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英
(丹東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遼寧 丹東 118000)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而肺癌中又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占比最高,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多認為與吸煙、環(huán)境、既往肺部感染等因素有關(guān)[1]。臨床治療晚期NSCLC 以化療為主,通過化療能延緩病情進展,并對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恢復有一定促進作用,然而化療屬于全身性治療方法,在殺滅腫瘤細胞時會影響機體內(nèi)其他正常細胞結(jié)構(gòu)及功能,產(chǎn)生較多的不良反應。吉非替尼是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其有效性、耐受性能較好的抑制腫瘤細胞生長[2]。本研究選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40 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吉非替尼與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患者就診順序奇偶性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50~76歲,平均(63.04±5.55)歲;疾病分期:Ⅲb期12例,Ⅳ期分別8例;病理類型:鱗癌9例,腺癌7例,腺鱗癌4例。觀察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50~77歲,平均(63.50±5.98)歲;疾病分期:Ⅲb期11例,Ⅳ期9例;病理類型:鱗癌6例,腺癌9例,腺鱗癌5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3]中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且屬于晚期;年齡≥50歲;臨床分期為Ⅲb、Ⅳ期;患者預計生存期>3 個月;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GP(吉西他濱+順鉑)化療方案治療。第1、8天,給予患者1 000 mg/m2吉西他濱[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86]靜脈滴注;第1、2、3 天,靜脈滴注75 mg/m2順鉑(云南個舊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740),21 d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xù)治療3個月。
觀察組采用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42)口服治療,每次250 mg,每天1 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疾病控制率及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成熟T淋巴細胞(CD3+)、誘導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CD4+)、抑制性T細胞/細胞毒性T 細胞(CD8+)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水平,并隨訪6 個月;比較兩組不良反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發(fā)生率。
療效判定標準: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標準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完全緩解(CR):治療后,患者腫瘤組織完全消失,≥4周無新病灶產(chǎn)生;部分緩解(PR):治療后,患者腫瘤組織縮?。?0%,≥4周無新病灶產(chǎn)生;穩(wěn)定(SD):患者腫瘤組織縮小≤50%,或腫瘤組織增加<25%;進展(PD):患者腫瘤增加≥25%,或有新病灶出現(xiàn)[4]??傆行?CR率+PR率;疾病控制率=CR率+PR率+SD率。
采用流式細胞技術(shù)檢測患者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中CD3+、CD4+、CD8+水平,采用免疫吸附法檢測EGFR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希美化學有限公司,型號為96T,操作方法參照說明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及疾病控制率比較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疾病控制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及疾病控制率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EGFR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CD3+、CD4+、CD8+及EGF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EGF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EGFR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EGF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EGFR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EGF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CD3+,成熟T淋巴細胞;CD4+,誘導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CD8+,抑制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n=20)對照組(n=20)t值P值治療3個月后41.35±8.45a 50.34±2.79a 4.52<0.01 CD3+(%)治療前50.12±5.02 49.98±4.78 0.10>0.05治療3個月后66.24±2.14a 60.03±2.04a 9.39<0.01 CD4+(%)治療前24.56±2.45 23.68±3.64 0.90>0.05治療3個月后33.21±2.89a 28.56±3.11a 4.90<0.05 CD8+(%)治療前35.98±3.23 36.02±3.06 0.04>0.05治療3個月后28.01±2.46a 32.17±2.77a 5.02<0.01 EGFR(mL)治療前62.13±10.32 61.31±10.74 0.25>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早期NSCLC患者常有痰血、低熱、胸部脹痛等癥狀表現(xiàn),晚期則多表現(xiàn)為食欲下降、體質(zhì)量減輕等,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發(fā)展至晚期[5]。晚期NSCLC 患者生存率低于早中期,且不宜行手術(shù)治療,因此,臨床多采用化療延緩病情進展,以延長患者生存期[6]。
晚期NSCLC 患者行手術(shù)化療、放療,均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提高生存率。雖然化療是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常用方法,效果確切,但由于部分患者受疾病影響,機體的免疫力逐漸下降,單純的化療用藥不僅會影響晚期NSCLC患者正常細胞的生長,還有可能使機體產(chǎn)生耐藥性。吉非替尼是選擇性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腫瘤生長、轉(zhuǎn)移及血管的生成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吉非替尼進入人體后,可迅速分布于組織內(nèi),對腫瘤病灶產(chǎn)生精確藥效,且還能對正常的組織起到保護作用[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疾病控制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吉非替尼與化療對晚期NSCLC 患者的效果確切。分析原因為,常規(guī)化療屬于全身性的治療,易對體內(nèi)正常的細胞產(chǎn)生影響,而吉非替尼具有較強的靶向作用,不會破壞正常細胞的生長。
CD3+、CD4+、CD8+均屬于T淋巴細胞亞群指標,而T淋巴細胞屬于免疫功能細胞,對清除腫瘤具有重要作用,其中CD3+、CD4+、CD8+檢測有助于評估藥物效果及預后。EGFR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的上皮細胞、成纖維血細胞等細胞表面中,該指標在多個實體腫瘤中呈高表達的狀態(tài),與腫瘤細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轉(zhuǎn)移擴散等密切相關(guān)[8]。吉非替尼屬于靶向治療藥物,能抑制絡(luò)氨酸激酶的活性,并阻斷腫瘤細胞中的EGFR信號傳導,從而降低血管生長因子水平,抑制腫瘤血管生長,使腫瘤細胞凋亡[9]?;颊呤苣[瘤細胞影響程度減輕,其機體免疫力能得到明顯改善。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EGF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吉非替尼能有效降低EGFR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李洋等[10]研究結(jié)果一致。表明吉非替尼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吉非替尼與化療對晚期NSCLC患者均有明顯治療效果,但吉非替尼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免疫細胞水平,降低EGFR水平,有效控制疾病進展,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