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宗君 王庭瓊 簡善亮 黃山
摘要?為促進固鎮縣番茄產業更好地發展,采用文獻閱讀、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和入戶訪談等方法。調查固鎮縣番茄產業發展現狀,從品種、生產、經營、銷售等方面分析發現存在以下問題:種植品種單一,沒有較好的品種;缺乏標準化生產技術(生產中存在連作障礙、病蟲害高發、土壤性質劣化、種植管理水平落后等主要問題);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品牌化營銷隊伍不強。針對這些制約番茄產業發展的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改善品種結構;采用標準化生產技術;扶持發展合作社,打造產業化經營;加強品牌建設和品牌化銷售。為固鎮縣番茄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番茄產業;發展現狀;對策;固鎮縣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1)09-0219-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9.059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omato industry in Guzhen County,adopt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ading, fiel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household interview, etc.,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omato industry in Guzhen County, analyzed the problems from aspects of variety,production,operation and marketing:single planted varieties; lack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in problems such as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in production, high incid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eterioration of soil properties, backward planting management level, etc.);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 weak branded marketing team.In view of thes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mato industry,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variety structure;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support and develop leading enterprises to promote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 strengthen brand building and achieve branded sales,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mato industry in Guzhen County.
Key words?Tomato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Guzhen County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我國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之一[1],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2]。有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番茄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約為5.14%[3]。固鎮縣在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隸屬安徽省蚌埠市,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沖。近年來,固鎮縣積極探索番茄等蔬菜經濟作物發展方式,開辟農民增收新渠道。目前,番茄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番茄生產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實地調查固鎮縣番茄產業現狀,分析品種、生產、經營、銷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推進固鎮縣番茄產業更好地發展[4]。
1?產業發展現狀
固鎮縣地理氣候資源條件優越,適合大多數中、高溫作物生長,屬亞熱帶氣候和暖溫過渡帶氣候,兼有南北之長,四季分明,光照條件充足,年平均溫度14.9℃,降雨量871 mm,日照時間2 170 h,適合蔬菜作物的栽培與生長。固鎮縣有耕地面積7.027萬hm2。地處淮河中游北岸117°2′~117°36′E、33°10′~33°30′N[5]。全縣地勢平坦,海拔16.0~22.5 m,面積1 371 km2,目前,蚌埠市正著力打造皖北地區領先、淮河流域前列的中等城市,要促使番茄的生產銷售與城市連接更加緊密,對接突顯區位優勢。固鎮縣是農業大縣,現有農業人口約59.1萬,農村剩余勞動力豐富,農業從業人員數約34.7萬,具有較好的人力資源優勢。
