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睿
由上海歌舞團出品的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市國際舞蹈中心公演。這部舞劇是為獻禮中國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由青年編導韓真與周莉亞編創,大膽地選用了紅色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榮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這句話的思想貫穿于整場舞劇,從舞蹈的編排、道具的使用、服裝的設計都充分感受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思想與情感,運用還原式的手段表達將觀者進入那個特殊的年代中,引起情感與思想的共鳴。上海歌舞團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是青年編導韓真與周莉亞的又一力作,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榮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該舞劇是以李俠的真實故事為題材,講述了李俠在上海整整十二年的“潛伏”工作,從開場的演員亮相到中間劇情發展的疊層變化,舞劇里多次運用了電影的創作元素,再加上舞臺道具和舞美的巧妙運用,造就了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功。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以李俠的真實事件所改編的,中共黨員李俠在上海負責上海黨的地下組織與黨中央秘密電臺聯絡工作,1949年距離上海解放僅有20天的時候,李俠被秘密殺害,年僅39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群視死如歸的戰士們,為了黨和國家,為了背負在肩上的重任,他們不懼困難、不畏犧牲,這種勇于奉獻的偉大革命精神從李俠身上傳遞出來,傳遞給每一位觀者。舞蹈演員是通過優美的肢體語言來描繪人物的情感,展現人物的思想,刻畫人物的性格,演員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表現力,表現出戰爭年代應有的氛圍,感受到戰爭時期社會的壓迫感、抗戰英雄傳遞機密的緊張感和壓迫感。在本劇經典女子群舞《漁光曲》中,每個身穿旗袍的演員運用“擦汗、煽風、穿針引線、擦桌子”等動作配合上節奏的變化來展現上海女人在家中做家務的獨特風韻,將溫柔婀娜的舞蹈與整體的緊張氛圍形成強烈的對比,既還原了老上海弄堂里的簡單安逸生活,又表達了在戰爭年底啊和平生活難得的美好與情誼。在動作的處理上,通過不同的動作形態來展現不同的人物性格,蘭芬的動作普遍比較小而細膩、基本運用比較圓潤的動作運動線路,表現出蘭芬是一個比較含蓄內斂的小女人的形象;而柳妮娜的動作會更加的強有力、幅度較大,塑造出日本憲兵首領、女間諜的形象。在情感表達上,地下工作者情感表達在于眼神的傳達,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眼神復雜,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例如:蘭芬的眼神小心謹慎,柳妮娜的眼神則兇狠毒辣,李俠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一個簡單的眼神就能傳達出豐富的信息,看到演員豐富的內心世界。
舞臺空間隨著舞劇內容的需求展現不同層次的變化,在利用燈光、布景等藝術手段來呈現空間的轉換,給觀眾增強代入感以及創造出想象的空間。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運用舞劇的特殊表現形式將弄堂、報社、黃包車、裁縫店、電報機、舊報紙等具有老上海特色的建筑呈現于舞臺,細節的表現讓整個故事更有現場感和代入感;再加上融入電影的表現手法以及高度凝練的舞劇敘事手法,烘托出諜戰緊張的氛圍,仿佛每一天都在刀鋒上行走。舞劇中在電閃雷鳴的夜晚李俠將秘密情報傳送至中央,展現革命先烈們為了黨的偉大事業的犧牲自我的偉大精神。編導多次采用電影中的特殊敘事手段,來展現主角的內心狀態創造新的敘事邏輯,增強緊張懸念的諜戰氛圍。例如:編導運用平行蒙太奇的敘述方法,形成李俠在裁縫店里找密碼情報與蘭芬坐在黃包車上發現特務假扮車夫的激烈驚險的雙重空間,營造出危機四伏的氛圍,以及后半場李俠與蘭芬在四個不同方位的雙人舞,簡單明了地展現了李俠與蘭芬一生中的四個階段。在不同的空間里,運用相同的手法,豐富了人物的性格,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也深深地抓住了觀者的心,如此巧妙的敘事方式讓觀者不由地發出贊嘆 。
在舞劇的展現中不可或缺舞美、燈光、道具的配合,在許多舞蹈作品以及舞劇中里,都會運用道具來延伸情感,配以舞美展現當下環境,說明人物內心活動或劇情的發展,舞臺燈光的強、弱都與所需情緒相結合,在舞蹈作品中對于燈光運用有助于利用燈光的切換突出人物的內心和劇情的變化。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編導運用燈光從上而下的變換來展現電梯一層一層地上升,以及用不同的燈光顏色表達不同的人物內心,用紅色的燈光來表現血淋淋的現場和秘密處死的人內心的壓抑,相反用白色的燈光展現另一種生活與之形成巨大反差;昏暗的燈光閃爍加上急促的音樂配合,塑造了緊張諜戰的氛圍,也說明了李俠秘密傳遞消息的艱難。在音樂、燈光、服裝的襯托下,使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增加了藝術魅力,增強了藝術感染力,更加完美的展現了舞蹈作品。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李俠用生命發完最后一條電報,當他坦然地與自己的戰友、親人告別的時候,英勇就義的悲涼就深深地觸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同時這也預示著即將迎來革命的勝利和上海的解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不論在題材、內容、結構上都是一次偉大的飛躍,舞劇運用電影的特殊表現形式來展現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在優秀的演員與編導合作下,共同演繹了這部舞劇,造就了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成功!
(云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