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繼榮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教學是指在英語教師的積極引導下,使初中生可以與教師、同學之間形成密切良好的互動關系,這就可以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因此,基于該點,就需要英語教師采取多方面的策略,達到促進互動教學的目的,從而可以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英語;教學
從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互動教學的發展總是停滯不前。不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互動教學就是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必須加入的教學方式。那么,英語教師可以從轉變互動教學觀念和多樣化評價兩方面思考,從而可以有效展開互動教學工作。
一、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近年來我國初中入學的人數逐漸增多,雖然對初中生順利升入高中學校沒有較大影響,但是對初中生能否順利進入當地重點高中學校就有較大影響。尤其對于初二、初三的學生而言,背負了過重的學習負擔,常常奔波在學習作業之中,就會逐漸降低初中生對英語課堂的參與興趣。同時,正是由于接近中考考試,絕大多數的初中學校都想取得傲人的升學率,這就會給英語教學設定較為繁重的教學目標。所以,英語教師不得不為了追趕教學目標,逐漸忽略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互動,從而淡化教師和學生的課堂互動意識。
其次,有些英語教師由于長時間內未與初中生進行過課堂互動,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互動方式遲遲不能得到創新,漸漸就會讓初中生無感于這種互動方式,慢慢就會失去課堂互動的積極意義。并且,在我國大多數初中英語課堂中,由于有些校方會給初中英語教師布置固定的教學任務,其中就包括有需要讓教師帶動初中生展開課堂互動,而有些教師并沒有正確理解其中的教學含義,僅僅是將其作為校方給予的教學任務進行執行,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實效性。所以,當在課堂上展開課堂互動教學時,僅僅是走流程式的簡要略過,如,有些教師會先提問“請問有同學能告訴我這道題應該填該單詞的什么形式嗎?”如果遇到無人回答的情況,這些教師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調動初中生的課堂參與興趣,而是直接會忽略學生回答直接進入下一課題。因此,這樣不僅會持續降低初中生的課堂參與興趣,而且不利于展開有效的英語教學工作。
二、加強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教學關系的策略
(一)積極轉變現有的互動教學觀念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些英語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初中生的能動作用,總是將教師的教學任務作為展開教學的主旨內容。這就使初中英語課堂逐漸轉變為“為教而教”,給予初中生的思想觀念較為狹隘、功利、局限,不利于初中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那么,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積極轉變這種帶有偏向的教學方式,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其一,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初中生的能動作用,使初中生可以在動手動腦的環境中增進英語素養,并且初中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提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其二,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要學會在與初中生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可以在初中英語課堂內形成積極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英語教師需要注重英語課堂互動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可以將更多的趣味因素融入課堂活動中,使初中生可以在寓樂于教的環境中發揮更多的想象力、創造力,這就為展開優質的互動教學建立了環境基礎。
其三,在選擇英語課堂活動時,既需要考慮到初中生的興趣關注點,又需要考慮到是否可以容納更多的初中生參與其中,可以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上啟發初中生的自主意識,從而可以提升初中生的課堂參與能力。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借助“你畫我猜”的方式,圍繞本單元的所有重點單詞展開教學。首先,教師先讓所有的初中生按照教室內的座位順序,每前后兩桌的成員組成小組,并自行指派一名小組長。然后,給每組劃定不同部分的重點詞匯,以此避免重復。并且,游戲方式主要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良好配合,一方面需要兩個人在原位上觀看和理解,可以根據其他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出的圖像,以此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猜題正確的數量,以此類推。那么,如果某個小組的學生在猜題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回答上來,這就需要該組所有的成員自行商議當眾表演才藝節目,如唱歌、跳舞、朗誦等,既可以提升所有初中生的英語課堂參與興趣,又可以盡可能發掘初中生的潛能。其次,教師需要規定本次課堂活動的秩序,在其他小組成員展開猜題活動時,其他小組成員必須保持安靜的課堂氣氛,不能隔空“打小報告”,這樣才能保持課堂互動活動的公平性。并且,如果初中生保持較高的正確率,一方面需要保證表演者需要合理地形容物體的外形和特征,另一方面需要猜題的學生掌握和記憶更多的重點詞匯,可以有足量的詞海用于猜測對比,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詞匯記憶積極性。最后,英語教師需要作為“你畫我猜”課堂活動節奏的管理者,先要給予每組成員充分的記憶詞匯時間,并且需要在該活動中設置一些物質獎勵,以此作為激勵初中生踴躍參加課堂活動的動力,如辣條、零食等。那么,在這樣氣氛活躍的課堂互動活動中,既可以促使初中生逐漸對英語課堂產生參與積極性,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又可以有效不斷地加強初中生的英語詞語積累量,從而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二)因材施教,教師需要給予初中生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由于初中生存在性格差異化,初中生在接受教師評價后的反應均不一致,當性格較為安靜的學生聽到教師評價后,會變得較為膽怯羞澀,當性格較為活潑的學生聽到教師評價后,會變得更為積極活躍。那么,這就需要英語教師依據每個初中生的性格特點,采取合適的言語進行評價,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融洽的互動教學關系。比如,當英語教師提問道:“請問同學們,為什么現在完成時要加‘have?”而對于該題目,英語教師既需要使用“鼓勵加鼓勵”的方式對性格活潑的學生進行評價,又需要使用“鼓勵加引導”的方式對性格安靜的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就有利于提升互動教學效果,從而有利于教師展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是展開有效的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可以從互動教學觀念和評價方式,提升初中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從而有利于形成積極良好的互動教學關系,這就為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彭迪鋒.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探究[J].學周刊,2020(5).
[2]葉福萍.淺談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5).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