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愛萍
摘要: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機體功能在不斷衰退,更易發生骨質疏松等情況,骨骼脆性也在增加,因此一旦出現跌倒等不良事件,極易造成意外骨折的發生。預防跌倒細節護理能夠對患者的跌倒風險進行評估,再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適合的預防跌倒護理措施。通過實施預防跌倒細節護理,能有效減少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減少患者意外骨折情況的出現,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預防跌倒細節護理;常規護理;老年患者;意外骨折
老年患者為醫院住院部中的常見群體[1]。老年患者本身機體狀態就較差,一旦發生骨折,會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還會造成患者的臨床治療難度增大,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嚴重時還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臨床研究發現,在老年患者中,稍有不慎則可能出現跌倒等不良情況,這也是醫院住院部收治的患者中常出現的一種意外事件[2]。因此對于臨床治療而言,還需要加強對老年患者的監督,盡量預防跌倒事件的發生。有相關研究指出,在老年患者中,預防跌倒細節護理的實施能有效減少這些意外事件的發生,為老年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3]。在選擇實施的預防跌倒細節護理的工作之下,主要是將患者作為護理的重心,結合其具體的實際狀態,提供更具個性化、預見性、針對性的防跌倒護理服務。強調經過護理干預,以達到臨床跌倒事件減少的目的,為患者的病情恢復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在預防跌倒細節護理工作中的開展下,能夠及時對患者跌倒情況加以評估,同時還可結合患者具體病情表現、身心狀況等方面因素,調節護理內容,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防跌倒策略;在預防跌倒的細節護理工作之中,對于病房環境建設問題更為重視,通過改善患者的住院環境,如在病房中加裝扶手、床欄等設施,從最大程度上避免跌倒等意外事件的發生;還可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升防跌倒意識,更好地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保證各項策略得到嚴格落實,這對患者的跌倒預防有著積極作用。本文就預防跌倒細節護理對老年患者發生意外骨折的影響展開了研究分析,具體如下。
1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原因
1.1 患者原因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缺乏平衡,如受疾病影響,機體協調能力下降,加之患有骨質疏松、各器官組織退化,在住院的過程中較易產生跌倒,而發生骨折。
1.2 病房環境原因
病房室內燈光昏暗﹑路面濕滑、不平坦、步行途中存在的障礙物,病房內各類物品的高度和擺放位置不恰當,衛生間缺少護欄扶手均會導致老年患者發生意外而跌倒。
1.3 護理原因
病房缺少必要的預防護理措施,未對老年患者跌倒進行預防,護士防護意識淡薄,病房管理人員忽視細節管理,未對護理人員進行預防跌倒的風險警示教育,因此,難以達到意外骨折的預防目的。
2預防跌倒細節護理的方法
(1)入院護理。患者入院后,護士需全面評估患者跌倒風險情況,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風險預防計劃。護理人員應為患者簡單講解醫院的環境,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并根據患者情況應用專業跌倒評估方法,評估患者的跌倒發生風險。將警示語張貼在患者的床頭,以提升患者自身的防跌倒意識。部分老年患者視力較差,可鼓勵佩戴老花鏡,同時要求患者有家屬或專業陪護人員,確保患者日常治療與活動中均有專人照顧。
(2)環境護理。對患者所處的病房環境進行調節,定時進行通風開窗,每天對病房進行消毒及打掃。在病房衛生間中需要裝置扶手、易滑警示標識或鋪防滑墊等,在防跌倒標識張貼于病房走廊中,在夜間不可關閉洗手間的燈以及地燈。為避免患者從床上跌落,還需要裝置床欄。另外,部分患者由于需借助輪椅、拐杖或其他工具活動,這些工具應擺放在病房合適位置,避免出現絆倒情況;同時禁止患者獨自利用這些工具活動,如需活動應請護士或家屬陪同方可進行。
(3)加強巡視管理。在患者住院期間,醫護人員需要結合實際的患者病情變化情況,以及患者在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后產生的不良反應,嚴格按照莫爾斯跌倒評測表實時監測患者的跌倒危險因素;加強相關教育工作,需要告知患者相關知識,監督患者的情況,做到勤于巡查、幫助;需要彈性排班,以免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過大。在床頭設置溫馨提示標語,以使患者想要下床活動或有需要時可以呼叫醫護人員進行幫助。護士長與值班護士每天進行檢查,及時了解患者與親屬對措施的實施與了解情況,持續進行改善,保證安全方面的護理得到落實。護士長還應定期組織帶頭開展安全質量檢查工作,檢查內容包括患者評估記錄、病房環境以及護理人員工作情況等,確保落實安全護理工作,一旦發現漏洞,及時改進完善。
(4)定期開展預防跌倒的培訓工作。護理人員應加強對于預防跌倒的重視程度,護士長應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及考核工作,以加強護士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意識,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3討論
