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
摘要:教學藝術是能夠使教學效果得到最佳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結合,可以與心理學或者美學相媲美。這種藝術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運用富有藝術性的教學方式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數學課堂是學生接觸數學知識最頻繁的場所,教師的授課方式關乎到教學的質量,教師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同時也要注重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這樣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藝術
引言: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都是一門枯燥且乏味的學科,很多學生缺少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改革,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始終是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而提高教學的藝術性成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想要獲得理想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除了要重視課堂教學的藝術外,最好能夠實現數學教學與藝術教育的有效結合,這樣能夠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具有藝術性,并且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1、數學課堂教學藝術所具有的特征
1.1教學藝術具有創造性的特點
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推廣,廣大數學教師的肩負的責任更重,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且要主動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創造出獨特的教學藝術,這樣能夠使原本的教學活動更具有創造性,也更具有藝術魅力。
1.2教學藝術具有表演性的特點
數學課堂是教師以口述、板書以及肢體動作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這些方式能夠實現對學生知識水平和德育素養的培養,這些教學方式本身就屬于表演藝術。以表演的形式展開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取得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好的教學效果【2】。
1.3教學藝術具有情感性的特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進行交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量不但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綜合能力也有顯著的提升,尤其是師生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這也是教學藝術的重要體現之一。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藝術
2.1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對于任何學科教師來說,一旦進入課堂,必須要做好角色的切換,無論是語言還是動作也都要做好掌握,如果只是單純進行照本宣科的話,是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蒼白、抽象的語言,而是要做好一樣抑揚頓挫和聲情并茂,并且要學會跟隨課堂教學的進度加入適當的表演和肢體動作,換句話就是要運用藝術化的語言進行教學,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仔細觀察面對學生,站立講臺的老師——這就是軸對稱圖形,使概念本質體現在“廬山真面目”中。接著讓學生說出自己見過的軸對稱圖形,這樣就能激發他們主動探索、求知的欲望。另外,教師還要把握好語言的形象性、語言的節奏性、語言的鼓勵性等多種語言綜合藝術。教學語言的藝術化,是教好數學課的“敲門磚”,也是引領學生進入學生走入數學殿堂的“鑰匙”,其功能不可小覷,作為數學老師要重視起來并常加修煉,以期運用嫻熟【3】。
2.2課堂情境的藝術化
課堂情境藝術化就是把抽象、單調的數學知識以生動鮮活的各種問題設計以藝術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對知識樂于接受,趣在其中,美在其中,樂在其中,從而達到很好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果。課堂情境藝術設計方法有很多種,最主要的有以下兩種:
第一,趣味化的問題設計:小學生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總想探個究竟,弄懂其中的奧妙所在,尤其是在導入新課的時候,有趣的提問能夠勾住學生的魂,讓學生如饑似渴地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在上《比例尺》一節時,首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誰知道自己的家鄉距離省會濟南有多遠?學生紛紛推斷和猜測,但都很不準確,這時亮出了中國地圖,并且說:那就讓我們來量一量吧,學生聽說在地圖上可以量出從家鄉到省會濟南的距離,都表現得大為驚奇,興趣盎然。這樣能夠順利進入新課講解,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第二,生活化的情境設計:數學活動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也離不開生活。數學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數學與生活聯系的過程,即是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比如“爺爺血壓高,降壓片藥瓶標簽上寫著0.1mg,100片;醫生的藥方上寫著:每天3次,每次0.2mg。請你幫爺爺算一算,一瓶藥夠吃多少天?”這種真實的、生活化的情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探求欲望。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數學是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一種抽象。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數學現象,這就為創設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應針對這一實際,精心設計情境,不但會使教學趣味橫生,還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3情感融入的教學藝術性
數學這門課程不像語文這樣的科目在授課時形象具體,容易讓大家產生興趣,但也絕不是冰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要想把數學教好,授課老師必須改掉那種大眾眼里的的嚴肅、死板不近人情的印象,要把情感融入教學,有血有肉藝術化地去施教。小學階段學生好奇心和自尊心都比較強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特征,采取“情感賞識教育法”由衷地賞識和期待激勵學生。這樣做,老師是帶著情感教學的,而學生也會因為老師的重視而倍受鼓舞,激發其學習動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如果發現學生做錯了一道數學題,就呵斥、指責,既傷害了學生自尊心,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導致教學失敗。如果采用情感教育法,在學生做錯題后不但不訓斥,而是采取和顏悅色,積極幫助他查找出現錯誤的原因和注意事項,并鼓勵他敢做題、敢思考、勇于開動腦筋,結果也會變的不一樣。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把賞識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一個學生,把關愛傾注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當中。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方法種類繁多,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會不一樣。為了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重視教學的藝術性,實現對教學方法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展現教學藝術,還能夠使數學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欣.淺議如何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起來[J].考試周刊,2018(1).
[2]孫照秀.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起來[J].中華少年,2017(11).
[3]劉振齊.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J].教育革新,2018(11).
(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城關街道八里小學 陜西 商洛 7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