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延燕 黃理鳳 陸超慧


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后濕熱敷對機械性靜脈炎的預防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3月一2019年5月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66例住院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表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3例。對照組患者術后不給予任何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術后12h開始用濕熱敷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3.92%)低于對照(23.53%),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行PICC術治療的患者,給予其濕熱敷護理能夠有效預防PICC 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可將其作為必要的護理措施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PICC術;機械性靜脈炎;濕熱敷;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260-02
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指采用引導針經外周靜脈穿刺,將一根由硅膠材料制成,標有刻度、能放射顯影的中心靜脈導管插入并使其頂端位于上腔靜脈的深靜脈導管植入術[1]。PICC因操作簡單、導管留置時間長、維護方便、并發癥少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臨床[2]。但是有研究人員經過大量的研究后發現,PICC置管術后患者極易發生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置管早期發生率最高的并發癥[3]發生率達到18%以上,因此,臨床治療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護理[4]。有研究[5]報道,PICC 置管后1周內對置管處進行濕熱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水腫的吸收。濕熱敷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減輕炎性水腫,增強機體的修復。我院對PICC置管患者使用濕熱敷預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一2019年5月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66例住院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表將其 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3例。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 20例;平均年齡(36.72±18.25)歲;平均病程(4.48±1.26)周。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37.29±18.37)歲;平均病程(4.24±2.08)周。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本組患者均符合 PICC 置管條件,本次研究通過了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導下行上肢貴要靜脈PICC置管,統一使用美國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型號4Fr),使用3M敷貼固定 PICC 導管。對照組患者術后不給予任何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濕熱敷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術后12h開始濕熱敷護理。護理人員每日評估 PICC 導管情況,發現敷料邊緣卷邊或者脫落時及時更換。
熱敷方法:護理人員開始給患者濕熱敷護理,將水溫控制在45℃~ 50℃,毛巾浸在水里,浸透擰到不滴水的狀態,抖開,平鋪在穿刺點上方2cm 直到三角肌中部。取熱水袋,給其注入50℃~ 60℃的熱水,并將其放置在熱毛巾上,護理人員尤其要控制好毛巾的濕度和暖水袋的溫度。待感覺毛巾干燥后,取下再次浸濕,如暖水袋的溫度較低,則應換溫度適宜的熱水,如溫度過高,則會容易對皮膚造成燙傷。30~40min/次,4次/天,連續濕熱敷7天。
1.3 評價標準
干預1周后,比較2組機械性靜脈炎的嚴重程度。靜脈炎的診斷標準參照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見表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比較用,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組患者靜脈炎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
2.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3。
2.3 2組患者靜脈留置時間比較。見表4。
3 討論
機械性靜脈炎是臨床PICC置管的常見并發癥。PICC置管后由于導管對血管壁的摩擦接觸作用造成血管的痙攣和血管內膜的損傷,激惹靜脈壁發生的靜脈炎癥,血液凝固作用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所致[6]。表現為:穿刺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及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7]。PICC置管因置管操作、導管管理等因素影響,容易引發相關靜脈炎、感染、血栓形成等并發癥,因此需采用合適的護理措施進行預防[8],靜脈炎會導致血管管腔變窄,血管內膜增生,血流減緩,周圍皮膚會隨之發生疼痛紅腫的反應,而血管變成暗紅色,靜脈發生條索狀變化,觸之有硬結。PICC置管后脈絡受損,可導致熱毒之邪入侵,不但影響患者的治療和生活質量,嚴重的甚至需要拔除PICC 導管[9]。因此,預防靜脈炎是PICC導管維護的重點。本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靜脈炎0級者所占 比例為84.8%,明顯高于對照組之63.6%(P<0.05),觀察 組患者的靜脈炎總發生率12.1%明顯低于對照組30.3%(P <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靜脈留置時間為>6 d的患者最多,對照組靜脈留置時間為3~6 d的患者最多(P<0.05)。綜上所述,濕熱敷預防PICC 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延長靜脈留置時間,臨床效果明顯,且操作簡單,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4小結
綜上所述。在常規采用經超聲引導下穿刺置PICC。觀察組應用濕熱敷能有效預防患者的靜脈炎發生。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人力、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未對患者后續隨訪中產生的其他并發癥 進行收集和分析,可能會低估濕熱敷的其他潛在作用:本研究為單中心開展的臨床試驗,因納入人群及樣本量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研究結果的說服力,今后有必要開展多種形式作對比,以獲得大量的本樣量。
參考文獻
[1]李子凡,崔其亮,陳麗萍,等.新生兒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的插管注意事項.現代護理,2003,9(4):304—305.
[2]丹海永,田金滿,劉瑞穎.康惠爾透明貼聯合濕熱敷預防PICC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1):69-70.
[3]陳明霞.PICC置管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7(02):152-153.
[4]張靜.利凡諾濕熱敷治療和預防 PICC 置管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 雜志,2017,34(01):115-116.
[5]段瑩,孫書臣.睡眠障礙的常用評估量表[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 1 6,3(4):20 1-20 3.
[6]楊曉晴,劉諄諄,張蘭鳳.PICC置管所致靜脈炎預防護理的臨床證據及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4):192-194.
[7]李長艷,程蘇晶,張巍,等.PICC導管維護的體會[J].吉林醫學,2016(07):1833.
[8]于淼,于樂靜,莊歡,等.集束化護理干預對腫瘤患者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并發癥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8,25 (03):501-502
[9]方丹萍.淺談腫瘤患者的睡眠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 3):2 51-2 5 2.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人民醫院 肝膽外科 5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