近年來,固鎮縣番茄產業作為蔬菜作物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番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蚌埠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2017、2018年固鎮番茄種植面積分別為722、764、1 232 hm2,同時產量不斷提高(表1)。2018年固鎮縣蔬菜總種植面積在15 851 hm2,番茄種植面積占固鎮縣蔬菜總種植面積的7.77%。番茄種植品種從金鵬一號到現在的粉羅蘭等。在番茄大棚種植方面,該縣新馬橋鎮有30多年的番茄種植歷史,是日光溫室番茄種植的領頭羊,也是全縣番茄種植發展的典型代表。采用蚌埠干部學校科研生產處推廣的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周邊的日光溫室由1994年的5棚,1995年的24棚,滾動發展到2004年形成近3 000棚的規模,2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科學種菜技術能手和科技致富帶頭人。根據市場需求,推廣日光溫室西紅柿秋冬春一大茬栽培生產模式,大力發展番茄生產,所產的番茄不僅外美顏鮮,而且肉厚硬好、耐儲運、甜度適[6]。固鎮縣已形成以蚌埠市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各鄉鎮農貿市場,村級攤點為輔的傳統三級營銷網絡。
為了做大做強固鎮縣農業產業,縣政府與南京農業大學、蚌埠干部學校開展三方合作,在蚌埠干部學校內建立了農業科技推廣示范基地,通過農業實用成果技術轉化示范,引進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等[7]。尤其是番茄產業方面,利用大棚日光溫室種植番茄品種,開展品種引進、品種比較、展示工作,善亮工作室對種植番茄的農戶免費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對農民脫貧和農村致富起了重大作用。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番茄品種結構問題突出
品種結構不盡合理,主要栽培品種不明確,沒有經過科學的試驗、示范、試種的一些新品種,供種商就開始盲目推廣,農民盲目種植番茄品種,導致品種比較雜亂,較多的農民是根據自己的偏好和認知來選擇番茄品種,使得種植的番茄果實外形、口感、質量不同,導致收購價格相差很大。目前,固鎮縣的番茄主要栽培品種的選擇單一,選擇口感好、品質優的番茄,一直是固鎮縣的主栽品種的特點。近年來,急切需要選擇適合當地的更優質的新品種。
2.2?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落后
當前,番茄栽培技術和新品種推廣體系尚不完善,從事該行業的農戶市場嗅覺不夠敏銳,選擇番茄品種時常存在跟風現象,難以跟上市場需求步伐;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栽培、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指導不到位,大多數農戶采取傳統栽培方式,隨著常年種植番茄,農戶連作現象普遍,造成土壤有機質缺失,病蟲害時常發生,從而影響了經濟效益;市場組織化程度較低,沒有專業部門進行指導,市場信息相對滯后,多數產品是以農產品批發市場里小販收購方式進行銷售。
農戶小規模,難統一,分散經營是固鎮縣番茄生產普遍存在的問題。標準化生產技術在單家獨戶小規模生產難以推廣和運用,與此同時,其技術需要較大投入,相關配套設施成本較高。固鎮縣番茄在標準化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相應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導致番茄標準化生產推進緩慢,先進技術應用相對停滯不前。
2.3?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
固鎮縣在番茄產業化規模經營和發展仍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番茄產業規模較小。要以滿足市場為主要發展導向,突出本地番茄產業特色,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化番茄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但目前發展動力不足,有待加快產業化發展。二是本地番茄加工生產企業少,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和其帶動效果作用不明顯[8]。三是個體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對接、利益分配機制還不夠完善,產業化規模經營的總體水平相對較低。四是組織化程度低,不論是露地栽培,還是大棚日光溫室栽培,目前總體的產量都較小,尚未形成產業規模。固鎮縣番茄產業均為農戶自發零星栽培,組織化程度低,造成該產業的發展處于初級發展狀態;栽培品種較少,農業觀光旅游采摘的品種較少,無統一的收購和銷售渠道,從而造成了資源的破壞和浪費。
2.4?番茄品牌建設缺失,品牌化營銷隊伍不強
農戶品牌意識不夠強,缺少注冊商標品牌觀念,不注重銷售外包裝。在使用農藥、化肥等方面,存在著盲目和過度使用的問題,造成番茄產品質量安全及品牌效益危害。農戶沒有自己的番茄銷售營銷隊伍,依靠自產自銷,每年銷售季節,農民采摘后送到附近的市場坐等收購。沒有低溫保鮮倉庫儲存番茄,又缺少對番茄進行加工,農戶以鮮果的形式出售,抗風險能力極低,一旦滯銷就會造成大量農戶經濟損失。
2.5?政府組織引導力度不大,農戶思想認識不足
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視蔬菜產業發展,并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但由于扶持力度不夠,資金補助主要起鼓勵導向作用,大多仍以農戶自身投入為主,使得一些有意發展番茄產業的農戶在發展之初就受到了限制,在提供番茄種植信息、專業技術指導、商品銷售流通等服務工作仍做得不夠到位;此外,番茄栽培品種較單一,且多各成一體、各自獨立,相互聯手合作意識不強,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差。
部分群眾在思想上對番茄種植技術認識不足,未嚴格按照種植技術規程操作,自認為只要是種下能活就行,未把種植技術作為重要的抗病高產手段來抓。在番茄種植過程中,粗心大意,甚至為了提早上市,不顧時間、季節,盲目提前種植。
3?對策建議
3.1?加大品種推廣力度,引導番茄產業高品質發展
就番茄產業發展而言,番茄品種主要分為普通栽培品種、日光溫室以及大棚栽培品種,從這3個方面進行研究開發,選擇優勢品種推廣種植,提高番茄產量和品質;引導番茄產業高品質發展,先要解決思想上、認識上的問題,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增強基層干部的責任心,調動群眾種植番茄的積極性[9]。通過采用嫁接技術、增施有機肥、禁用膨大素等措施,確保番茄品質優良。
