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尚賢萬科小學 張 超
教師在小學計算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方法,使“數”與“形”優勢互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助于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發展學生“計算思維”,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本文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闡述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小學計算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挖掘“數”與“形”的內在聯系,將“無形的”數形結合思想穿插在“有形的”計算教學中,讓學生少做題、會解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通過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教學的全面分析,我們發現數學思想方法貫穿始終,數形結合思想方法體現在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四則計算的每一個知識點中,我們通常借助實物、小棒、幾何圖形、線段圖、數軸等幫助學生理解數、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深入挖掘計算教學背后隱藏的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并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到日常的數學課堂中去,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循序漸進,同時力求創新,讓計算教學向更“深”處漫溯。
小學生喜歡生動、有趣、具有探索性的課堂。尤其是計算課,一部分學生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基礎,如果教師只停留在怎樣算、算得對、算得快的基礎上,那么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教師應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情景,將學習內容圖片化、情景化、故事化,培養數形結合意識,挖掘計算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如,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進位加法》中的例2及解析:

這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校舉辦秋季運動會的契機,創設給運動員頒獎的情景,頒獎臺上十個小朋友一組,排隊過程中,學生先分,再湊十,再相加,動作思維得到鍛煉;通過觀察、比較,利用小棒,數形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形象思維得到提升;最后通過算式分解圖完成計算,學生在感知“數形結合”簡潔性的基礎上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計算教學生動有趣。
“以形助數”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問題變具體、復雜問題變簡單,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如,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例5及解析:

教學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擺小棒分一分,這樣把“數”的運算轉化成了整捆和單根小棒“形”的平均分的過程,每一步的除法計算都有分小棒的過程作為原理支撐,小棒的“形”已深深刻到學生腦海里了。“以形助數”建立了“形”和“數”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更易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此基礎上形成除法筆算的一般思想方法。
“以數表形”就是把“數”的對應的“形”找出來,利用“圖形”解決“數量”問題。如,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分數》中的例4及解析:

教師引導學生動手折一折、畫一畫、分一分、涂一凃分數,讓學生用圖形表示算式,再用算式表示圖形,充分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這樣通過“以數表形”在算式和圖形之間建立了聯系,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中真正理解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
綜上所述,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在計算教學的各個階段,從生動有趣的情境圖,到擺小棒、畫幾何圖形、線段圖、數軸等逐層滲透。新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應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與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計算教學才會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