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災調查的過程中,對火災現場痕跡物證進行全面采集、提取和儲存都是火災調查的主要工作內容。做好火災調查工作才能準確判斷導致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而強化對相關人員及部門的管理。因此,加強對物證的保護十分重要,避免物證被損壞。但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在提取物證時,往往會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物證損壞,不利于火災調查工作的繼續展開。為了能夠提高火災調查工作的有效性,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加強對火災當事者權益的保護,則需要實現物證保護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本文對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的原因及防范對策展開分析。
關鍵詞:火災調查;物證損壞;原因;防范對策
多數情況下,火災現場會存留諸多的痕跡物證,為了能夠進一步了解火災的性質、發生原因以及燃燒程度,需要深入搜索這些痕跡物證中的具有價值的物證。通過對物證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有助于火災調查工作人員了解火災的性質、發生原因以及燃燒情況。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很多痕跡物證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受損十分嚴重,因此對火災調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對火災調查工作人員來說,需要對物證損壞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對策,提高調查工作水平。
一、火災調查過程中物證損壞原因分析
現如今我國的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同時用火用電不規范導致火災的誘因不斷增加,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導致火災事故。為了能夠預防火災的發生,加強對火災問題的控制,及時發現導致火災的原因,則需要火災調查人員進行全面檢查,有效預防火災的發生。在這一過程中,火災事故的物證損壞問題對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對其損壞的原因進行一一分析。
(一)現場勘查不合理導致物證損壞
火災調查工作對火災現場有著較大的影響。在進行火災現場調查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全面勘查現場,展開考察研究工作。火災現場勘驗指的便是根據火災發生過程,對現場燃燒痕跡及狀態進行全面研究,在這一前提下展開物證搜索、提取和鑒別工作。該項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明起火點和起火原因[1]。主要內容包括環境勘驗、初步勘驗、細節勘驗和專項勘驗。在進行環境勘驗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現場未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或者措施不充分,則會導致一些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外圍搜證的過程中損壞物證,影響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提取物證的過程中出現損壞
在提取物證的過程中,調查工作人員沒有提前對現場痕跡物證進行拍照取證,沒有繪制現場圖。因此,如果物件被隨意丟棄和搬運,則會對其造成損壞,影響其原始狀態[2]。除此之外,一些火災現場調查人員提取物證操作不合理規范,對物證的完整性造成破壞。
(三)保存物證過程中發生損壞
諸多外界因素會對物證的性質產生影響,主要包括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完成物證收集后,需要根據其理化性質,合理保管物證。但是在實際工作環節的保存和送檢物證的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沒有加強對其理化性質的重視,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進而使物證受損。
二、火災調查工程中物證損壞的防范對策
(一)加強對火災現場的保護
導致火災產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在火災調查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火災現場進行多次、反復的調查取證。例如在清理現場一些雜物和無關物品時,需要謹慎小心,盡量不要觸摸或者移動物品,在對物證進行提取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專門的筆或者相關工具明確物證的位置。調查人員需要對實際存在的痕跡物證進行拍攝,形成照片和視頻,在這一基礎上展開提取工作。在對物證進行提取時需要保證火勢完全控制和消滅,這樣才能確保火災調查工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全面清理火場物品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提高對物證的收集和提取水平,對痕跡物證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攝,在這一前提下才能保證線索不會遺失或遺漏。
(二)建立健全火災物證保護體系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對物證的保護水平,強化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在這一前提下強化對物證的保護,并且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全面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深化其工作責任意識,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建立完善的火災調查標準及機制,能夠有效避免物證損壞情況,提高火災現場調查工作人員對物證的認知程度及保護水平,從法律的角度強化物證的保護和管控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行為加以規范。
(三)強化火災調查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為了能夠減少物證損壞風險,充分發揮物證在火災調查中的證據功能,強化火災調查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十分必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火災調查工作人員需要全面了解火災的基本情況及性質,從內部情況和外部情況兩方面展開全面勘察,明確火場的中心位置。在該位置范圍內,結合火災的主要特點和形成的痕跡,通過鑒別及其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物證進行提取。火災調查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對物證進行拍攝處理,之后進行固定提取。需要全面記錄取證的實踐、地點和工作人員,保證記錄的準確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需要對物證進行合理分裝、運輸和儲存,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安全準則,確保物證在運輸環節不會受損[3]。同時,還需要火災調查人員具備一定的現場勘察能力,保證各項工作的高效完成,確保物證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四)對物證的分裝和保管操作加以規范
收集火災物證的過程中包含多個環節,主要包括發現、提取和保管等,上述流程均為火災調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為了能夠確保火災物證調查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避免物證受損,則需要強化對物證的保管。首先需要加大對物證保管室的建設力度,確保其標準和規范,保證設施的完善,做到一案一箱,特別是一些重大典型案件的物證,需要將其單獨存放、合理保管。
(五)通過物證管理軟件提高物證管理水平
在火災調查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全面勘察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現場勘查措施。確保勘察工作具有分類型、分層次以及分區域的特點,結合多種不同的痕跡物證展開全面提取工作,對火災現場的視頻資料進行全面整理,使相關軟件的功能及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實現對多種信息數據的有效采集,使信息技術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4]。全面進行勘察、收集、對比和記錄工作,對火災調查的信息資料進行拍照,科學合理地進行使用。在物證箱上需要貼好專門的條形碼,有效預防物證混淆等不良情況的出現,并未查詢工作提供便捷的途徑,提高工作效率。要保證工作人員能夠掌握計算機技術,提高對物證的保護能力,以防在采集、保管和勘察過程中損壞物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火災現場調查工作仍存在物證損壞的情況,如果物證損壞則無法明確火災原因、性質等。所以,需要提高對物證的保護水平,保證其安全性和完整性。調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完善保護機制、規范工作流程和保護現場等措施強化對物證的保護,為火災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鄭云朋,程曉.試析火災現場勘察中燃燒痕跡等物證損壞原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20(8):205-206.
[2]劉川.痕跡物證的位置在火災現場復原中的運用探討[J].山西建筑,2015(16):244-246.
[3]郭世琦,曹杰偉.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今日消防,2019,4(11):29-31.
[4]連彥偉.談火場痕跡物證在火災調查中的作用[J].絲路視野,2017,(16):170-171.
作者簡介:
藍添林(1986.03—),男,廣東梅州人,本科學歷,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火災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