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潔
摘? 要:現如今,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與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在管理學生過程中,如果一味的運用單一、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忽視了思政教育作用的發揮,會影響學生管理效果與水平的提升。因此,文章主要探究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實際路徑,通過對高校學生管理現狀的認知,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關系的把握,更加深刻的意識到思政教育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積極的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優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逐步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為國家與社會培養出更加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學生管理;方法融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8-0160-04
Abstract: Nowaday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reform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 management, if blindly using a single, tradi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ignoring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will affect the effect and level of student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sionpath of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uthor is deep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tudent management. The paper proposesusing the cont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optimize th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lly improves university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o cultivate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method fusion; research
前言
在高校各項管理工作中,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與重點,加強對學生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夠促進高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與進行,促進高校各項管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運行。與此同時,當前,高校的輔導員以及其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由于管理模式、管理思維的局限與落后,很多大學生并不服從管教,這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影響和阻礙了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也制約了大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發展?;诖耍诟咝W生管理工作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二者之間得到更好地融合與滲透,積極的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培養大學生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養,引導大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理念、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維護國家各項利益,從而促進高校大學生更加積極、全面的成長與發展。
一、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探究
在對學生展開教育與管理時,積極、全面的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內容,能夠有效地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也能夠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與水平的提升。通過對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探究,能夠推動二者之間更好地融合與教育,將1+1>2的教育與管理作用有效的發揮出來。下面對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進行有效的探究與分析:
(一)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種教育
與管理手段
在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時,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育人才的一種有效手段和方式,二者之間存在著有機融合與相輔相成的關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好地途徑與方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與價值理念進行更好的指引與塑造,不斷運用先進的思想政治思維與理念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服從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與此同時,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通過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管理與約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更好地基礎與條件,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得到更好地優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水平。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與學校管理工作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推進與影響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加順暢、有序與高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助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為顯著,從而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雙向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相互補充與促進
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關系方面來分析,二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補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著重于說理,從人生大道理與價值觀等方向來引導與影響學生,重視對學生思想與價值觀的引領與正確行為的引導。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比較靈活、多樣,不會受到很多條條框框的局限與禁錮,能夠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和地點,隨時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是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卻不一樣,其需要相應的制度和其他條條框框的東西來約束,且學生管理更加制度化,學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具有非常明顯的強制性。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的靈活性與學生管理的強制性、制度化之間能夠進行相互的補充與促進,這樣能夠剛柔并濟地對學生實施科學化管理,增強思想教育效果與學生管理效率。
(三)高校學生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形式與
載體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單單局限于傳統課堂的教學,而是在高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都有所融合與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也都處處體現著思想教育的內容與價值,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通過高校學生管理各項工作的組織與開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途徑變得更加豐富,更容易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此同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都是以學生為主體,主要都是幫助學生更加完善、更全面發展。
二、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現如今,隨著國家教育制度不斷改革與創新、素質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高校在開展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時,不能單一、局限的運用一種方式或者方法來展開教學,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不能夠依靠課堂這樣單一的模式來教學,這樣的管理模式與教學模式都會影響與制約育人、育才效果的呈現,不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管理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只有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融合與促進,才能夠相互推進、相互補充,以學生為中心和重點來展開各項思想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從思想與行為上推動學生取得更好的發展。下面對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進行探討與分析:
(一)有利于優化學生管理路徑與方法
當前的學生管理模式過于依賴制度約束來實現對學生的管理,這樣容易出現“反彈”的現象,很多學生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的約束下,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不愿意按照和遵從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來進行學習、生活等,這樣缺乏彈性的學生管理模式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管理效率。而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融合,能夠豐富學生管理工作的形式與內容,更好地優化學生管理路徑與方法,使得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變得更加柔性,再加上學校管理制度的配合管理,能夠發揮出“剛柔并濟”的學生管理效果,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管理的水平。
(二)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課堂教學的形式來呈現,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與延伸到其他的領域與范疇,這樣的教學形勢與國家素質教育、不斷改革的教育體制不相適應。而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巧妙的融合,不僅能夠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而且也能夠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依托學生管理這一載體來開展教學,這樣既規范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能夠推動高校各項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三、當前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當前,很多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很多高校缺乏健全的學生管理體制、高效的學生管理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較為強大的師資隊伍,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質。下面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限性與問題進行有效的探究與分析: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與流程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無規矩不成方圓”。高校在管理學生時需要較為健全的管理機制和流程來對學生進行科學化、高效化管理。但是在當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很多學校在管理學生方面缺乏較為健全、高效的管理機制,很多學校學生管理機制的制定沒有更好地結合大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的現狀和特點,這樣的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與科學性,不利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的進行。與此同時,一些高校不僅在學生管理機制上存在機制健全問題,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高校的黨委是學生管理工作的指引者與領導者,在高校各項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核心領導作用與價值。但是一些黨委成員沒有盡到工作職責和義務,在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健全與完善上缺乏一定的積極性與全面性,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導與幫助,最終制約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更好進行。此外,很多高校在健全與完善學生管理機制與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方面,沒有將二者之間進行更好地融合,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過于獨立和單一,沒有充分意識與利用二者之間互補、互促的關系,沒有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與價值更好地詮釋與發揮出來,不利于更好地激發大學生參與和配合各項管理工作,也不利于更好地利用思政教育的內容來影響與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學生管理模式比較單一、思政教育形式比較機械
