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華
摘 ?要:高中歷史學科中具有豐富的唯物史觀、時空概念、史料實證、歷史現象、家國情懷、壯志豪情,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可以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歷史知識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歷史品格和素養。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奠定歷史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歷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本文研究立足于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概述,具體分析了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提出了建立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策略,旨在為提升歷史學科教師教學效率提供經驗和理論指導。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89-02
Strategy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the Core Quality System of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Discipline
MA Guohua ?(No.1 Middle School of Kangle County,Linxia,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re are rich historical materialism,space-time concept,historical evidence,historical phenomenon,patriotism and ambition in the history subject of senior high school.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of history subject can help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own historical character and accomplishment in the diversified stud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help students lay the foundation of history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historical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history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establishing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system of history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history subject teachers.
【Key words】High school history;Core literacy;The classroom teaching.
首先,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立足于目前教學現狀,對學生的學習問題好未來發展問題提出了指導,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成為素質教育理念的核心問題。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關于歷史知識認知能力和思維品質,且對的歷史觀和歷史素養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組合優化歷史教材中的歷史知識、歷史事件,引導學生為自己奠定歷史基礎,采用歷史分析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拓寬學生得我歷史事業,提高學生的歷史辨證思維能力。
1.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概述
高中歷史學科素養是指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關于歷史知識認知能力和思維品質,其具體的內涵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第一,唯物史觀,這是指學生學習并掌握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后,對社會中的歷史事件進行分析、研究的能力。它也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社會生產力和經濟基礎之間的關系,二是社會意識形態和經濟基礎之中的關系,三是兩者之間的反作用關系,這些都詳細的展現在高中歷史教材中,需要學生系統學習。第二是時空觀念,時空觀念是學生通過學習歷史事件后,將歷史事件的時間、空間地點放在同一視野中觀察、學習,學生可以用地圖、年代表、紀年來進行記憶。第三是史料實證,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調查分析歷史資料等來推理、驗證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通過具體的場景將歷史事件再現,提高人的真實感受。第四是歷史解釋,是指根據歷史資料,對歷史中的概念、名詞進行解釋,或者對歷史現象進行分析,從而以公正、客觀的態度評價它。第五是家國情懷,是指在歷史知識的認知中,學生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從歷史人物身上學習他們為社會奉獻的責任感,從而繼承并弘揚優秀的民族精神和品質。
2.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
(1)鞏固學生基礎歷史知識
歷史學科中含有豐富的歷史基礎知識,其中有歷史事件、歷史時間、歷史人物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激發學生深入挖掘歷史資料的興趣,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基礎歷史知識。且學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學習資源,了解到更多的歷史信息,能夠擴展學生歷史資源庫,從而為學生學習其他科目提供知識補充。
(2)培養學生歷史科學思維
核心素養本質上是一種思想認同,觀念看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科學、辨證、批判性的看待歷史現象,從而指引學生運用自己腦中歷史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自身個性鮮明的歷史科學思維。
(3)幫助學生建立歷史觀念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運用歷史觀念去看待客觀事物,歷史就是用公正、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問題,學生具備了歷史核心素養后,可以激發自己的發散性思維,促使自己多方面、多層次的審視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促使自己完整、全面的解決多種歷史問題。
3.建立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策略
(1)鞏固基礎知識,滲透學科素養
高中歷史學科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歷史知識、歷史事件,且都經過編制者細心構思和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讓學生充分學習、加深理解,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并鞏固自己的歷史基礎知識,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對于高一學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梳理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讓學生大致了解歷史知識的呈現形式和特點。對于高二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建立一定的知識架構和體系,學會查漏補缺,將舊知識和新知識進行聯系,系統化的學習歷史知識。對于高三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全局式的視野幫助學生回憶整個歷史知識,激發學生自我構建歷史體系的意識,讓學生從過去中觀察、從現代中分析、從未來中總結,逐漸提高自己的知識遷移能力。例如,在學習宋朝的政治制度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我國朝代時間表,通過分析其他朝代政治制度規律和特點,讓學生推理并總結宋代的政治制度。這種方既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也能力提高學生認知理解能力,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建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奠定基礎。
(2)多方面整合資源,提升學生的實證能力
縱觀高中歷史教材,很容易發現,高中歷史教材具有廣泛性和包容性的特點,也體現出歷史知識的多樣性,這雖然有利于拓寬學生歷史視野,豐富學生歷史情感,但也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帶來一定的問題和壓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吃透教材,有選擇、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為學生講解歷史知識,根據歷史知識,可以選擇多種形式的呈現方式,對于歷史事件,教師可以通過大量引用實證資料和史料信息,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感受歷史事件。對于概念性的知識,教師可以精簡語言,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既能讓學生有側重點的記憶歷史知識,也能培養學生的資料整合和分析能力。例如,在學習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對于基礎的概念術語可以讓學生自己理解,對于其中整體結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讓學生觀看一些影片。引導學生從影片中自己總結中央集權制度產生的原因和背景。且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畫面感的特點,可以和歷史事件特點進行有利的結合。在觀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觀點進行糾正和補充,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感受,也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觀點,提高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
(3)借用生活觀念,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歷史信息是對某個現實生活和場景的總結記錄,是連接古代和現代的橋梁,學習歷史知識既能引導人們了解我國建設、發展的整個過程,也能為現代人們建立政治制度、治理國家提供借鑒經驗。高中學生思想已經成熟,學生可以系統的接收歷史知識,感受歷史情感,但是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理論和實踐聯系的能力還不足,大多數學生只是有較高的歷史成績,但是如何將歷史知識運用在生活之中,解決生活問題,學生還需要加強練習。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在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從生活中挖掘多種教學資源,配光學生的知識遷移和利用的能力。教師可以將歷史課本中的知識放在現代社會中,通過一些現代生活案例和時政信息,讓學生看到歷史事件對現代社會造成的影響,學會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去看待歷史事件。例如在學習我國的經濟制度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我國政治好社會演變規律,明確經濟制度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可以讓學生用全域視野去看待某一歷史知識。這樣既能促使學生更加簡單的學習復雜的歷史知識,也能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知識遷移能力,學會從多角度、多方面審視歷史概念。
(4)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認知水平,也影響著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健設,因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可以通過歷史概念的表面看到歷史概念背后的深層寓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完歷史知識時,及時為學生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調動、使用,加深學生的歷史感知?;蛘呓處熆梢蚤_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角色扮演、個人演講、或者事件講述,讓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感知歷史知識、歷史文化,從而提升自己歷史素養。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可以在某一節課上為學生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在課下積極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的視頻、影像、資料,解決自己的疑問。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也能明確歷史知識也將成為下一代人們研究歷史事件的新資料。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歷史文化時,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探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評價歷史文化,這種的方法既能加深學生對歷史文化知識的記憶,也能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感知力,看到歷史文化對現代生活、人們的生活觀念造成的影響。
4.結束語
高中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教師需要在全面把握、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有計劃的開展歷史教學活動,注重核心素養在歷史學科中的作用地位,從各方面引導學習、理解、掌握歷史知識,逐漸提高自己歷史素養。另外,教師在建立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過程中,也需要尊重課堂教學規律、學生認知規律,分析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時的缺陷和不足,對癥下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歷史態度和歷史價值觀念。因此,教師需要從歷史基礎知識、生活觀念、認知能力、知識遷移和利用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更要明白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既符合歷史教材編制規律,也符合學生未來成長規律,更是新時代素質教育和課程標準改革的迫切要求。
參考文獻
[1]黃德玲. 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討[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0).
[2]賴明泉. 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教師版),2019(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