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生態中的教育環境和其周圍相關環境密切聯系,相互作用,通過環境的變化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和學習狀態發生改變,其中需要用到四種定理,分別是,耐度定律、最適度原則、限制因子定律和教育生態位定理。課堂教學的改變離不開課堂教學方法的改變,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將競賽制教學有效應用到教育生態課堂教學中,讓老師和學生更加快速的適合教育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教育生態圈的平衡,推動老師更好的教學,學生更好的學習。
【關鍵詞】高職院校;競賽制教學法;教育生態
1.高職院校教育現狀
高職院校屬于最后批次錄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都不高、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自主探究,缺乏求知欲,同時在課堂中還會產生畏懼心理和抵觸心理。高職院校的老師教學水平普遍也不高,大多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學生很難能夠自主思考,嚴重缺乏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導致教學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學生在課上難以集中精神,總是想著什么時候下課。
2.競賽制教學法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優勢
在教學生態中,課堂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高度保持教學平衡,確保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正常交換。在課堂生態教學中,限制課堂生態環境的因子之一就是教學理念。引入競賽制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競賽中,可以極大程度的展現自己的才能,轉變自己消極的學習心態,激發學生潛在的求知欲;競賽制教學可以改變課堂生態系統的社會環境,形成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和老師傳統的社會關系,增添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趣味聯系,在競賽課堂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更加全面的觀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性格表現,更加具體的對學生作出評價和建議。競賽制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求勝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營造課堂學習活躍氛圍,推動課堂生態系統快速進行信息、能量和物質之間的轉換。同時采用小組競賽制,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榮譽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共贏意識,讓學生既能夠在小組討論中換位思考,也能夠在競賽中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3.在教育生態中應用競賽制教學法的教學過程
3.1重新制定教學方案
在教育生態中,每個學生和老師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態位,只有學生和老師處在正確的生態位上,才能推動課堂生態系統正常的運行。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競賽制教學,需要重新劃分生態位,讓學生始終處于課堂教學主體位置,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的專業知識更加具體化。由于競賽制教學對于課堂時間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需要老師提前制定好教學方案,嚴格管控每個步驟,講每個環節串聯起來,盡可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于不同類型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比如文科類課程,需要充分結合課本知識,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做好小組預習工作,并在上課過程中進行小組搶答教學;理科類課程,可以采取計時競賽的方法,在不超過老師限定時間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完成題目的時間長短來確定名次,由于理科知識點都比較抽象,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實物和理論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空間思維,增強學生的空間記憶。
3.2規范分組競賽流程
要想課堂生態系統處于穩定狀態,需要規范競賽的流程,確保競賽有序進行。對于學生的分組,采用抽簽的方法,非常公平,且可以增多不同學生之間的交流,擴展學生的人脈,隨機分組之后,在組內可以采取自薦或者投票的方式選擇一名組長,進行小組之間的分工和總結工作,小組分好之后,就是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嚴格控制每個流程的時間,課堂教學開始后,對于文科類科目,老師可以給出幾個問題,讓學生仔細閱讀,并給出10-20分鐘的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時間,討論結束就是舉手搶答環節,由小組內回答問題的成員進行舉手搶答,采取輪流制,小組內每位學生都必須有回答問題的經歷,搶答環節結束,就是評價環節,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并提出相關意見;對于理科類科目,也是老師給出題目學生舉手,搶去上去做題的機會,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作答時間控制在5分鐘到20分鐘之間,并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長短和正確率進行考核。
3.3分模塊進行競賽制教學
教育生態中有些嚴格的食物鏈聯系,所以課堂生態系統也應當嚴格控制教學模塊的先后順序。在競賽制教學中,老師應當始終處在主導地位,學生始終處在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的過程始終是老師先進行提問,然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個人思考,隨后進行舉手搶答,最后老師根據每個人的表現情況進行個人和小組考核。嚴格遵守教育生態中環環相扣的教學理念,嚴格管控課堂教學時間,規范課堂競賽教學流程。
4.結語
引入競賽制教學法雖然改善了課堂氛圍,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但是并沒有完全解決課堂生態系統中存在的問題,為此,還需要老師進一步探究課堂生態教學的優化方案,尋找更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推動課堂生態系統內部和外部的有效互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的高職學生。
參考文獻
[1]趙強. “組長負責制分組競賽教學法”在高職《基礎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7(8):10.
[2]秦黃輝,靳辰浩,倪偉,等. 高職競賽制教學法在教育生態中的應用探索[J]. 長江叢刊,2018(22):263.
[3]李靜. 競賽教學法在高職基礎會計課程中的應用[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2):150-151.
[4]劉永飛. 競賽教學法在高職藥物分析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科技風,2018(36):28.
基金項目:本文系 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課題,課題名稱(課題或者項目編號:教育生態學視域下高職競賽制教學模式研究 2020SCG236)。
作者簡介:吳敏(1988-),男,漢族,安徽池州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信號檢測與信號處理技術。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紹興? ?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