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妃,李偉偉,饒霞英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撫州 344000)
卵巢囊腫是指在卵巢內部或卵巢表面形成的一種囊狀結構,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多數卵巢囊腫可自行消失,不會影響女性健康,但部分囊腫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不斷增大,引發下腹部疼痛、月經紊亂、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癥狀,嚴重影響女性健康[1]。對體積較大或存在持續性增大,伴有惡性病變風險的卵巢囊腫,臨床多采用手術方式治療。卵巢囊腫剔除術為常用的手術治療手段,可有效剔除病變囊腫,改善臨床癥狀[2]。有研究顯示,卵巢與囊腫間存在較多的組織粘連及血管增生情況,在腹腔鏡下實施囊腫剔除術,可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害,保護卵巢功能[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治療卵巢囊腫對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0 例卵巢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尾數的單雙數分為腹腔鏡組和常規組,每組30 例。常規組年齡25~40 歲 ,平 均(30.08±2.76)歲 ;病 程 5~20 個 月 ,平 均(10.23±4.06)個月;囊腫直徑4.2~7.8 cm,平均(5.28±0.76)cm;囊腫部位:單側20例,雙側10例;囊腫類型:單純性12 例,黏液性8 例,漿液性10 例。腹腔鏡組年齡24~38 歲,平均(30.69±2.57)歲;病程6~18 個月,平均(10.15±3.96)個月;囊腫直徑4.4~7.5 cm,平均(5.13±0.57)cm。囊腫部位:單側19例,雙側11例;囊腫類型:單純性17例,黏液性6例,漿液性7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陰道超聲及實驗室指標檢查,符合卵巢囊腫臨床診斷標準;②有手術適應證;③臨床病理資料完整,可參與研究;④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障礙;②入院前1 個月曾服用過皮質激素類藥物等;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器質性障礙。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開腹卵巢囊腫剔除術。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平臥位,于恥骨與上三指處做一6~8 cm 切口,逐層分離,探查病變部位,切開卵巢皮質,分離、剝除囊腫,使用可吸收線縫合切口,0.9%氯化鈉溶液沖洗腹腔,逐層縫合,關腹。
腹腔鏡組實施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治療。麻醉方式與體位同常規組。于臍下緣或上緣做一2~3 cm 切口,充入CO2,建立氣腹,壓力值10~13 mmHg,置入腹腔鏡。分別在左右下腹做一0.8 cm切口,打開操作孔,探查囊腫大小、位置及與卵巢粘連情況,分離卵巢皮質,暴露卵巢。將取物袋置于囊腫下方,使用分離鉗分離卵巢與囊腫,剝除囊腫。再次檢查卵巢組織,排除腫塊、結節后,0.9%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盆腔,置入引流管,退出操作器械,使用可吸收線縫合切口,關腹。
所有患者術后均給予阿莫西林(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0726)口服治療2~3 d,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術中和術后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卵巢功能。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0 d,使用陜西凱斯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DW-PE582,診斷患者的卵巢體積、基礎卵泡數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使用K-S 檢驗確定變量的分布類型,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中與術后指標比較 腹腔鏡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與術后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兩組術中與術后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組別常規組(n=30)腹腔鏡組(n=30)t值P值住院時間(d)6.89±1.56 5.37±1.05 4.427 0.003術中出血量(mL)125.03±25.62 72.38±12.34 10.141 0.000手術時間(min)74.06±8.95 60.31±7.08 6.599 0.001下床活動時間(h)20.16±5.23 7.02±2.13 12.745 0.001
2.2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比較 兩組術后卵巢體積、卵泡數量均明顯下降(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ovaria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ovaria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組別常規組(n=30)腹腔鏡組(n=30)t值P值卵巢體積(cm3) 卵泡數量(個)術前12.22±1.41 12.56±1.52 0.898>0.05術后5.80±0.91 5.86±0.96 0.248>0.05 t值20.954 20.413 P值<0.05<0.05術前8.53±3.14 8.62±3.07 0.062>0.05術后6.02±2.04 6.27±2.24 0.452>0.05 t值3.671 3.387 P值<0.05<0.05
卵巢作為女性生殖器官,與女性生育能力及內分泌功能均密切相關。環境、飲食、激素、感染、手術等因素等均可能導致卵巢囊腫的發生,多見于育齡期女性[4]。卵巢囊性病變可直接影響卵巢皮質,降低卵泡分泌量,影響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等性激素分泌,引發系列神經功能障礙[5]。卵巢囊腫臨床表現為下腹部不適、墜脹、月經異常、失眠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手術為卵巢囊腫的主要治療手段。傳統的開腹手術雖能有效切除囊腫,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對機體創傷大,可能對盆腹腔中的臟器產生干擾,術后發生并發癥風險較高,預后效果不佳[6]。隨著醫療器械的發展,腹腔鏡逐漸被應用于各項疾病的臨床治療中。與傳統手術方式比較,腹腔鏡具有術野清晰、對機體創傷小、操作時間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輕、并發癥發生率低、術后恢復快等優點[7]。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常規組(P<0.05)。提示與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機體不必要的創傷與出血量,保護胃腸功能,縮短康復進程。
雖然腹腔鏡可提高術區視野清晰度,便于手術醫師準確實施囊腫剔除操作,減少卵巢周圍組織的不必要損傷,但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方式,手術仍會切除部分卵巢組織,造成FSH 及LH 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8]。本研究中,在切除卵巢囊腫后,及時使用單雙電極凝血止血,可保護卵巢功能,降低卵巢早衰風險[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后卵巢體積、卵泡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證實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對卵巢功能影響較小,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治療卵巢囊腫效果確切,可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且對卵巢功能影響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