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摘 要:小學數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有些學生會拒絕數學,因為數學不夠有趣,導致他們缺乏興趣。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中,實驗教學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循序漸進的探索過程中逐漸發現數學興趣,從而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驗教學
《最強大腦》里一位嘉賓講:“我對數學成績優秀的人毫無抵抗力”,事實上,這代表著一個人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近年來,教育工作者對數學也越來越重視,這其中實驗教學的方法脫穎而出,實驗教學既可以吸引學生眼球,還能更直觀且清晰地使其理解數學知識,思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此文重點分析如何開展實驗教學。
一、挖掘實驗素材,巧設實踐活動
小學階段,學習重點在于教材,教材是經過了統籌編排,且內容具有提煉性和深究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仔細閱讀教材,結合教輔資料和微課視頻等來精心設計數學實驗。實驗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所以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材的深度,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有分層次的要求,過程轉換要足夠靈活,俏皮的調節氣氛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參與實驗的有效性,但實驗階段可是要嚴謹對待的。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的時候,教師應預先準備好一定數量不同形狀的積木、彩色卡片,并制作精美的PPT。教學過程中,首先將學生拆分成若干個小組,之后的觀察需要由學生合作完成,接著教師根據PPT的進度來與學生互動,用照片形式來引導學生找出實物圖形,最后依次對不同的圖形特征及聯系進行描述和補充。這樣的話,單調的講述轉變為了學生自主認識,探究不同圖形的形式,能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深入了解知識的同時學會了合作,在課后還可以組織搭積木的游戲。再比如《有趣的七巧板》這一拓展單元,教師也可以組織小組活動,這時需要借助七巧板,通過學生自己滑動七巧板來探究七巧板的原理和玩兒法,同時還能鍛煉學生拼七巧板的技巧。
二、注重興趣激勵,豐富教學模式
單一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長時間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應該及時改進新的教學模式,變著花樣地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尤其是在數學實驗方面,隨著內容的差異性,需要有各式各樣的傳授方式來與之對應,以便更好地傳達教師的用意,在學生角度也更易于理解并接受。而在這期間,教師要考慮的是如何能激發學生對內容的熱情,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若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對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動力也就越足。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思考,針對同樣的實驗,自己是否有別樣更好的方法來幫助同學們理解知識。
數學實驗雖沒有專業的理科實驗室,但是也不僅僅局限在封閉的教室里,除了要用多媒體展示內容外,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例如,在學習《認識方向》的時候,教師針對這一實驗教學就應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探索如何認識方向,首先可由學生自由發言,在上課之前接觸到過哪些實用的辨別方向的方法。接著共同探索方法是否有效,公平起見,教師還可以配戴一個指南針,在判定實驗的時候還能拓展學生知識面。比如,四大發明的相關內容。最后由教師拓展并總結。在這一課的復習課上,還可以布置“畫出校園半日游”的作業,在紙上清晰地標明方向和主要標志物,接著描述半日游的路線,此方法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
三、轉變學生角色,尊重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要占主體地位,教師占主導地位。也就是說,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外加提示、拓展和總結。在數學實驗教學中,更是要貫徹此要求。親身體驗后,學生對實驗的過程和結論印象更深刻,記憶也更加持久。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參與到每一個環節,從目標、設計、操作到分析和結論,數學的嚴謹性體現在每一步。前期對實驗的精心設計也應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且應該設置不同層次的實驗,尤其是考驗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操作,挑戰性和創造性的想法是實驗的終極目標。
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能發散自身思維,同時提升自我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創建獨特的探究教學情景,以此來激發學生熱情,在設置實驗時,把握好主體方向,以免在實驗時被帶跑偏,沿著主線能更好地體現教學的實踐性。此外還要保證留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在未得出結論前勿公布結果,以確保探究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總之,數學實驗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探索數學規律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數學探究能力,養成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的重要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數學實驗的開展,要重視學生在數學試驗中遭遇的問題,即便是細節問題也要予以重視,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實驗經驗,提升他們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養成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學森. 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讀寫算,2020,(24):78-79.
[2]姜慧. 在“動思結合”中探索小學數學實驗教學[J]. 新智慧,2020,(12):68.
[3]陳乃春.小學數學實驗結構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圓柱和圓錐》單元為例[J].教育視界,2020(35):66-69.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安臨站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