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奇
內容摘要:如今,我國教育改革正在穩步推行中,教師需要在第一時間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努力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這樣才能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仍舊存在較多問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從多個方面入手,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研究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構建思路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那么就需要教師從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等方面入手,設計明確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的參與性較低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部分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填鴨式、灌輸式等。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過于依賴教材內容,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對較為單一,整個課堂氛圍相對較為沉悶和乏味。在語文課堂中,教師通常都是采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而這樣的方式缺少較強的靈活性,導致學生逐漸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無法真正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中。
(二)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語文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與學生一起探究和分析語文知識。但是從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仍舊延續傳統的教學理念,未能真正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實現學生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步提升,也無法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
(三)教學方法缺少新意
近些年,新課程改革正在穩步推行中,學生寫作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的提升并非是唯一的教學目標,教師更應當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但教師未能靈活運用具有新意的教學方法,未能給語文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無法實現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的穩步提升。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路
(一)明確恰當的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想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不僅需要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學生情況,設定恰當、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開端,同時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明確指導[1]。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正式教學前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同時圍繞著這一目標展開教學。
例如,在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春》這一課時,教師就應當先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首先,認知目標。教師需要認真講解課文中的生字和生詞,掃清所有的文字障礙。學生能夠有節奏、歡快地朗讀課文內容,能夠準確應用該節課學習的生字和生詞,體會和了解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會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其次,能力目標。借助討論、閱讀、賞析等方式,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構建出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借助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逐漸掌握賞析語言、文本的方法與步驟;最后,情感目標。感受到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使學生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能夠真正熱愛大自然,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在確定目標時,教師應當結合課文內容,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還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切勿過于追求個性化,而是要腳踏實地地進行分析,這樣才能逐漸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構建豐富的課堂教學環節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堂教學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導入環節、知識講解環節以及總結歸納環節[2]。因此,要想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就需要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導入環節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其導入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知識的講解、總結歸納環節都應當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在第一時間集中學生分散的注意力,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老王》這一課時,教師就應當重視教學環節的設計。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鎖定學生的目光,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在講解語文知識時,教師就需要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其好勝心與好奇心,采用提問的方式使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上課時,教師可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過與課文中同樣的事情?當你的鄰居遇到問題和困難后,你會選擇怎么做呢?”提問可以進一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最后,在課堂的結尾環節,教師還可繼續提出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如“在課文中,老王的哪件事情描述的最感人和詳細?作者對老王做出了哪些描述?你覺得作者對老王寄予了怎樣的感情?面對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做出了哪些事情?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得到了哪些道理?”學生需要認真思考這些問題,表達各自的想法,進行總結與歸納。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
(三)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幾乎不會出現兩名情況完全相同的學生[3]。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當保證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教師應當采用恰當的方式給予學生適當引導,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黃河頌》這一課時,教師就可開展有趣的朗誦活動,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需要上臺演講,將自己的最佳狀態呈現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朗讀能力將會得到大大提升,可以切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效率高低和學生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當前班級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生動而愉悅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4]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對自身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融入新課程改革教育的新理念,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改革以及創新,并且教師還需要在生動而愉悅的教學情境中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以及交流,保證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有效提高。
比如在班級中向學生講解《狼》這部分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始階段,先讓學生自主性的閱讀,對文章的內容大概有一個印象,之后教師要向學生提問:“相信同學們在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對于作者筆下描繪的狼的形象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所學習到的內容說一說,你知道哪些有關狼的成語或者是狼的文章呢?”教師在班級教學中在向學生提出這一問題之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結合自身在以往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內容進行自主性的回答,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小作文的方式來進行文本的表達,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同學加深對這部分文章內容的印象,還有助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聯想能力,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全新的自我來把握文章中的主題和描繪動物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五)層次性探究活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在搭建高效課堂時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5],從而使每個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和自由性的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教師需要將互動探究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根據課堂教學重點進行層次性的劃分,由簡單到復雜實現良好的過渡,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
比如在班級中向學生講解《春》這篇文章內容時,在文章中有這樣的話“春天的腳步近了”,這句話屬于擬人的修辭方法,教師在讓學生掌握這一重點語句時,首先要讓學生認真地分析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規則和在應用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之后,在學生回答完成時,教師要讓學生結合自身閱讀能力在課文的其他段落中找出運用擬人的修辭語句進行對比性的分析,從而讓學生能夠掌握擬人的修辭方法。在后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所學習到的擬人的方法來進行四季景象的描述,學生既可以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也可以通過作文的方式,只要可以完整的運用修辭方法就可以了。在學生寫作完成時,教師要多方位的評價學生的整個學習內容[6],如果這位同學能夠精準性的運用擬人的方法,并且融入了自己一些創新性思維的話,那么要進行適當的獎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需要結合多方面的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加入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重視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努力構建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松.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9.
[2]李環平.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0(32):165.
[3]周光哲.以生為本,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33-34.
[4]張治忠.論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8(02):26.
[5]馬彩霞.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9):39.
[6]牙松.探析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4(54):10-11.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文峰鎮喬門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