目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很多高校的管理方式多是從制度、輔導員以及教師等方面來著力,逐步展開和推進各項學生管理工作,但是這種管理模式是一種“疲勞模式”,很多學生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容易出現思想極端,要么過于聽話照做、要么根本不服從管理,長此以往,從根本上來講,不利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上,高校也過分依賴于傳統、機械的教學形式,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都是從課堂上或者教學活動中來展示,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單一的思政教育形式根本不能受到學生的接受與認可,久而久之,影響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時,近些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強調與主張不斷變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手段,重視思政教育的跨學科、跨領域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中,缺乏這方面的意識與觀念,沒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滲透與推向更多的領域與范疇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和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提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
在國家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與創新的環境下,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應該予以充分、有效的重視,但是很多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對大學生的教學主體性進行更全面的尊重與重視,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依然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依然是處于被動受教的地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知識缺乏一定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呈現。與此同時,在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很多高校以及教師是學生管理的主體,過分的運用強制性的方法和手段來管理學生,同時也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大學生缺乏參與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管理活動的能動性與積極性,使得高校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難開展與進行。
(四)高校缺乏健全的師資團隊與管理團隊
在高校的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過程中,很多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能力明顯存在不足、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管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進行非常不利。與此同時,很多高校缺乏對輔導員以及教師的專業化培訓,沒有結合輔導員、教師等局限和不足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同時一些高校的輔導員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與能力,且在思政教育方面沒有受到過專業的訓練與指導,自身在學生日常管理方面沒有將思政教育的內容融入到管理學生的各項工作中,對于學生的管理與思政教育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四、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方略探究
(一)重視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機制的健全與完善
為了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高效化管理,并更好地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高校重視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機制的健全與完善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高校要對當前學生管理機制的實際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難題進行掌握,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的學生管理機制與思想政治教育體制,這樣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良好地制度基礎與保障。與此同時,在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機制時,要多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狀態,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與教學制度,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可、接受與遵從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與教學機制進行學習與生活,這樣也能夠更好地運用管理體制來合理約束學生的行為,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全面地參與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當中,逐步推動學校各項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堅持和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學生是學校各項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與載體,學校要想實現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和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和方法,多了解、關心與掌握學生的實際心理動態與生活情況,平等、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學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管理核心與教育目標,切實的了解學生的疾苦與難處,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和解決思想上的問題以及行為上的缺陷。與此同時,隨著國家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必須要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予以充分且全面的尊重與重視,要多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來實施個性化、科學化的管理工作,讓思政教育的作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并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促進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之間相互促進與補充,共同實現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的目標。
(三)重視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理念、方式的轉變與革新
高校在管理學生時,如果一味的運用傳統、落后、單一的管理模式與思維,且在這樣疲勞管理模式下,學生與教師都很容易陷入管理與教育的惡性循環中,嚴重影響教育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鑒于此,高校必須要重視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理念、方式與方法的改變與創新,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不斷轉變與創新更加多樣、特色化的教學管理模式與學生管理方法,重視思政教育的跨學科、跨領域教學。高校輔導員在管理學生時,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學生管理工作內容與方法和思政教育的內容與方法融合到一起,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進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之間的巧妙融合,將1+1>2的教育與管理作用發揮到最佳。與此同時,在管理模式與手段上,高校的輔導員與教師要進行強強聯合,強化對學生日常學習行為與理念、生活行為與方式的管理與教育,可以通過微視頻、微信等方式對學生實施信息化管理,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將思政教育內容傳播給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政治素養與高尚的政治信仰,培養與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從而更好地塑造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更加健康與持續。
(四)高校要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壯大、師資力量的增強
輔導員與教師是推行學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驅與中堅力量。為了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之間的更好融合,高校必須要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壯大、師資力量的增強,定期對高校輔導員、教師等進行專業化的培訓與指導,逐漸提升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實力、增強思想政治教師的綜合教學素養與能力,并推動輔導員與思想政治教師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為了管理和教育好學生這個終極目標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與此同時,高校要明確輔導員與教師的工作職責,明細獎懲機制,激發輔導員以及教師的工作熱情與動力。此外,輔導員以及教師為了自身職業的長遠發展,也要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給自己充電,不斷解放思想,跟隨時代的發展步伐來學習與了解先進的學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并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進行更好地革新與創新,增強教師的思政教育能力,壯大高校師資隊伍,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更好地實現融合與創新,更好地發揮出育人、育才的實際效用與價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 高校在展開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時,要重視管理理念、思政教育方式的轉變與革新,結合當前的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實際現狀與特點,不斷健全和完善學生管理制度以及思政教育體制,不斷優化與創新思政教育的路徑與學生管理手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和重點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高效的進行,促進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更好融合與創新,這樣既能夠豐富思政教育的形式、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推動,促進二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更好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目標,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思維與政治素養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實現塑造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包化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淺析[J].卷宗,2019(19):110-112.
[2]錢英.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7(22):110-112.
[3]唐菡悄,陳永紅,魯先文.地方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實證研究——基于學生滿意度視角[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
2020,39(06):17-21.
[4]陳力,曹劍敏,金銀哲.進一步完善學分制背景下高校學生學業過程管理及預警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15-17.
[5]雷茂林,李偉,張華嶺,等.對新形勢下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方法的探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1):37-38.
[6]王靜可.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探析——以L學院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21):78-79.
[7]王延春.柔性管理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