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雪萍 李夢潔
【摘? 要】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顯現出了許多問題和不足,不僅降低了高校管理的整體水平,而且還影響了大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此,相關工作者必須要立足實情,站在發展的角度看待大學教育管理工作,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以便實現教育效益和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教育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任何有效的管理模式都是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在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受外界環境影響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各種文化思潮的涌入,導致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難度逐漸加大,傳統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了。鑒于此,為了強化大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對傳統的大學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針對實際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當前大學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大學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針對大學生開展的教育活動和管理活動,旨在強化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促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從而將個人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大學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實際管理情況卻不容樂觀,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1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作為大學教育管理工作的“導航”,對于強化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一味的追求教育管理進度的理念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在新形勢下,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大學生的思想認知逐漸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傳統單一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了,如果相關工作者仍不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勢必會將大學教育管理工作“引入歧途”,這從高校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1.2缺少創新的管理模式
目前,許多高校開展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都是課堂教育,教育形式以理論指導為主,這種落后、單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早已被時代所淘汰,如果不對其進行創新,則很難實現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評價機制作為大學教育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強化大學生教育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只有不斷提高評價機制的多樣性與科學性,才能確保大學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然而,目前許多高校仍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并且只是單純的注重評價結果,忽略了評價過程,這種單一的、靜態的評價機制根本無法滿足大學生動態的、多樣的發展需求,因此很難反饋大學生的有效信息,最終將無法為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1.3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新時代中,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大學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其指明了發展方向,要想在新時代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大學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管理者并未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導致大學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舉步維艱,嚴重降低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此外,網絡技術的發展雖然給大學生教育工作帶來了便利條件,但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海量的網絡資源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在挑戰學生的道德底線,要想使用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相關工作者必須要身處其中,通過構建網絡管理平臺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管理,以便強化對大學生的有效監督。但是,實際教育管理情況卻并非如此,許多教育者和管理者并沒有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導致互聯網這把“雙刃劍”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2.新時代大學教育管理工作良性發展的路徑研究
通過對當前大學教育管理工作問題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要想實現大學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相關工作者必須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設這三方面入手,對傳統的、落后的因素進行改進和創新,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大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1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基本要求
科學的管理理念是強化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的前提基礎,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必須要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入實際工作中,從而明確正確的發展方向。首先,相關工作者應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站在發展的角度對待實際工作,改變一成不變的工作態度,將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融入時代發展的過程當中,以便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其次,管理者需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理念,在實際工作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教育計劃和管理方案,以此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培養綜合型人才上,既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教育,同時也要突出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2.2創新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
要想強化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整體質量,科學的管理模式必不可少。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不斷提高管理方式的多樣性,建立多元化管理機制,將學院管理、班級管理、公寓管理融為一體,從多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規范管理,從而強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教育者還需要創新教育模式,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增強教育效果。最后,相關工作者還需要健全評價機制,不斷豐富評價形式和標準,加強對學生的動態評價,將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政治水平、創新創業意識、綜合能力培養狀況等統一納入評價體系,以便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作出全面評價,從而為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依據。
2.3加強大學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
除此之外,相關工作者還需要加強大學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通過構建網絡管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時管理,借助大數據對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整合,并根據整合結果明確管理問題,以便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與此同時,廣大教育者還需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以便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落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同時還應將以人為本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作為思想指導,以便獲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要做到保持教育初衷不變,同時還要對教育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利用先進性的教育管理手段滿足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求,爭取在增強教育管理效果的同時,也能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將大學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高校管理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穆平.新時代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創新[J].管理觀察,2020(05):71.
[2]趙春霞.論新時代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創新[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8):7—9.
[3]趙春霞,李凌晏,靳志偉,孫群.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與認識[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9(02):148—150.
[4]羅平西.新時期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1):14—16.
[5]張燕.新時代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轉型方向[J].現代經濟信息,2016(06):426.
作者簡介:全雪萍(1992-),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從事教育管理研究。
成都東軟學院? ? 四川成都? ? 611844