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婷婷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血清自身抗體檢測在成年女性患者的臨床結果及價值。方法: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歐蒙免疫印跡法分別對1480例成年女性患者血清進行ANA、抗心磷脂和ENA15項檢測。結果:ANA陽性患者年齡主要在>40歲組,陽性占比最高,為總數的86.01%;ANA、ENAACA的聯合檢測的檢出率更高,達22.77%;研究中RO-52可溶性抗體陽性率最高,為10.20%;研究中內科陽性患者檢出率最多,達29.95%。結論:血清自身抗體檢測在柳州地區成年女性患者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依據。
關鍵詞:血清自身抗體檢測;成年女性患者;臨床結果;價值
血清抗體是指機體遭受某一種致病體的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各種病原體,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當機體產生了特異性的抗體,再感染類似的疾病,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使機體的免疫系統出現血清抗體,如IgG和IgM。血清抗體是機體遭受某一種物質或者病原體感染過程中,免疫系統的應答反應,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抗原、抗體反應,既可以預防疾病,也可以產生疾病。自身抗體檢測陰性,表明患者體內并沒有相應抗體產生或體內自身抗體水平非常低,對自身免疫病診斷排除有一定的意義。很多的女性疾病可以通過血清自身抗體檢測發現,對患者后期治療意義重大[1-3]。本文旨在分析ANA和ENA15項以及抗心磷脂IgM、IgG檢測在成年女性患者中的結果分析及應用價值,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診治的1480例成年女性患者的血清,患者的年齡19~91歲,平均年齡57.78歲。按年齡將其分為三個組:19~30歲組,>30~40歲組,>40歲組。其中內科915例,外科147例,婦產科238例,感染科71例,門診10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其靜脈血液3 mL,待血清析出后以3500r/min,離心10分鐘以分離血清。1480份血清同時進行抗核抗體檢測和可溶性抗核抗體譜檢測,以及抗心磷脂IgM和抗心磷脂IgG檢測。運用美國宙斯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法試劑盒檢測抗核抗體,每次試驗均設1孔試劑空白對照、1孔陰性對照、3孔校正品和1個陽性對照,反應結束通過科華ST-360酶標儀進行OD檢測。采用南京欣迪生物藥業工程有限公司的酶聯免疫法試劑盒進行抗心磷脂IgM和抗心磷脂IgG檢測,每批檢測均設陰性對照、陽性對照各1孔以及質控品1孔,反應結束直接肉眼判斷(與陽性對照或陰性對照比較)檢測孔以顯色判為陽性,整個檢測過程嚴格按照所用試劑的說明書進行操作。采用歐蒙免疫印跡法檢測可溶性抗核抗體譜15項,以肉眼觀察膜條著色程度記錄判定結果。
1.3 觀察指標
分析本次研究中的1480例就診者血清的ANA,抗心磷脂IgM,抗心磷脂IgG,以及ENA15項檢測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的計量數據(±s)和計數數據(%)輸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 22.0版本)中,用t、χ2檢驗,若P<0.05時,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陽性患者年齡分布
ANA陽性患者年齡主要在>40歲組,占陽性總數的86.01%;抗心磷脂陽性率最高的是19~30歲組,陽性率達8.61%;ENA陽性分布隨著年齡組的增大而增多,見表1。3個年齡組ACA和EN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P=0.84;χ2=0.55,P=0.76),見表1。
2.2 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
不同類型自身抗體檢測陽性率各有差異,單檢ANA總抗體的陽性率最低,為19.73%;聯合檢測ANA、ENA和ACA陽性率可達22.7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各種可溶性抗原抗體陽性率
各種可溶性抗原抗體的陽性率有差異,其中抗SSA、SSB、RNP、CentB、RO-52和Histone抗體陽性率分別為8.65%、3.65%、4.32%、3.18%、10.20%和3.72%;其他ENA抗體陽性率均<3.00%,抗PCNA抗體陽性率最低,為1.08%,其余各項陽性率見表3。
2.4 自身抗體陽性者科室分布
內科、外科、婦產科、感染科、門診檢出自身抗體陽性者分別為274例、44例、45例、13例和22例,陽性率分別為29.95%、29.93%、18.91%、18.31%和20.18%;經統計學分析內科與婦產科、感染科和門診的陽性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4.
3討論
對成年女性患者的自身抗體檢出情況進行了解和分析,對患者制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措施和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血清抗體是由于病毒進入機體之后,機體受到病毒抗原刺激發生的正常免疫反應,但是由于試劑本身的原因或者是體內存在著干擾物質,比如類風濕因子、抗體、溶菌酶等,還有標本原因,比如標本溶血、標本受細菌感染、標本儲存時間過久、標本凝固不全等,都可以使抗體檢測出現假陽性,所以不單獨以血清學作為診斷依據,而是需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綜合判斷[4-5]。
抗核抗體譜包括抗核抗體(ANA)、抗DNA抗體、抗核內可溶性抗原抗體(ENA)。ENA又包括抗史密斯抗體(Sm)、抗核糖核蛋白體(RNP)抗體、抗干燥綜合征A(SSA/Ro)抗體、抗干燥綜合征B(SSB/La)抗體、抗硬皮病-70(Scl-70)抗體。抗核抗體為一系列抗細胞核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一般應用免疫熒光的方法檢測,根據不同的疾病癥狀檢查相對應的抗體[5-6]。抗核抗體譜檢查成為是否患有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標,其中包括抗核抗體定量,以及十幾種抗體水平的檢測。免疫性疾病抗體定量一般是陽性,抗核抗體定量指標越高,存在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同時也反映疾病活動度越高。ANA是針對有核細胞各種成分自身抗體總稱,正常人群抗核抗體(ANA)檢驗結果一般呈陰性。ANA陽性,通常表示有可能存在著結締組織病。因為,在正常人群也可以出現低效價的抗核抗體陽性[6]。非自身免疫病可出現一定概率的抗核抗體陽性,要盡早診治及治療,通常單憑抗核抗體一項檢查指標,不能準確反映疾病分期和嚴重程度,它可能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早期,也可能是嚴重階段,當抗體陽性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的檢測指標來綜合分析判斷。本次研究數據顯示,陽性患者年齡分布ANA陽性患者年齡主要在>40歲組,陽性占比最高,達22.62%;ANA+ENA+ACA的聯合檢測的檢出率更高;研究中RO-52可溶性抗體陽性率最高;研究中內科陽性患者最多,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復雜性和隱匿性有關。
綜上所述,血清自身抗體檢測在成年女性患者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臨床可根據血清自身抗體檢測結果結合、臨床癥狀確定患者的疾病,提高疾病的診斷率,降低誤診率,給患者進一步確定診斷提供指導方向,為患者后期治療提供重要依據,對于某些出現單項抗體陽性而無典型臨床癥狀的病例,要進行定期復查,并隨訪觀察。
參考文獻
[1]陳世佳.檢驗甲狀腺激素T3、T4、TSH在甲狀腺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系統醫學,2019,4(4):37-39.
[2]李曉梅.血清多項自身抗體檢測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2):314-315.
[3]賀艷艷.促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自身抗體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4):17-18.
[4]牟衛東,朱雪琳,黃小華.促甲狀腺激素及其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39(12):1527-1530.
[5]李波,劉愛霞,李伯安,等.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20,43(4):110-114.
[6]楊潔,李青.促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自身抗體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8,27(6):424-426.7EEA792C-76E7-4DD5-B489-C4F4AA98E1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