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蓉
摘? 要:節奏感是音樂教學非常關鍵的構成,成為音樂學習的重要靈魂,音樂節奏發生的變化,會使聽者感受到不一樣的感覺,所以,缺少節奏的音樂可以說是沒有靈魂的。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屬于非常關鍵的環節,對學生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的教育培養至關重要?;诖?,本文對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節奏訓練;初中音樂;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2-0091-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hythm Trai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RONG Rong? (Experimental Junior High School of Siyang Coun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sense of rhythm is a very key component of music teaching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l of music learning. Changes in the rhythm of music will make the listener feel different. Therefore,music lacking rhythm can be said to have no soul.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rhythm training is a very critical link,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s' music ability and music literacy.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rhythm trai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words】Rhythm training;Junior high school music;Classroom teaching
初中音樂教學階段,節奏內容相對較為豐富,音樂所具有的節奏類型同樣較多,并存在相同特征,有利于做出有效辨析與深刻感知,以此加深記憶。不過,部分節奏感相對較強的音樂,則對學生節奏感有著相應的嚴格標準,若學生缺乏良好的節奏感,則難以對音樂做出有效掌握,學習難度勢必有所提高。所以,初中音樂教學期間,教師務必對節奏訓練加以合理有效應用,對教學理念、方法做出轉變和創新,使學生對音樂學習更加感興趣,發揮節奏訓練的關鍵作用,培養學生節奏感和音樂素養的全面提高。
1.節奏訓練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節奏屬于音樂的靈魂與核心,主導音樂感情基調,同音樂質量息息相關。節奏同樣主導者音樂的主旋律以及深刻內涵,對速度有著重要影響和作用,成為構成音樂的關鍵要素。由此可見,初中教學中,節奏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傳統教學期間,教學方法主要以欣賞或是灌輸為主,學生學習則保持著娛樂心態,學習興趣明顯不足,對教師所教授的專業知識難以做出充分學習理解,且主觀能動性較差,學習效率無法得到保證,以此使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難以得到真正提高。所以,為使教學現狀得到有效改善,教師務必重視對節奏訓練的合理有效應用,使學生對音樂所具有的生命力做出深刻感悟,掌握音樂學習的方法,在節奏中感受和體會音樂的魅力,從而促使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
2.節奏訓練對初中音樂教育的作用
(1)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
音樂作為藝術的表現形式,在初中時期對學生開展音樂教學,其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合唱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最終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目標。強化節奏訓練,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音樂構成,理解音樂情感,從而提高音樂的渲染力,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2)提高學生的音樂技巧
為了更好的開展音樂的節奏訓練工作,那么就應該教授學生一些音樂技巧。音樂作為藝術,想要更好的呈現。演奏者不僅需要融入充沛的感情,同時還要具備一些音樂技巧,從而才能讓音樂更好的打動人心。在演唱過程中掌握歌曲節奏感,也是提高音樂水平的一門技巧,只有掌握了節奏才能找準節拍、才能調整氣息,才能讓歌曲節奏更加符合人的感官需要,學生有了節奏感,那么在演唱時就不會出現搶拍、慢拍、拖拍類的情況。
(3)提高音樂課的教學效率
加強節奏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掌控,進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有的學生聽音樂不會聽節奏,有的學生只會隨著音樂哼哼,但是卻找不到音準,而有的學生因為節奏感強,只聽兩遍就會唱。由于學生間的樂感差異,因此必須要進行節奏訓練,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節奏感。同學有了節奏感,那么老師在教學時就十分容易簡單,課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3.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1)突出強調節奏,深化學生認識
生活之中節奏隨處可見,下雨、走路、講話和舞蹈等均存在著明顯的節奏。節奏的存在,音樂也顯得更有秩序,節奏好比指揮家,使音樂變得更為靈動。所以,節奏也成為音樂的重要骨架,節奏可以影響聽者的感官,若缺少節奏,音樂則會亂為一團。例如,音樂“牧歌”、“萬馬奔騰”等因素,為學生帶來強烈的沖擊力。如草原音樂所使用的的樂器相對單一,多以馬頭琴、太平鼓和四胡等為主。盡管演奏樂器較為單調,卻以樸素、粗狂、豪邁的演奏方式以及節奏,為人們帶來心靈上的沖擊,正是如此對現代音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又如,音樂“船工號子”,聯想船工節奏型的唱出號子,力氣可以使用一處,節奏所表現出的作用至關重要。人們將旋律當作音樂的重要靈魂,那節奏便是靈魂的重要載體,缺少節奏的存在,旋律也會瞬間失色。唯有節奏的存在,旋律方可依托于節奏,方可煥發光彩,從而譜出優美的樂章。
