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業
興趣是驅使一個人去干好某事的強大力量,那么,怎樣培養自己的強烈興趣?怎樣讓自己學習“上癮”呢?
雖然我在中學的數學成績很好,但我覺得自己現在的中文水平更高,讀中學時我文理就絕不偏科,至今我仍然覺得文理都很重要,數學可以讓人思維縝密,文學可以使你想象豐富?,F在很多父母在兒女教育和專業選擇上重理輕文,實在是既功利又可笑?!皩W非文不宣,文非學無本”——我一直認同清代學者的這句名言。不管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你要想真正學有所成,有學而能宣,能文而有本,是一個學者必備的能力。所以我對兒子的語文成績非常在乎,我對自己的語文教育能力更是信心滿滿。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教他寫作文,仍然還是用魔鬼式訓練法,最后弄得他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小學中學沒有寫過一篇像樣的東西,我對他失望至極,他對我討厭至極。
記得他在中學歷次寫游記都是這樣開頭:“天還沒有亮,媽媽就起來給我做早餐,吃完早餐,我就出發了?!泵科斡浂际沁@樣結尾:“這個地方玩夠了,我們就坐車回家了?!边@種游記作文看多了,太太就暗暗搖頭嘆氣,有一次她委婉地對兒子說:“兒子,不必每次游記的開頭都寫‘出發了,結尾都寫‘回家了,可以考慮換一種寫法?!眱鹤涌粗鴭寢寖裳勖H唬骸皨寢?,我要是不寫回家,那回到哪里去呢?”太太無語:“……”我連搖頭的心情也沒有了。
就我在家天天批評兒子作文的時候,小學那個白發蒼蒼教他數學的張老師,天天表揚兒子的數學成績。小學三年級時,兒子碰巧在學校全年級數學競賽中得了第一名,他不僅在學校大會上得了表揚,張老師還自己另買獎品來我家道賀。這時我才看到兒子臉上容光煥發,兩眼炯炯有神。于是,隨著越來越喜歡數學,他也就越來越討厭語文。時代畢竟不同了,我小時看到父親像老鼠見了貓,兒子卻常常和我對著干。
在培養興趣上我個人感性的體會是:你要想讓你自己,你的學生,你的后代,喜歡學習某種學科,真正愛上某種專業,千萬不能把這種學科和專業看得過于神圣,否則,學起來就會十分緊張,更無法完全放松。太緊張和不放松是興趣的天然死敵。培養興趣有點像談戀愛,你越是愛自己的對象,越是要在戰略上藐視她(他),如果你把她(他)當成皇后或皇帝,連一句話也怕說錯,連一個玩笑也不敢開,連碰也不敢碰她(他)一下,天天兩眼仰視對方,你還能談得下去嗎?即使能談下去,你會感到幸福嗎?
你越是想要自己或兒女把某門學科學好,就越是不能對自己和兒女要求太高,你要求越高就越發自卑,要求越高就越發煩躁,又自卑又煩躁還會有快感嗎?沒有快感還會有興趣嗎?我父親小時對我要求越高,我的學習成績就越是不好,中學以后對我沒有任何要求,我的學習成績反而奇好無比。打個比方吧,如果你硬性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掙五百元錢,即使掙到了四百九十九元,你也會感到很郁悶;如果你只希望自己每天掙一百元,最后每天掙到了四百元,你一定會喜出望外。由于自信心越來越強,最后真的每天掙到了五百元、六百元、七百元……
你越是想把某個學科某個專業學好,就越是不能把這個學科或專業看得過于重要,否則你學習起來就會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只要你一戰戰兢兢,興趣就跑得無影無蹤了。事實上,沒有哪個學科,沒有哪個專業,是重要得離不開的東西。數學固然重要,但很多大科學家數學成績并不好;會寫文章固然重要,可這個世界上會寫文章的人畢竟是極少數,不然的話,我早就失業餓死了。
最后再對主題進行一次升華和提煉:你要想學好某個學科或某個專業,你就必須對此有強烈的興趣;你要想對它們有強烈的興趣,你就必須以一種游戲的態度來對待它們;你要想有一種游戲的生活態度,你就不能把學習對象看得太重要太神圣。當然,要想有一種游戲的生活和學習態度,最為關鍵的就是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有太強的功名心,都不能有太強的功利目的,要將青少年打游戲機的精神用于學習與生活:這場游戲打好了,很高興;打得不好,也很高興。人生和學習就像打游戲一樣,全部的意義和快樂,就在于游戲的過程,而不在于游戲的結果。這樣,你才覺得人生“有味”,你才覺得學習“好玩”。
選自《你聽懂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