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偉
(集寧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數據庫概論》是我院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也是學校很多理工科院系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很多計算機課程的先修課,對每個學習計算機的學生都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數據庫概論》課程教學存在以下不足:教師以教材為中心、缺乏激情;學生聽課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生水平差異較大;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缺少必要的聯系。《數據庫概論》課程的重要性與課程窘困的教學現狀決定了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MOOC的出現,以其隨時隨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優點影響著全世界的教育,但也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差強人意的學習體驗、欠缺的學習過程管理等。為了彌補MOOC的不足,出現了小規模私密在線課程(SPOC),全稱“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這種全新的模式能充分發揮MOOC的潛能,將上優質的MOOC資源與校園、課堂等小環境教學相結合。SPOC教學模式引入我國后出現了“井噴式”的研究現象。近幾年成為教育熱點,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和應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1]。
基于“MOOC+SPOC”平臺的現代化教學是“以學生課堂為中心”教育改革的一種實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伴隨著我國“互聯網+”教育的普及,傳統、保守的大學課堂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需求,“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代表,在“MOOC+SP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能夠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達到充分掌握知識和提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教學效果。
首先,為《數據庫概論》課程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學生通過該平臺進行課前預習。同時,教師利用平臺根據各學院、各專業的學生情況,靈活發布、更新SPOC數據庫知識學習資料,并根據教學計劃制作合適的MOOC學習視頻,供學生學習使用。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翻轉課堂、任務驅動等教學法,課前為學生分布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完成任務。課后,教師通過平臺提供的學生學習時長、作業完成情況、測試成績等數據,從多個維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師生通過平臺進行交流、答疑,充分就學習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從而形成教學反饋,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2]。
MOOC+SPOC混合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因為教師需要在全新的環境下設計課程、預習、討論、實驗等,內容調整之后教學工具和手段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變。課題組教師需先做出示范性的課程設計和教案,提煉出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1.課前自主學習
課程開始前,教師引導學生依據課程的教學資源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生可登錄“網絡學堂”,快速瀏覽教學平臺提供的教學資源,對課程有一個整體認識。然后,學生可以通過智能設備隨時隨地的觀看SPOC教學視頻學習相關知識點。最后,如果學生對于哪方面的知識不是很清楚,可在論壇上發言討論或留言。
2.課堂實踐教學
課堂實踐教學環節分為3個部分:(1)教師根據提煉出來的教學內容對課程教學進行解疑和概括。(2)教師提前瀏覽“網絡學堂”和SPOC上面的論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提出的問題。課堂授課時,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課程內容的難點和重點。(3)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學生可根據教師的講解,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任務。下課前,每個小組需將小組的實訓成果上傳到“網絡學堂”,評測系統會根據多元評價體系給出小組成績。
3.課后拓展鞏固
課程結束后,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學堂”上的參考資料或SPOC中的資料(包括課程的演示文稿、電子書、學習指南、案例庫等),繼續深入學習計算機基礎的相關知識,拓展自己的計算機應用技能。
基于MOOC+SPOC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過程如下圖1所示:

圖1 基于MOOC+SPOC的《數據庫概論》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基于“MOOC+SPOC”《數據庫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設,可以使教師從傳統的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從被動的知識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索者。借助“MOOC+SPOC”數據庫教學平臺,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提升數據庫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助力數據庫概論課程教學改革,促成混合式數據庫概論教學系統的構建,這些對未來數據庫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