來越多的參保人員的信息,從而促進我國醫保事業健康有序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母玉清.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的歷程、現狀及趨勢[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年2月第30卷第2期.
[2]張偉.對網絡環境下醫保檔案管理的思考[J].青年與社會,2015年13期.
作者簡介:
包利明,男,1974年9月2日生于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現工作于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