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大數據概念的提出,移動通信設備的不斷普及以及在線學習資源的傳播與共享,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讓碎片知識、信息可以通過移動客戶端以文字、視頻、動畫等形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呈現,令人眼花繚亂。傳統教學生態(tài)下以教師為主導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互聯網+時代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探索,依托互聯網+時代背景,找出一條適合動畫專業(yè)課程改革的道路,以《影視合成》課程為例。
關鍵詞:互聯網+ 時代背景 動畫專業(yè)改革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一言激起千層浪,該計劃一經提出便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熱議。為了順應“互聯網+”的發(fā)展趨勢,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教育部先后于2015年10月和2016年2月制定并印發(fā)了《高等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贏富數據(2015-2018年)》和《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兩項重要通知,旨在通過信息化來實現教育的信息化。知網上搜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改革相關論文有200多篇,大多從教學方法、科研、教學平臺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分析,未能真正從學生的立場、需求、心理層次去考慮教學。
本文以學生為本,進行“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探索,構建動畫專業(yè)課程設計新思路,以影視合成課程為例,旨在推動本院動畫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的發(fā)生。
一.“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在動畫專業(yè)教學中探索及構建
“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基于本院動畫專業(y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以有趣的教學方法結合有用的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的展示方式、傳播途徑,三位一體應用于動畫教學,三者互為依托,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如圖1-1,附后)。
1.三位一體——有趣。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信息化大爆炸的時代,給高校教學帶來了大量教學資源便利的同時,讓知識呈現的方式多樣化,各種移動客戶端所承載的碎片化海量信息讓學生無力抗衡,學生對知識的的需求不再是傳統的被動式的接受,而是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性學習,以是否有用,是否有趣為衡量標準,開課前五分鐘內,課程內容無法吸引他的注意力,便成了“低頭一族”。國內各高校教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絞盡腦汁,上課強制性的上繳手機、關機、扣學分、放下手機主題活動等等,這一系列的行為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課堂成為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的現狀。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制性的措施,對于學生來說:“留住了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與其在這上面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花點心思讓課堂變的有趣。
課堂的有趣分為三個方面:教師有趣、教學方法有趣、教學內容有趣。教師有趣,則是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職業(yè)特點要求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如因此就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高高在上的對學生言傳身教,學生馬上會保持警惕和回避的心理。教師在心理上要與學生進行角色轉換,以學生的視角為出發(fā)點,與學生一起成長。以《影視合成》課程為例,教學導入及設計以90后學生關注的時尚、音樂、影視、熱點、網絡用語為契機,與學生一起成長,引起學生共鳴,拉近師生距離,抹去學生心理上與教師之間的鴻溝,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會給老師加分。教學方法有趣,體現在教學設計上,通過設計課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進來,多一些有效的互動,利用當下熱門的互動形式如:h5、雨課堂等,讓手機服務于課堂。教學內容有趣,影視合成課程本身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可以將影視作品中很多涉及后期制作的內容,通過課程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制作的方法,如果將內容與當下學生們關注的熱劇、創(chuàng)意短視頻的點結合起來,不但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能激發(fā)學生迫不及待的學習心理。
2.三位一體——有用
教學有用,指教學的內容與行業(yè)需求接軌、教學案例來自影視作品中的典型案例、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實現高校輸出人才與市場無縫鏈接。
教學內容與行業(yè)需求結合,這樣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的提升專業(yè)技能及個人素養(yǎng)。以《影視合成》課程為例,這是一門教授視頻特效、合成、調色等內容的課程,這時課程內容的選擇便十分關鍵,如若教學內容選擇的是一些軟件的基本界面操作、合成操作流程演示、五毛錢特效,學生很快便會呈現視覺疲勞的狀態(tài)。考慮與市場接軌,教學案例選擇影視作品中常用的影視技巧、特效內容,進行提煉。讓學生參與拍攝類似創(chuàng)意視頻素材,教師將其進行后期合成,作為課題案例進行演示,不但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感,而且讓與現實生活有巨大差距的特效,接地氣走入課堂,既提升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又能讓教學與市場的需求對接,滿足了學生的趣味性與市場的需求性。基于動畫專業(yè)的工作室制,教學內容與實際項目結合,工作室學生以團隊形式組合,分為不同組合,完成實際項目的制作,這樣也能更好的了解市場需求,提升個人專業(yè)技能。
3.三位一體——有效。
教學有效性,在教學評價中是屬于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無效的教學讓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讓教師備受挫敗感。所謂有效,分為三方面的有效:授課形式、授課途徑、老帶新快帶慢。工作室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給予教師因地制宜,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工作室教學相對來說是小團體的授課方式,授課地點可以是平常的教室,也可以圍桌而坐,像朋友一樣交流、提問。除了傳統的授課形式,我們可以借助現在流行的微課、慕課、錄屏形式,結合現在的媒體端電腦、手機、投屏等方式,以豐富的視聽效果展現在課堂,順應時代發(fā)展,將手機、電腦變成學習的利器,讓學生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化被動為主動。課堂上視頻教學解決不了問題可以讓老生帶新生,或者接受能力快的學生輔導接受能力慢的學生,這樣仍然解決不了問題,教師再次發(fā)揮引導的作用,這樣大大的提高了上課的效率,還讓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再次理解和記憶,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微課、慕課、錄屏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傳播,讓學生通過線上線下交融式學習,還能讓學生反復學習,加深記憶,隨時隨地學習,推動學生有效學習,提高教師教學效率。
二.“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特色
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較于傳統教學,強調教師在心理角色上的轉變,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心理分析,教師與學生角色互換,共同成長。教學內容與市場接軌,借助工作室承接市場項目的優(yōu)勢,將課程與項目相結合,給學生提前接受市場的檢驗,以行業(yè)標準要求自己提升專業(yè)技能。教學以微課形式展現,方便學生線上線下交叉式學習,挖掘學生自學的潛力,節(jié)約教師授課時間,讓教師在教學中真正實現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位置。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借助它給教學帶來的便利的一面,讓教學內容變的“有趣、有用、有效”,1+1+1>3,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師在教學中起引導作用,從根本上提升高校教學效率及質量。
三.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可以順應時代發(fā)展,讓“低頭族”的學生將各種媒體移動端變成學習的利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課程內容的設定與市場接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團隊精神、實踐能力,讓學生更適應專業(yè)及市場的需求,同時展現了教學特色,提升了高校動畫專業(yè)的教學效率。作為一個科學的、合理的、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必須長久地執(zhí)行下去,方能見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帆王靜.“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對動畫專業(yè)教學的影響[J]知識經濟,2015-10.
[2]史春霞.三位一體_教學模式在動畫專業(yè)課_省略_探索_以三維角色動畫課程設計為例[J]裝飾,2013-09.
基金項目:本文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級教改項目(項目編號JGB201811)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