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濤 程云鵬 陳磊
【摘? 要】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馬克思主義則是現代中國進行社科普及工作的靈魂。社科普及具有“理論貫通立天、實踐育人立地”的優點,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沿陣地。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只有堅持走群眾路線、肩負起文化傳播的責任才能夠做到在繁榮發展社科普及的前提下,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時代任務。本文就新媒體時代社科普及與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做了一些探討,期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社科普及;核心價值觀大眾化
引言
相比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出現了一些價值失范的問題。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急需進行創新優化和開辟有效的傳播途徑,而社科普及具有“理論貫通立天,實踐育人立地”的優勢,是推動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理想手段。只有將社科普及的深度與廣度進行統一,在“源”“流”互補融合中,才能夠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
1.社科普及是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前沿陣地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對社科普及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進行社科普及的目的在于發展先進文化,從而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覺悟。而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中國的新課題。它對于我國社會經濟轉型以及價值觀變革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所謂的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就是以豐富多樣的作品和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普及,對我國廣大群眾進行教育引導,逐漸提升社會公眾的思想覺悟。
因此,要想實現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就要做好社科普及的工作。首先,要做到深度結合,就是將核心價值觀與社會群眾的根本利益相結合,讓其在群眾的生活實踐中獲得不斷的傳播和發展。其次,要做到宣傳上的創新,對社科普及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來傳播核心價值觀,用優秀的作品來激活理論的內涵,獲得群眾的認可和共鳴。還要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手段,調研廣大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并嘗試著運用核心價值觀的思想來幫助他們解決。而所謂文化繁榮指的就是以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導向,不斷發展先進文化,以滿足廣大群眾精神方面的需求,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文化從本質上來講是“人為的程序,為人的取向”,實現了大眾文化的自覺即是實現了文化的繁榮。最后,還應塑造公民的精神形態,將核心價值觀轉化為群眾的意識形態,提升公民的道德覺悟和思想意識,塑造出合格的新時代公民形象。
2.社科普及實現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難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面臨著諸如:全球文化的影響和滲透、網絡技術廣泛應用所帶來的挑戰、社會轉型期問題的錯綜復雜以及社科產品宣傳普及效果差等等一些的挑戰和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解決所遇到的所有難題,首先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這是被我國解放革命和現代化建設所檢驗過的真理,因此,我們要利用好馬克思主義來解決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問題,堅持走群眾主義路線,貫徹和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理論基礎和工作方法,只有運用好馬克思主義來研究和掌握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辨別出社會意識中的好與壞、是與非,才能夠看清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明確發展的方向。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文化環境逐漸表現出英雄主義瓦解、理性和權威淡化、善惡對立逐漸模糊以及優秀文化失意等現象,因此,在這種環境下要想開展社科普及工作,就需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推陳出新,創新社科普及的工作方式和內容,做到對癥下藥,逐漸扭轉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并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意識,利用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來開辟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前沿陣地。
3.社科普及實現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途徑
社科普及是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前沿陣地,是繁榮和發展社會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社科普及不僅能夠發展先進文化、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而且對于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3.1社科普及要堅持走群眾路線
要秉持堅定走群眾路線的觀點、一切依靠群眾的原則,才能夠不斷推動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也是社科普及的對象,要做到相信人民群眾,深入開展對人民群眾的指導和教育,提升他們思想意識和覺悟。還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一切為了群眾。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大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得到了空前的豐富和滿足,因此,只有站在大眾的立場上去滿足他們的需求,注重對他們的人文關懷,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和手段對待不同群眾的需求,以實現科學理論的宣傳和普及,達到人人都參與到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過程中的目的。其次,還應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樹立起群眾當中的道德榜樣,社科普及題材的作品應做到從群眾生活當中來取材,以期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共鳴。遵循提高和普及的辯證邏輯,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還應做到學以致用,發揮核心價值觀的最大價值,為群眾找準問題、解開疙瘩,讓群眾了解和認識到學習理論的意義和作用。
3.2多元化社科普及的傳播方式
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傳播的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新媒體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和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大眾不僅成為了信息的生產者還是信息的接受者。對于普通大眾來說,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想要最大程度上傳播核心價值觀,勢必要采取多遠化的社科普及方式和手段,以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從多方面來講,應為群眾營造出良好的社科普及環境,讓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來學習核心價值觀。高校可以建立相關的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來傳播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融入到高校的教學和管理中去,以防止不良思想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從對未成年學生教育的角度來說,老師應利用視頻和動畫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創新表達方式來提升他們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3.3社科普及破解環境影響
在思想環境日益復雜的今天,如果正確的價值觀得不到彰顯,錯誤的價值導向就會誤導群眾。建設核心價值觀的環境陣地,不僅需要市場文明的支持,還需要政治文明的約束,已達到凈化文化環境的作用。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當代社會開展社科普及時,要格外強調科普的社會責任意識,從深層次上破解社會思潮轉變帶來的負面影響,喚醒群眾的理性認知和精神覺悟。社科普及應本著以為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來進行文化生態建設,營造出良好的家庭、社會環境,才能為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發揮出應用的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價值大眾化是社科普及理應擔當起的責任使命。在新媒體技術的加持下,社科普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發揮出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有效途徑的作用,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遵循社科普及的規律、創新普及的路徑和方式,真正做到以社科普及自身的繁榮發展來推動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的使命,從而為核心價值大眾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康成. 新媒體時代社科普及與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研究[J]. 新絲路:上旬,2019(1):0025.
[2]漆仲明. 社科普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J].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2014(2):288-301.
作者簡介:陳磊(1999.02-),男,漢族,天津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 河北承德? ? 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