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紅
【摘? ?要】生鮮產品是城市配送的薄弱環節,作為生鮮產品城市配送的主力軍更是發展緩慢,由于信息不對稱,一方面貨主需要運輸公司,另一方面,大量貨車閑置,這阻礙了生鮮產品城市配送的發展。節省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生鮮產品城市配送的難題。“互聯網+”使共享經濟迅速擴張,“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平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打破了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屏障,為資源供給側和需求側搭建交互橋梁。使貨匹配精準化,實現貨物、倉庫、貨車的有機鏈接。共同城市配送是“互聯網+”下的共享物流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生鮮產品;城市配送
引言
互聯網時代,生鮮電商市場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生鮮行業報告》顯示:2011年到2018年,我國生鮮行業交易額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1年到2018年,生鮮行業交易額從1.1萬億到1.9萬億元。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環節對溫度要求高,而運輸、儲存、配送等時效性較強,需要采用專業設備進行,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成為眾多電商企業的難題。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共享經濟的實踐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2015年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共享經濟首次寫入國家戰略。同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互聯網+高效物流”等11項重點行動。
“互聯網+高效物流”有利于解決生鮮產品城市配送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本文以“互聯網+”為切入點,通過搭建共享物流平臺,實現貨物匹配精準化,將貨物、倉庫、貨車等有機的鏈接起來,減少浪費和資源的閑置,提高城市配送效率。
1.生鮮產品配送的特點
生鮮產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肉、蛋、奶及水產品等,生鮮產品的城市配送是服務于生鮮產品的城市內物流活動,它有如下特點:
(1)時效性,生鮮城配在時間上要求上極為嚴格,時效性是生鮮城配的首要要求;(2)高成本,生鮮產品需要在冷庫里冷凍儲存,在運輸上講究全程溫度控制,導致投入太大;(3)專業性。生鮮產品的城市配送在物流的各環節都要求采用專業化的措施進行
生鮮產品的城配模式多樣化,互聯網時代,生鮮產品的城市配送呈現出多業態共存的局面,其中,電商平臺+前置倉+即時配送是生鮮電商城配的主流。
2.生鮮城配存在的問題
生鮮電商蘊藏著巨大的商機,雖然行業增長很快,由于虧損嚴重盈利率低。2018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2000億元,但盈利率卻只有1%。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盈虧平衡,88%虧損,7%是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信息不對稱、渠道冗長、基礎投資建設不足是成本偏高盈利率低的主要原因:
2.1損耗較大,盈利率較低
(1)信息不對稱空載率高。《2017中國智慧物流大數據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路面公路貨車的平均空載率高達40%,返程空載已經成為行業的巨大痛點。由于信息不對稱,一方面貨主需要運輸公司,另一方面,大量貨車閑置,信息不對稱阻礙了生鮮產品城市配送的發展。
(2)生鮮產品流通渠道冗雜 ,損耗大,成本高。目前生鮮產品的流通渠道環節普遍繁多,這些環節最大特點是中間商層層加價,使得流通成本增加以及流通損耗增加,從而使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價格走高。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中生鮮農產品的損失率高達20%—30%,而且時間越長損失率越高,運輸路徑繁瑣,運輸成本偏高。
2.2生鮮城配發展不均衡
(1)地區發展失衡。我國冷庫分布不均衡,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分布較大,西南片區等內陸城市建設相對較少。
(2)企業發展不均衡。由于冷鏈物流投資大,回收期長,中小企業難以配置先進設備,導致生鮮城配發展恨不平衡:一些大型的電商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已經配置了國際上先進的冷鏈設備,而不少小企業由于資源不足很難實現全程冷鏈。這種不均衡導致冷鏈率較低,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部分產品雖然在屠宰或儲藏環節采用了低溫處理,但全程冷鏈率過低。
3.基于“互聯網+”的生鮮產品城市配送策略
3.1共享型城市配送是發展生鮮城配的途徑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慧一詞走進物流業。在互聯網下,共享經濟平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共享經濟平臺被稱為一種商業模式創新,它打破了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屏障,“互聯網+”的主要模式就是共享,即物流共享,共享物流主要內容是共倉共配,共倉共配可以打破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狀態,使資源合理利用,降低成本。共倉共配即不同貨主的貨物實現物流共同化,從配送角度講就是共同配送,而“互聯網+”是共倉共配的前提條件。
共享的本質是資源共享,物流是天生具有共享經濟特點的行業,由于信息不對稱,資源不共享、系統不協同,會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共享物流的本質是共享社會物流資源,“互聯網+”主要就是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互聯網+”下的共享物流可以帶來很多顛覆性創新,解決城市配送中成本高、發展不均衡、損耗大的問題。
3.2推行共倉共配的共同配送
共享物流是指通過共享物流資源實現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物流系統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動物流系統變革的物流模式。物流資源主要有:物流信息資源、技術與產品資源、搬運設備資源、倉儲設施資源、貨物運輸資源、終端配送資源、物流人力資源以及跨界的相關資源等。物流資源可以在設備、人力資源和物流信息三個方面實現共享。
共享物流信息是物流共享的基礎和前提,設備共享是主要方式。通過共享,即通過“互聯網+”的智慧物流模式實現共倉共配,所以共享平臺的搭建是前提。
共同配送是企業之間所建立的一種功能互補的配送聯合作。可以整合配送資源,實現配送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配送效率;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配送成本,消除由于過多貨流導致的交通擁堵狀態,并減少環境污染。成都作為國家商業部確定的首批共同配送試點城市,市政府辦公廳于2015年印發《關于促進城市共同配送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至2017年實現集中配送,2019年實現共同配送。
3.3搭建共享城配平臺
“互聯網+”下的城市配送的發展趨勢是共享。共享城市配送資源,必須要搭建共享城配平臺,通過搭建平臺,連接生鮮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供應方、需求方、物流方三方,使貨匹配精準化,實現貨物、倉庫、貨車的有機銜接,真正的實現共享配送。
4.結語
(1)生鮮產品配送是城市配送的薄弱環節;(2)信息不對稱是影響生鮮產品城市配送的主要因素;(3)“互聯網+高效物流”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城市配送中,使貨物、倉儲、運輸等各環節的有機銜接,提升生鮮產品的城市配送效率。
參考文獻
[1]總結:生鮮電商4種倉儲模式大對比,孰優孰劣?
[2]再談共享物流:還需在試錯中走向成熟,《中國水運報》,2018-03-17
[3]市場突破2000億,卻僅1%商家盈利?!生鮮電商為何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央視財經》2019-08-27
[4]中國共享物流創新模式與發展趨勢調研報告,國家郵電局發展研究中心,2018-05-10
[5]物流平臺須持續打造開放共生的生態體系,中國經濟時報,2018-08-20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題資助項目(項目號:18SA004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物流學院? ? 四川成都? ? ?6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