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素丹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幼兒教學對幼兒科學核心經驗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幼兒階段的科學核心經驗的培養,有助于幼兒在知識積累過程中意志力、探索精神乃至理性分析能力都得到較好的鍛煉,這對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更好地探索未知、創新創造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大班;實踐探索;科學核心素養
立夏剛過,孩子們還沉靜在吃蛋、碰蛋的樂趣中。在進行“咸蛋超人”主題系列活動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問題提出位小朋友都完成了他們自做的咸蛋,但咸蛋的質量卻天差地別,5.29日在距離腌制時間20天過后,我們開瓶煮蛋。有的小朋友所制作的咸蛋煮出來之后,吃起來很有味道,有的卻有一些臭臭的味道,有的沒有咸味。我發現了活動操作之后不同幼兒腌制效果的差別,于是打算利用這些不同,讓幼兒進行討論,如何才能夠更好地腌制好咸蛋。新《綱要》對幼兒科學核心經驗的培養提出要求要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所以我借助大班幼兒科學主題活動“咸蛋超人”的實踐,幫助培養幼兒的科學核心經驗,這也將成為大班幼兒科學活動研究的方向之一。
一、悅納質疑,激發好奇心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在通常情況下,倘若有了好奇心,往往能夠激發幼兒的疑問,學習科學的必要因素就是產生疑問,其能夠提升幼兒對新鮮事物探索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不斷尋找解決辦法、剖開層層迷霧。質疑是幼兒表現好奇心的一種方式,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應欣悅接受幼兒的質疑,以幼兒的疑問為切入點,來激發好奇心,進步深入探索。案例:在初步感知蛋的種類,介紹自己帶的蛋的活動時,孩子們分組自由介紹自己的蛋。區分蛋的種類。重點認識了鴿子蛋、鵝蛋、鵪鶉蛋。接著他們嘗試區分蛋的生熟,我引發幼兒討論,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引導幼兒從生熟雞蛋的外形、重量上區分。讓幼兒自主思考,分成幾個小組討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區分生雞蛋和熟雞蛋。孩子們在收集前期收集蛋的時候有一定的調查和經驗,他們嘗試光線、旋轉等方法。利用光線的照射生熟雞蛋不同,孩子們發現被照射到的生雞蛋里面是液體的,而熟雞蛋是不能透光的。還利用旋轉,從旋轉速度和圈數大小判斷生熟雞蛋。轉得順利是熟雞蛋,因為其蛋黃、蛋白、蛋殼是體的,轉得不順利是生雞蛋,因為其蛋黃、蛋白、蛋殼沒有連在一起,加大了阻力,向心力分離了。
二、對話共鳴,提供探究空間
關于孩子的科學核心經驗的發展,我們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保持和開發。孩子們對外界的事物有著他們獨特的理解,科學經驗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責任給予他們天馬行空的構想空間和自主表達的機會,在對話中產生共鳴,最終得出正確答案。案例:在本次“咸蛋超人”主題系列活動中,幼兒在活動最初對咸蛋的形成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家長反映,很多幼兒回家的時候會問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如何腌制咸蛋,腌制時間多久為宜。雖然腌制咸蛋的活動本身十分漫長,但孩子們卻有超長的耐心。在腌制前,我們有必要對一些細節作進一步探討,比如說,鴨蛋到底要不要洗干凈?自由提問,集體答疑。
三、師幼互助,豐富活動機理
其實在科學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每一次遇到活動推進過程中的“小難題”都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在這個時候,老師的作用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應當在保證他們有足夠空間自主探索的同時發現他們確實難以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給予他們一些方法上的援助和引導。 案例:在活動最后給咸蛋清洗的過程中,部分小朋友總感覺蛋洗不干凈,有的小朋友反映:“老師,為什么我總感覺洗后的咸蛋味道大大的?”面對孩子們的提問,我并沒有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對孩子們說:“老師相信你們能夠獨立思考,解決活動中的難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解決。”于是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共同探討洗干凈咸蛋的方法,原來,只需要你們稍微用力一些用手擦擦咸蛋的蛋殼。就這樣,孩子們開始按照我的方式用手擦咸蛋蛋殼,然后沖洗,在互助協作中獲得快樂。
四、實境操練,深挖科學游戲內涵
在進行科學活動實境操練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可以用眼睛去看,還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慢慢尋找答案,明白其中的道理。案例:在“咸蛋超人”主題系列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鹽、塑料袋、水缸、紗布,等材料,在幼兒制作好了自己的蛋之后,幼兒來記錄咸蛋的變化,在記錄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之處引起了幼兒的興趣,部分幼兒提出了疑問:“為什么有的咸蛋過了幾天就浮上來了?有的咸蛋還在咸水缸的下面?”有的孩子說:“是不是這些浮上來的鴨蛋太輕了?”于是孩子們問老師要了秤想稱一下鴨蛋的重量,結果顯示,那些浮上來的鴨蛋有的比沉下去的還要重。孩子們納悶了,這時候小寶突然靈機一動,對其他小伙伴說,是不是水的問題?上次腌制時,制作鹽水時,我們這一組的鹽放的多,另外一組是大琦放的鹽,比較少?于是,我們拿出腌制時的照片、視頻和大家一起尋找原因。通過查找、對比。最后他們一致得出結論:鹽多的水里鴨蛋會往上浮起來。
五、跟進反思,助力專研科學問題
在讓幼兒通過活動獲得科學核心經驗的發展過程中,相比較,讓幼兒獲得科學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幼兒獲得科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科學學習的習慣,最重要的方法無疑是讓幼兒能夠對科學現象進行對比。這就要求我們及時進行跟進反思,在跟進反思的過程中要給予幼兒一定的空間,善用彼此科學探索成果的對比,在對比中發現自身研究過程中做得對的地方,尤其是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從而促進幼兒培養科學學習的習慣。
案例:在進行“咸蛋超人”主題系列活動后,小朋友們都腌制好了自己的咸蛋。我讓孩子們帶回家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分享,并請家長們參與記錄分享討論。周二的早晨,孩子們入園,教室一下子沸騰了,孩子們爭先鞏后來交流。“哎呀!我做的咸蛋好咸呀!”佳佳在品嘗了自己的咸蛋后說道。“老師,我腌制的咸蛋有點臭臭的?”“怎么那么好吃呀!”“老師,為什么我腌制的咸蛋一點點味道都沒有啊!”大家紛紛說出了品嘗后的體會。在發現這些問題后,我們及時進行了跟進反思,分析蛋味道不同的原因:有的鹽放多了;有的制作方式不同(一種鹽水浸泡、一種是蘸鹽包起來的);有的存放時間不夠(有的孩子的蛋是5.8號腌制的,有一部分蛋時孩子們后來來園后補上的)。
探索是幼兒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必要途徑。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索的能力,能豐富幼兒的生活和積累各種知識,也能鍛煉幼兒的意志、發展幼兒的特長,更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從小養成這種探索精神,就會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更加努力地去探索、發現周圍的世界,促進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