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劉鮮平



摘要:目的:觀察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實施整體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就診的20例患者,使用信封法分為兩組,各1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整體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及負面情緒評分。結果: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負面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整體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降低負面情緒。
關鍵詞:整體性護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應用效果
肺癌屬于臨床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據調查發(fā)現(xiàn),高達80%的肺癌患者屬于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cancer, NSCC),多數(shù)患者在經確診后多處于中晚期,因此錯過手術治療時期[1]。目前為提升晚期NSCC患者生存率多進行化療,該治療方式持續(xù)時間較長,雖具有控制癌細胞發(fā)展的作用,但由于化療中諸多不良反應容易引起患者不良情緒,從而降低患者治療積極性[2]。患者在疾病和化療雙重作用下會出現(xiàn)疲乏癥狀,因此在給予治療期間實施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整體性護理干預是臨床上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的新型護理干預模式,該護理模式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整體性、規(guī)范化的護理干預,在疾病的治療及護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績。本次研究將對晚期NSCC患者,實施整體性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溝通、疾病、嘔吐、口腔、便秘、穿刺部位、脫發(fā)等進行干預,為提升NSCC患者生活質量,給予其高質量的醫(yī)療服務,降低患者治療期間焦慮和痛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該護理干預模式,以患者為中心,護理干預措施以患者為主體現(xiàn)了人性化特點,使患者在護理期間充分感受到人文主義關懷,促進疾病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整體性護理干預除對患者疾病、身體進行干預外,還特別注重患者心理干預,在臨床實踐中獲得顯著成績。本文將對晚期NSCC患者進行整體性護理干預,觀察其應用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來院就診的2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比兩組患者基礎資料(P>0.05),見表1。
納入標準:本次所選患者均符合《外科學》中的晚期NSCC診斷標準;20例患者均無化療禁忌證;所選患者其生存期均高于3個月;意識清晰無精神異常,且患者及其家屬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所選患者肝、腎等具有功能性障礙;患者出NSCC外伴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對其進行常規(guī)護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整體性護理。(1)心理干預。通過溝通等方式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尋找患者焦慮、暴躁的原因,引導患者將負面情緒得到正確發(fā)泄,除此之外運用溫柔的語氣或是一定的肢體接觸緩解患者對疾病的恐懼。(2)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全面掌握患者資料,了解患者喜好、習慣、個性等,加強與患者溝通,尋找共同話題激發(fā)患者交流的欲望。同時提醒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家庭支持,盡量減少患者獨處時間,降低其孤獨、無助感。(3)疾病護理。在患者化療過程中仔細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若出現(xiàn)腸胃不良反應、發(fā)熱等癥狀應及時進行處理。(4)嘔吐護理。NSCC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常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以食欲降低、嘔吐為主。該護理模式為降低患者不良反應提高其生活質量,需要加強嘔吐護理。根據主治醫(yī)師囑咐正確給藥,為患者緩和化療反應,在治療完成后使用檸檬皮或橘子皮敷在口鼻處,以降低異味。(5)口腔護理。晚期NSCC患者其免疫能力較低,極易發(fā)生口腔炎癥等并發(fā)癥,此外還可能進一步感染導致腸道、食道感染,且具研究發(fā)現(xiàn)口腔護理在降低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一定效果。NSCC患者在化療期間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口腔潰瘍、唇舌損傷以及炎癥等,為降低該副作用的發(fā)生,在口腔護理期間給予患者服用維生素B,以主要預防工作。(6)腹瀉、便秘護理。患者在接受大劑量的治療后常出現(xiàn)腹瀉現(xiàn)象,醫(yī)務人員在護理期間需要加強對患者腹瀉的評估,并依照臨床癥狀給予治療。(7)穿刺部位護理。NSCC化療藥物具有較強的刺激性,需要運用正確的注射方式,否則容易誘發(fā)并發(fā)癥。除此之外,藥物外滲還會對穿刺部位造成損傷,使得穿刺部位出現(xiàn)疼痛、水腫、壞死等。護理人員需選擇粗大前臂靜脈,經同意后給予靜脈留置針。(8)脫發(fā)干預。告知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xiàn)脫發(fā)屬于正常現(xiàn)象,對于注重外貌的患者特別是女性,給予心理干預可讓家屬提前準備假發(fā)等,對患者頭部及四肢進行按摩,并播放舒緩音樂,確保患者心情舒暢。
1.3 觀察標準
(1)使用SF-36評定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2)運用SAS、SDS評定量表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2 對比兩組患者負面情緒評分
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討論
晚期NSCC的治療較為漫長,且已錯過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期,化療能夠控制惡性腫瘤擴散,抑制癌細胞的復制,但對人體的副作用較強,患者常出現(xiàn)諸多不良反應[3-4]。因此,多數(shù)患者在化療和疾病的雙重打壓下,極易出現(xiàn)不良心理狀態(tài),降低治療積極性和依從性,影響治療效果,降低生活質量。經臨床調查發(fā)現(xiàn),在NSCC患者中有80%的患者屬于晚期,主要是由于NSCC通其他惡性腫瘤相比,其細胞分裂、擴散、轉移速度相對較為緩慢,但是該疾病的致死率極高,因此在治療期間需要進行高質量的護理干預。晚期NSCC患者在接受化療治療期間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在晚期NSCC患者治療前景需要給予全面、有效、科學的護理干預。所以對化療患者實行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干預,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引導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治療[6]。根據研究調查表明,在晚期NSCC患者化療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夠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還有能夠緩解患者治療期間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疾病痛苦。由于醫(yī)療技術以及患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往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在疾病治療的需求,因此,具有全面、科學性的整體護理模式受到臨床重視。首先給予患者進行心理、溝通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降低患者疾病疼痛,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是日后治療順利進行的基礎。整體性護理干預,主要是以患者中心,在護理干預期間不僅需要對患者疾病進行干預,還要重點關注環(huán)境、心理等因素對患者的影響,該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從心理至生理給予高質量的醫(yī)療服務,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7-8]。
本次研究對NSCC患者進行整體性護理干預,該護理模式不僅對患者疾病、生活等實施護理,同時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干預,根據患者實際狀況進行心理干預,促進不良情緒的發(fā)泄降低心理壓力。此外同患者建立友好的關系,使患者感受到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懷,提升其治療積極性。給予患者疾病護理和脫發(fā)干預,對患者進行心理建設,降低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給予晚期NSCC患者整體性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其負面情緒的發(fā)生,可推廣。
參考文獻
[1]杜蘭夢.整體性護理干預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9,28(16):3065-3067.
[2]王娟,李向麗,杜巧紅.整體性護理干預在非小細胞肺癌晚期化療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1023-1025.
[3]孫曉東,付占昭,顧濤,等.護理干預對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1,14(12):17-18.
[4]胡若男,高瓊.綜合護理干預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22):32-34.
[5]王娟,李向麗,杜巧紅.整體性護理干預在非小細胞肺癌晚期化療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1023-1025.
[6]陳玉芬,楊春茂,李燕舞.肺康復訓練對肺癌化療病人肺功能、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9,44(8):1123-1126.
[7]石遠凱,孫燕,丁翠敏,等.中國埃克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共識(2016年版)[J].中國肺癌雜志,2016,19(7):489-493.
[8]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J].中華腫瘤雜志,2018,40(12):935-964.FCBA424B-C327-4817-822E-EAA1CCF957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