3.2?建立健全機制,完善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一方面,設立番茄產業項目發展專項資金,對發展番茄產業的企業和農戶,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和小額貼息貸款;另一方面,引導銀行與企業、農戶對接,創新農業金融信貸產品,農戶抵押貸款獲得銀行貸款用于發展番茄產業,解決農戶和企業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二是建立專業番茄合作社,為農民專業化生產番茄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并推廣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及市場化程度,增強農民抗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自然風險的能力。三是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拓寬番茄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價格。同時,平臺要及時發布市場供求、價格行情等信息,提高市場競爭力。
3.3?示范帶動規模擴大,發展創新模式管理?一是建立番茄發展示范基地、示范戶,對其重點扶持,同時,宣傳推廣示范基地、示范戶的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通過典型示范帶動,逐漸聚集規模。建立番茄現代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區,番茄生產逐步向規模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二是加強企業建設,培育番茄龍頭企業,并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形成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的良好氛圍[10]。通過提升技術支持,創新模式管理,用標準化、規范化、網絡化的模式管理,切實解決目前散戶管理難的困局。三是利用好現有生物醫藥等下游企業資源,加大保健飲料食品番茄等產品的研發,既帶動番茄產品銷售,又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3.4?強化農業科研力量,提高農民番茄收益
一是加強農業科學規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調查,摸清適宜發展的種植模式和范圍,并結合固鎮縣自然資源條件、農村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推廣先進的種植發展模式。二是積極搭建農民、企業與科研院校之間的合作平臺,引導鼓勵農業專業人才充實到基層技術崗位,對先進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進行大力推廣和應用,加速產學研成果轉換[11]。三是強化“善亮工作室”功能,積極開展番茄栽培技術入戶工作,指導農民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遇到的問題;同時,組織相關專家分期分批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普及番茄種植知識,掌握栽培經營管理技術[12]。
4?結語
固鎮縣番茄產業的發展是促進綠色發展、增加耕地產出、提高農民收益的有效途徑;是實現農業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科技扶貧的重要體現。目前,固鎮縣番茄產業發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應加大力度,成為固鎮縣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吳曉蕾,李敬蕊,王璐瑋,等.番茄側枝營養液扦插苗的栽培效果[J].北方園藝,2016(18):43-45.
[2] 辛曙麗,劉永華.海南陵水櫻桃番茄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4):246-249.
[3] 馬戀,陸智明,宋乃慶.中國居民果蔬消費與營養發展的趨勢預測及戰略思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2(4):68-75.
[4] 黃梅紅.番茄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以廣西田陽縣為例[J].廣西農學報,2016,31(3):76-77,81.
[5] 梁澤香.固鎮縣增設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選址技術可行性研究[J].科技風,2019(23):140.
[6] 劉本財.資源縣西紅柿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北京農業,2015(12):50.
[7] 薛高峰,張貴龍,孫焱鑫,等.噴施不同形態硅對溫室番茄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6):272-276.
[8] 黃梅紅.田陽縣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J].廣西農學報,2015,30(5):74-76.
[9] 田虎.采后番茄寄生菌的分離、鑒定及E-2-己烯醛的抑菌機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6.
[10] 廣西梧州:生態養殖推廣到貧困地區[J].湖北畜牧獸醫,2016,37(6):64.
[11] 王文彬,翟亮亮,周魏民,等.鹽城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對策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6):1-2,9.
[12] 張孝秋.福建省尤溪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J].綠色財會,2015(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