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蓓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江西 撫州 344000)
作為臨床常用造影劑,熒光素鈉可參與受損細胞染色,清晰顯示眼底血管狀態,對于眼科疾病的診治意義重大[1]。作為眼底疾病的重要檢查手段,眼底熒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通過將熒光素鈉經靜脈注入患者體內,使其參與視網膜循環,在藍綠光刺激下形成黃綠色熒光,借助專用的眼底照相機,拍攝熒光素鈉的眼底循環過程[2]。但在FAA實施過程中,患者常出現惡心嘔吐、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影響檢查進展[3]。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至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58 例行眼底熒光造影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熒光素鈉注射液眼底造影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58 例行眼底熒光造影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 例,女20 例;年齡25~70 歲,平均(35.61±4.16)歲;疾病類型:黃斑病變15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1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7例,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8例,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4例,其他4 例。納入標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肝、腎等嚴重功能障礙者;代謝異?;蛎庖吖δ苷系K者;過敏體質或多種藥物過敏者。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術前評估:術前對患者開展全身檢查,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是否屬于過敏體質、既往是否有熒光素鈉過敏史或是否患有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準確判定患者體質。了解患者是否有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全身疾病,全面評估患者在FAA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制定針對性預防方案。
預防措施:①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操作,患者用藥前均實施過敏反應試驗,待確定患者無藥物過敏反應后再實施檢查。對高敏體質患者,即使藥物過敏試驗無過敏反應,仍需做好搶救準備工作,盡可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②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預防: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群體做好血壓、脈搏、心率的監測工作,老年患者需實施24 h心電圖監測,必要時可組織心內科專家會診。對收縮壓(SBP)>21 kPa,舒張壓(DBP)>12 kPa 或存在輕微心血管系統病變患者,FAA 檢查前給予硝酸甘油10 mg 舌下含服;③消化系統不良反應預防:檢查前24 h,囑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不可空腹或過飽;④規范操作流程:檢查全程嚴格按照FAA 管理流程操作,術前檢查注射器、針管的消毒清潔及有無漏氣、滲液情況。操作時明確靜脈位置,針頭斜面向下,待針頭全部進入血管后再關燈推藥,避免藥液滲出;⑤心理干預:術前通過一對一交流、集體宣教方式告知患者FAA 檢查過程、目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提升患者對FAA 的認知,消除患者顧慮,提高患者依從性。術中以輕柔、耐心的語言與患者保持溝通,轉移患者注意力,消除其緊張情緒。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詢問患者感受,在觀察室觀察30 min,若患者無異常反應,即可離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用藥后各系統/器官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②比較干預前后不良反應發生程度。不良反應程度評價比標準:輕度,以消化系統、皮膚及附件不良反應為主;中度,以神經系統、眼部及全身不良反應為主;重度,以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不良反應為主[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良反應臨床表現 FFA檢查常見的不良反應可累及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眼部、皮膚及附件、全身等7 個系統/器官,其中,皮膚及附件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占比25.9%,其次為呼吸系統(22.4%)、消化系統(19%),見表1。

表1 不良反應臨床表現(n=58)Table 1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reactions(n=58)
2.2 干預前后不良反應發生程度 干預后,患者輕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干預前,重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不良反應發生程度[n(%)]Table 2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臨床活動為風險與效率并存行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臨床活動的風險發生率,提高臨床效率是醫療領域研究的重點。熒光素鈉作為一種有機分子染料,具有較高的水溶性,在藍光照射下,可呈現熒光反應[5]。因此,熒光素鈉常被用于血管造影檢查中。熒光素鈉注入血管后,約80%的藥物可與血漿蛋白結合,20%隨血液流動,在藍光照射下,可發出熒光。當視網膜損壞后,熒光素鈉滲透進入受損組織中并染色,最終體現出造影效果[6]。在臨床應用中,熒光素鈉可通過口服、靜脈滴注、眼局部注射、局部點眼等方式給藥。除口服外,其他幾種給藥方式均能提高藥物吸收效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也更高[7]。因此,研究有效的預防手段,降低FAA 不良反應發生風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FFA檢查常見的不良反應可累及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眼部、皮膚及附件、全身等7個系統/器官,其中,皮膚及附件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占比25.9%,其次為呼吸系統(22.4%)、消化系統(19.0%)??紤]與患者自身患有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及呼吸系統等疾病有關,也可能與患者心理負擔過重,精神壓力過大有關[8]。干預后,患者輕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干預前,重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提示有效的干預手段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藥物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FAA的不良反應與年齡、基礎疾病關系密切,年齡越大,基礎疾病越多,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越高[9-10]。即便如此,FAA仍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檢查手段,對診斷眼底疾病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熒光素鈉注射液眼底造影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皮疹、頭暈、全身無力等。綜合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熒光素鈉注射液眼底造影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