(2)課堂聽力訓練,增強學生樂感
初中音樂教學期間,聽力練習同樣對其節奏訓練具有重要的幫助。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為,引導學生逐個拍子去聽,逐個音符去學,這并非有效的教學方法。好比英語學習,逐個字母和單詞的學習認識,勢必會對學習速度和效率產生不利影響,使學生難以對整體節奏做出有效把握,同樣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造成制約影響。音樂教學中,節奏存在其規律性特點,大部分歌曲節奏多以主體節奏的變化和穿插為主。比如,音樂“藍色的探戈”,屬于“新古典主義”音樂,初聽會感覺節奏存在明顯變化,存在相應的學習難度。所以,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節奏訓練,通過課堂聽力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樂感,使其可以對樂曲的節奏和旋律做出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音樂綜合能力。此外,節奏同樣可反映出人們生活狀態以及自然環境。如音樂“婚禮進行曲”,節奏莊嚴肅穆沉穩有序,充分反映出婚禮殿堂所具有的神圣。如新疆音樂“青春舞曲”,王洛賓對曲調中的連續重復尾音和顫音舍棄,使音調更加甜美,符合民族格調。通過節奏的方式,表現出豐富多樣情感,使聽者形成豐富感受,唯有通過不斷欣賞,方可做出真切感受。所以,初中音樂教學期間,開展節奏訓練時,若學生可以形成整體感知,便能夠對大部分樂曲做出認知了解,使自身語感得到進一步的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培養學生良好樂感,以此促使其音樂素養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3)調動學生情感,學會用心感受
大部分情況下,若學生有著良好的天賦,其樂感同樣較為良好,但難以對因鱷魚所具有的深刻情感做出深入體會和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并未用心對音樂節奏進行體會和感受,并未將自身心情同樂曲加以充分結合,從而并未深入領悟作曲者所要表達出的真實內心想法。所以,教師務必重視調動學生情感,使其可以用心感受,感受音樂節奏。比如,音樂“天鵝湖”,通過節奏旋律表現出浪漫動人的情感,教師可先帶領學生了解故事的背景,積極調動學生內心情感,使學生在節奏中對樂曲所具有的情感做出深刻體會和感受。又如,交響曲“大?!?,使人感受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勢如破竹的生命激情。又如音樂“天空之城”,是由蘇格蘭民歌曲調改編而成,小提琴優美動聽的旋律,吉他略帶傷感的旋律,在節奏中使人體會到對生活的希望以及追求。課堂教學期間,對于此類音樂作品的學習,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情感,引導學生用心感受音樂所表達出的真實情感,使其節奏感和音樂能力可以獲得真正的提升?;诖?,針對音樂作品節奏的感受,教師務必重視對學生內心情感的有效調動,引導學生用心感受,增強感悟和認知,促使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
(4)利用樂器演奏,提高節奏控制
樂器屬于音樂表演非常重要的構成,初中音樂教學期間,開展節奏訓練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預期進行節奏訓練,以此提高學生對節奏的掌握能力,以此促使學生節奏感和音樂素養的有效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期間,教師可以使用的樂器主要由手風琴和電子琴等,不過此類樂器存在一定的難度,若學生缺少相應的基礎則難以做出有效掌控,并不適用于開展節奏訓練。如沙錘、鈴鼓和三角鐵等樂器,同樣屬于音樂節奏的器具,簡單易操作的同時,便于學生有效掌控。因此,節奏訓練期間,教師可對此類樂器加以有效利用,以此促使學生節奏理解與掌控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比如,音樂“新年好”,學習期間,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沙錘和鈴鐺進行伴奏,并演唱歌曲,對全新演唱方式所具有的特點做出充分體會,并對節奏做出準確掌控,從而順利完成節奏訓練,使學生節奏感與音樂素養得以全面提高。
(5)結合歌曲背景,提高節奏認知
初中音樂教學階段,各不相同音樂類型存在著各不相同背景,正因如此,也使得音樂節奏具有相應的特點。因此,開展節奏訓練期間,教師應當結合歌曲背景,向學生做出介紹講解,使學生可以在主觀層面對音樂節奏做出了解認知,使學生對音樂節奏做出更為深入的學習理解。比如,音樂“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音樂背景故事所講述的內容,主要是對教師所產生的崇敬之情,所以,節奏訓練中,教師可對音樂背景做出簡單介紹,使學生可以對深刻情感做出充分感受,體會舒緩和溫柔的節奏,提高節奏認知。又如,音樂“百萬雄師過大江”,教師同樣可先對音樂背景做出簡單介紹講解,使學生認識到歌曲使關于紅軍為渡過長江,以此鼓舞士氣的歌曲,使學生對雄壯豪邁的情感做出充分感受,體會強烈明快的節奏,促使學生節奏認知得以有效提高。
4.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學階段,節奏訓練的有效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務必重視對節奏訓練加以合理應用,通過突出強調節奏,深化學生認識、課堂聽力訓練,增強學生樂感、調動學生情感,學會用心感受、利用樂器演奏,提高節奏控制、結合歌曲背景,提高節奏認知等教學方法策略,使節奏訓練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節奏感與音樂水平,促使學生音樂素養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娟.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祖國,2018(07):271-271.
[2]魏旻悅.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知音勵志,2016(15).
[3]張英.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04):P.34-35.
[4]唐小艷.試析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34):280-281.
[5]孫曉娟.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學子:教材教法研究,2017(21):P.87-87.
[6]魏文娟.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探討[J].山西教育(教學),2020(02)
[7]黃丹樺.節奏訓練——小學音樂教學的核心[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