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應用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采用交替分組法隨機將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30例)采用常規護理與社區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遵醫行為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總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而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社區護理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社區護理;生活質量;心理狀態
腦出血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危急重癥,現代臨床研究指出高血壓與腦出血的發生密切相關,是引發該疾病的主要原因[1]。高血壓腦出血通常發病突然,可引起視力、肢體功能障礙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很容易導致患者死亡或殘疾,且存活患者多存在偏癱等后遺癥,導致其生活質量大幅下降[2]。因此,對于該疾病患者一方面要積極治療,另一方面還要基于患者病情通過實施護理干預,盡可能地促進患者機體功能恢復,從而提升其生活質量[3]。由于大部分患者出院后還需要居家進行較長時間的治療,給予患者相應的社區護理對改善其預后就尤為重要[4]。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交替分組法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30例,年齡48~79(66.87±7.26)歲;身體質量指數(BMI):20~26(23.91±0.89)kg/m2;男女比例:17:13例。對照組3 0例,年齡49~80(67.02±7.10)歲;BMI:20~26(23.85±0.93)kg/m2;男女比例:16:14例。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均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定期到患者家中進行隨訪,測量患者血壓,觀察評估其病情變化。同時,告知患者及家屬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提醒其遵醫服藥,適當運動。
研究組實施常規護理與社區護理。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進行隨訪前準備好相應的宣講材料,到達患者家中后通過口述、視頻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居家治療及休養期間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認知水平與配合度。②心理干預。護理人員上門隨訪時要留心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語氣等,評估其心理狀態,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患者通過訴說或其他方式宣泄內心的壓力,并及時對患者加以安慰,同時通過以往身體恢復良好的案例鼓勵患者堅定信心,積極配合治療。③康復訓練。語言、肢體功能障礙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常見后遺癥。因此,患者出院后要堅持進行康復訓練。對于語言障礙患者,可從單音節訓練開始,逐步過渡到多音節、字詞及句子。對于肢體功能障礙者,可從肢體肌肉按摩、關節伸屈旋轉等被動訓練,逐步過渡到坐位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期間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使用相應的輔助器械,從而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④飲食護理。指導家屬合理安排患者日常飲食,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為主,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攝入足夠的纖維素,嚴格控制鈉鹽、脂肪的攝入。
1.3 觀察指標
以患者遵醫行為、心理狀態、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①遵醫行為。使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制的包含合理服藥、康復訓練等四個維度的遵醫行為調查問卷于干預后進行評估,各維度均為100分,總分與患者遵醫依從性為正相關。②心理狀態。選擇心境狀態量表(POMS)中的緊張、憤怒等五個反向評分維度于干預后進行評估,各維度得分與患者心理狀態為負相。③生活質量。使用包含交流、日常生活能力等八個維度的腦卒中影響量表(SIS)于干預后進行評估,各維度均為100分,總分與患者生活質量為正相關。④護理滿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百分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于干預后進行評估,可分為三個等級。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表示患者認為社區護理干預對自身生活質量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60~85分為“基本滿意”:表示患者認為社區護理干預對自身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60分以下為“不滿意”:表示患者認為社區護理干預對自身生活質量無明顯改善作用。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計數資料分別行t、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遵醫行為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4。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發作后易導致患者死亡,而幸存患者中大部分會因神經功能損傷而出現語言、肢體功能障礙,從而給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降低其生活質量[5~6]。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從患者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患者護理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給予其相應的護理服務,使患者能夠遵醫囑進行居家治療和休養,對改善其預后具有積極作用[7~8]。社區護理作為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患者身體機能恢復,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作用。社區護理能夠將醫院的護理干預措施延伸到院外,使患者居家治療和休養期間仍然能夠得到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從而減少不良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加快身體恢復進程。本次研究中,研究組遵醫行為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過健康宣教與心理干預能夠引導患者正確、全面地看待自身疾病,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狀,養成良好的遵醫行為;研究組POMS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過心理干預能夠使患者感受到充分地關懷與支持,使其內心情緒得到充分宣泄,從而有效緩解患者因巨大的心理壓力而產生的焦慮、恐懼等一系列負面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態;研究組SIS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過康復訓練、心理干預及飲食護理等護理措施,使患者身心狀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舒適度;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患者對社區護理所取得的效果更為滿意。綜上所述,社區護理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成義,何雨,王容杰,等.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與臨床指標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3):203-206.
[2]黃夢云.循證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8):1012-1013.
[3]周雪梅.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5):171-173.
[4]黃麗忠,楊洋,高曄,等.階段性健康教育聯合飲食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希望水平、認知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1):16-19.
[5]吳雅蘭,袁玉明,李寶云,等.個性化干預聯合心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5):681-684.
[6]邢云香,楊秀軍.5S理念護理模式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負面情緒及軀體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5):888-892.
[7]宋云梅,陳琳,康麗欽,等.奧馬哈系統延續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33):4881-4882.
[8]何海新.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心理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承德醫學院學報,2021,38(5):409-412.5C8F148E-E448-4D93-B607-8796433F5E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