老年患者由于機體狀態較差,平衡力較差,精神注意力較弱,因此更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情況[4]。而由于在老年人群的年齡增長下,骨密度也會不斷下降,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增大[5]。當老年患者出現意外跌倒事件后,極易產生骨折,會對患者的病情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是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也會不利于醫院維護良好的醫療環境,可能導致一些醫療糾紛的發生。為避免跌倒引起老年患者發生意外骨折,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保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現在我國醫療風險管理處于萌芽期,關于臨床上的風險控制工作尚缺乏完善的系統性研究與科學調查。在臨床工作的實際開展期間,還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體制,在護理風險管理方面工作力度較弱。在開展的護理風險管理工作中,將預防跌倒作為護理工作的主要目的,著手于保障患者的臨床治療安全,促進綜合醫療質量的提升。通過跌倒風險水平的評估、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施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及時進行效果反饋,在這些緊密護理環節的實施中,建立對應的風險管理體系。根據相關研究指出,醫院護理成果與風險管理體系存在密切關聯,大多數醫院實施的防跌倒細節護理中,其成果顯著,使老年患者的跌倒風險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有效減少了由意外所引發的骨折等事件的發生。根據相關研究中指出,防跌倒細節護理工作的開展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章制度,內容如下:①建立相應規章制度,明確護理人員的職責;②定期培訓,定期開展考核工作,提升護理質量,對護理服務進行優化;③貫穿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工作原則,提高工作內涵;④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⑤對護理質量加以優化,對其中不足及時改進,持續提高護理質量;⑥提高對護理工作關注度,堅決督促每項護理措施得到落實。促進護理質量的整體性提升,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人員需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知識開展護理工作,時刻重視護理安全性問題。在科室內定期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活動,促進護理服務的優質化,形成和諧護患關系。預防跌倒細節護理為臨床常用的一種護理方式,在這種方式的實施下,能夠對患者的跌倒風險進行評估,再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適合的預防跌倒護理措施,通過一系列護理措施的開展,能有效避免各種可能引起患者跌倒的風險,也能強化患者以及護理人員自身的防跌倒意識,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
在過去常采取的一些常規護理措施中,護理工作缺乏主動性,較為被動,護理人員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圍繞醫師的需要進行,無法照顧其他方面,對于跌倒等意外事件的發生無法起到預防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專家對臨床護理工作的研究發現,實施預防跌倒細節護理干預,具備的臨床優勢較明顯。這種護理方式主要是以患者的情況開焊,按照其跌倒風險制定針對性預防措施。通過健康教育的反復實施,能加深患者的印象,使其了解強調預防跌倒的重要性,從而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在環境方面,通過在患者活動范圍內安置扶手的方法,降低跌倒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預防跌倒護理為臨床新型的護理模式,具有安全性高、優質、高效等特點,該項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知識,且要求護理人員不斷進行考核和培訓,待業務水平合格者方可上崗。預防跌倒細節護理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同時給予患者人性化護理,以避免意外骨折發生。護理工作間環環相扣,通過發放健康手冊、健康講座和口頭宣教等方式,能夠將細節護理全面實施和貫徹,同時加強患者安全問題,確保宣教實施到位,及時糾正護理不足,進而使意外骨折的發生概率下降,促進良好的護患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降低護患糾紛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老年患者中,應用預防跌倒細節護理措施能有效減少因跌倒等意外事件導致的意外骨折,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席瑩,楊芳.細節護理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5):893-894.
[2]任奇,郭秀英.觀察預防跌倒細節護理對老年患者發生意外骨折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7,7(23):95-97.
[3]王珺.基于跌倒風險評估策略下的分層護理干預對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預防跌倒知信行水平及效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9):189-1871.
[4]劉曉梅,石斌婭,李紅文,等.情景模擬結合案例分享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337-340.
[5]于平,魏潔.預防跌倒細節護理對老年患者發生意外骨折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