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婷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應用范圍的擴大以及當代大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需求的顯著變化,高校傳統“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鑒于此,高校“市場營銷學”課程應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通過增加課程思政內容、實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設計創新性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思政素養和專業能力,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和形式的需求,提升“市場營銷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 教學理念;混合教學;教學方法;市場營銷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1) 05-0092-02
2014年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8年9月1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市場營銷學”是高校經濟類專業的公共基礎課,也是其他專業的通識課,在國家提倡全國高校學生參加互聯網+大賽和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大背景下,市場營銷學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所青睞的課程之一。在“市場營銷學”教學過程中怎樣培養學生創業創新新思維及良好的思政素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新創業、深造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支持,這是“市場營銷學”任課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在2019年10月《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原則中包括提升高階性、突出創新性、增加挑戰度等,根據教育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中的要求,結合當代大學生運用和接受新媒體的現狀,筆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學”教學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教學理念改革:變教師主動教為學生主動學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主動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比較多,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滿堂灌”現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思維很難得到更好的發揮。在互聯網時代的大學教育中,由于大學生接觸信息比較多,使用新媒體的頻率也比較高,如何在教學中讓大學生主動學習,從低頭族變為抬頭族,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這需要教師改變教學理念,要以教育服務的提供者的角色出現,從教師主導地位變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通過調查學生學習需求,并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習新的營銷知識和討論營銷熱點問題,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轉換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改革。具體而言,為了鼓勵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展開,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營銷課程中的教學理論內容外,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組隊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和互聯網+大賽項目以及營銷策劃類競賽,并且根據參加情況在市場營銷課程考核中給予一定的比例的獎勵分;與此同時不斷激發學生對營銷新熱點問題的探討,組織不定期的熱點問題討論,這樣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營銷的興趣就會提高,變學生被動到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達到以賽促學、提升高階性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改革:引導并滿足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市場營銷學”的傳統教學內容包括營銷分析、STP戰略的制定、4P策略的制定等,但這些分析、戰略策略的制定大多數基于傳統的企業,和目前互聯網企業的營銷狀況有一定的差異。隨著企業及個人運用新媒體營銷案例的不斷出現,以及互聯網+大賽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拓展,“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內容需要進行改變。在教學內容中首先增加數字化時代的營銷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使市場營銷教學內容緊跟市場營銷環境的變化;其次由于許多大學生對互聯網+大賽和創新創業有很大的興趣,可以在教學內容中將這些大賽項目內容和營銷理論有效結合起來,滿足學生對此類營銷知識的需求;最后在互聯網時代,營銷的全球化趨勢比較明顯,全球化過程中本土企業的營銷策略的啟示也是學習營銷課程時需要特別掌握的內容。除此之外,為了滿足學生未來就業、創業、深造等方面的需求,教學內容可以在STP戰略和4P策略中和學生的自身情況相結合部分增加相應的自我營銷以及創業成功的案例,以此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在進行教學內容改革過程中,除了增加創新創業、新媒體、全球化等內容外,高校“市場營銷學”教師還要考慮增加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市場營銷學”和思想政治課程可以融合的點是非常多的,另一方面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未來職業生涯中的經濟行為等都和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高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引導學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識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三觀理念,為學生在未來的創新創業、就業、深造過程中樹立遠大的理想、創新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指引方向。在具體課程改革過程中,通過分析營銷理論和思政要素融合之處,在授課的過程中將思政內容有效地進行傳播,引導學生在提高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政素養,如通過《大國外交》《創業英雄匯》《大國工匠》等視頻的觀看及討論,給學生傳遞勇于創新、腳踏實地、為國奉獻的思想意識,為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基礎。
三、教學手段改革:從傳統線下課堂教學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在市場營銷課程的傳統教學中,主要使用板書教學或者板書+PPT教學,在互聯網應用不十分廣泛的時代這種教學手段效果比較好。但隨著互聯網應用不斷拓展,新媒體層出不窮,線上優秀的教學資源越來越多,傳統教學手段的缺陷就逐漸顯現,這導致市場營銷學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高校許多課程都運用線上教學方式,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互聯網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就“市場營銷學”課程而言,比線下單純課堂教學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由于市場營銷環境不斷變化,營銷熱點問題層出不窮,網絡營銷案例也不斷出現,線上優質教學案例及教學資源獲取的機會越來越多。鑒于此,在“市場營銷學”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主動采取混合教學方式,這樣可以將線上教學資源和線下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實現線上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同時運用MOOC、微課、SPOC、雨課堂等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將營銷的熱點問題以短視頻、微課等方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線上預習、學習,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及課后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教學常態化,并且可以建立起和諧、積極上進、活躍的課堂氛圍,以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四、教學方法改革:開啟創新式教學和學習設計
傳統的市場營銷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比較多,這種方法通過讓學生對經典的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進行分析,來對營銷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結合有更深的認識。在這種案例教學法下,相關案例的難易程度以及和課程理論在內容上的匹配程度很難掌握,同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不強。因此,在實際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結合營銷課程的理論內容和相關案例,并且關注市場環境中不斷出現的熱點問題,可以使用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討論法等來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和參與意識。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講授STP戰略時可以使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對未來創業、就業、深造中的STP戰略進行制定,通過任務的制定、完成、總結的過程來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主動構建探究、實踐、思考、運用的學習體系,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促銷策略中人員推銷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模擬推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將直播帶貨等熱點問題引入到課堂討論中,讓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來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及預測,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不斷的教學創新,如建立學生課程微信群,使用課程微信群進行課程素材分享、拓展資料上傳以及優秀學生作品推廣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合作成為常態,以此提高“市場營銷學”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新的營銷熱點和模式不斷出現,大學生接受新媒體及新知識的主動性增強,可供選擇的教學內容和媒體不斷增加,因此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市場營銷學教師只有通過對大學生學習需求的調查研究,設計出滿足大學生對市場營銷課程學習內容及學習手段等方面需求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生思政素養、專業理論水平及實踐能力,才能在營銷課程教學中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EB/OL]www.gov.cn/xinwen/2019-10/31/content_
5447277.htm.
[2]陳華棟,蘇镠镠.課程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J].中國高等教育,2019(23).
[3]許濤.構建課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報,2019
-10-18.
[4]《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國發〔2018〕32號[EB/OL].http://www.gov.cn/zhe
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
[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責任編輯:王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